从《共产党宣言》驳某些人鼓吹私有制
现在有那么一些人,虽然没有公开诋毁《共产党宣言》,但是他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吹私有制。除了要在国企改革中把国企私有化之外,更是在理论上夸大私有制的作用和意义。据说,海外有位华人学者,他提出的理论说,人类历史就是财产所有权不断从大的单位向小的单位,直到个体的掌握发展。在中国,最早是夏商周的天子,以及下面的诸侯国君,士大夫都没有自己的土地。再后来是封建皇帝,然后是大地主,再往后是资本家,最后是购买股票股权的个人。他认为这就是历史的趋势。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写的《共产党宣言》,说要消灭私有制,是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所以是站不住脚的。
据说,这位华人学者在海外还有不少拥趸,而这位学者还特别得瑟,不愿意把自己的观点用文章或者着作发表出来,怕人抢了他的着作权什么的。似乎只要是你写的东西,自然就拥有的着作权,别人是抢不走的。具体到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就无从得知了。
这位华人学者只从某种表面的现象,就仓促得出所谓一个规律性的观点,至少是相当草率的。《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句着名的表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德文是:In diesem Sinn können die Kommunisten ihreTheorie in dem einen Ausdruck: Aufhebung des Privateigentums, zusammenfassen.
只是在这里,“消灭”一词,马克思与恩格斯用的是Aufheben即“扬弃”一词。这是有着一定深意的。
现在有那么一些人对《宣言》中的这句话表示不理解,或者至少认为,在今天的中国,是不能消灭私有制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认为,《共产党宣言》不合时宜。
他们根本不懂得《共产党宣言》,也不懂得消灭私有制的含义。有那么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私有制不道德,所以才要消灭它。而现在私有制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不应当消灭。曾经也有一些学者,包括一些知名教授,都认为,马克思是同情工人阶级的痛苦与不幸,所以才提出要解放工人阶级,要消灭私有制。他们根本就没有去读《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讲得很清楚。私有制之所以要被消灭,与它是否道德无关,而是与它在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面有着更为直接和密切的关系。虽然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取代了封建社会的私有制,那是一种进步,而且这种进步最终导致封建政治制度的被推翻。但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也开始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了。而这种阻碍是资产阶级本身解决不了的,唯一解决的方式就是要消灭这种资产阶级的私有制。
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只是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到了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就讲得更清楚了。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已经对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导致这个社会有可能产生爆炸性的破坏,所以,这个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包括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必须被推翻,被消灭。
或许,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覆灭在时间上的估计可能有点过于乐观,但马克思提出的理论和观点并没有错误。事实也正是这样发展着的。虽然在二战后,资本主义有过二十多年的和平发展的时期,但其内在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很多问题只是被掩盖住,但在掩盖中却仍然在不断地积累。1973年的能源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一次爆发。1989年东欧的剧变,与1991年苏联的解体,并没有给资本主义带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至少从经济上,西方资本主义没有从这两件事情得得到任何好处。资本主义的衰退与萧条依然严重。经济增长率一直是在极低的水平上震荡。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克服性。这场危机至今已经近十年,但其恶劣的后果至今仍然在发挥着消极的作用。这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对社会生产力的阻碍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危险。
对中国来说,由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力发展也相当不平衡。这体现了中国生产社会化程度规模不大,水平不高,所以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中国需要发展的行业都一下子由国家或者国有企业全部承担起来,同时也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允许一定范围内的个体所有制与私营经济的存在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整体的发展与进步的。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提出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的理由。我们在目前的状态下,还不能马上消灭私有制关系,这也是实事求是所要求的一种必然的选择。
同时也要看到,私营经济的存在,本身就是有利也有弊的。特别是作为资本,其追逐利润的狼性是怎么估计也不会小的。对此,我们需要保持充分而必要的警惕性。一方面,我们需要利用私人资本,利用它的活力和能量;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防范它对我们公有制经济的侵害,所以,我们必须对资本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管理。
更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私营经济同样也会带来与西方资本主义同样存在的生产过剩而导致可能的经济危机。虽然这么多年来,我们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但生产过剩的现象是发生过的。只是由于我们抓紧了宏观调控,及时调整相关政策,采取必要的措施,才没有酿成经济危机。对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再有,资本与私有制还会带来贫富悬殊及其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个问题在中国已经存在,所以,对这个问题的根本性解决,唯有在将来彻底消灭私有制。而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只是暂时缓和这样一个发展的趋势。
我们不能因为《共产党宣言》提出“消灭私有制”,就在当前也要立刻消灭私有制与私营经济,这是脱离实际的。但同时,也不能因为我们现在还不能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与私营经济,就认为《共产党宣言》提出消灭私有制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这存在一个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问题。现在我们保留一定的私有制与私营经济,正是为了在将来更好更有利地去消灭这一关系。
《共产党宣言》中用“扬弃”的词汇来表达对私有制的消灭,实际是说,在人类,所有制的关系不太可能一下子从根本上完全搞掉,而是一种转化,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向社会占有转化。而且这是一种在个人所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占有。这种说法可能有人不太理解,听起来似乎比较矛盾。其实,这正是一种辩证关系的体现,所谓个人占有,是指不再以所谓国家或者其他经济单位等这种组织的形式来实行这种社会占有的所有制关系,而是完全由个人承担与实现这种社会占有的所有制关系。虽然我们今天由于缺乏这样的实践,还不太能理解这种个人所有的具体形态,但它肯定与私有制关系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是一种纯粹的公有制关系。
【胡懋仁,察网专栏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theory/201710/3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