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雷:“利益”还是“市场”?——撕下美国的“自由市场”外衣

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当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世界只有利益,没有市场!只有保证自身的强大与安全才能谈论“自由”竞争!否则,那些倡导全球“自由市场”的政府,会很开心地连骨带肉吞下没有反抗能力的中国企业,他们才不管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市场化”,在他们丛林法则般的世界观中,落后就是原罪,落后就该挨打!

张炳雷:“利益”还是“市场”?——撕下美国的“自由市场”外衣

市场化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就一直存在。从中国全面向西方(主要是美国)学习的那天开始,“市场”这个带有天生正义光环的词,就一直影响着改革的进程,也成为无数国内学者膜拜崇敬的对象。在一次次从市场化获益的过程中,“市场”被神圣成一个不容反驳、不容置疑、近乎万能制度!毋庸置疑,美国提倡的“自由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乃至制度变革方向的老师。

改革开放初期,西方发达国家以“市场化”为借口,一点点推动中国开放的大门,大量的国外商品涌入国内,他们凭借先进技术和庞大的规模逐步占领了中国的市场,大量的中国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倒下,无数的民族品牌在一次次合资的过程中被西方公司有步骤地消灭。但是,市场竞争让死水一潭的中国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企业不断地学习,从技术到管理,从人才培养到产业链建设,残酷的环境锻铸出一个强大的经济体,勤奋的中国人民创造出人类史上最大的经济奇迹。回头望去,不知不觉间,一系列新的民族品牌再次兴起,原本强大的西方企业现在只不过是普通的竞争对手,甚至随着中国企业的壮大,很多都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随着中国向工业链顶峰的攀登,那些曾经被西方企业(主要是美国)牢牢控制于手中的行业也逐渐成为中国企业的市场目标。这一切,都源于中国企业对市场规律的尊重。中国人民凭借自己的辛勤和智慧,按照美国设定规则,忍受着美国企业的暴利剥削,依靠一件件衬衫带来的微薄积累,依靠着血汗工厂和环境污染的付出,努力的提升自己,千里积于跬步,终于获得了直面美国高科技公司挑战的机会!

但此时,中国企业忽然发现这个世界的规则变了!美国政府打着市场化的大旗,开始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市场竞争!他先是出尔反尔退出了诸多国家一起努力达成的“伊朗核协议”,而后又用国内法律,对按照市场原则与伊朗合作的中国企业中兴进行管辖,缴纳巨额罚款之后,还要派出官员对中兴的经营进行监督!不认罚?那就切断中兴的供应链!一直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国际供应链配置的中兴一夜之间走到了悬崖边缘,在忍辱负重与死亡之间,中国企业做出心酸的选择。

但随后,美国又开始了新的讹诈。他禁止华为产品与美国通讯供应商合作,在国内全面封禁华为产品,用绑架人质的手段对华为施压,号召盟友联盟一起打压华为。但这些手段对华为依旧无效,华为的5G业务在国际上仍然如火如荼!于是,恼羞成怒的美国政府开始试图从源头上彻底打垮华为。芯片的禁运、Android系统封杀,Wi—Fi、蓝牙联盟的封杀……高通、谷歌等数十家的美国企业,开始按照美国政府的指示对华为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美国政府解释,这是因为华为威胁了美国的国家安全,但如此严重的指控,美国政府竟然连一件像样的证据都无法提供,所有的一切都是“莫须有”!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华为何罪之有?“自由市场”倡导者的美国,中国“市场化”的老师,此时哪里还有一丝“市场”的味道?如果说这些还算法律问题,那么随后联邦快递将多份华为文件寄往中国国内的文件送到美国,又该如何解释?连学术机构的期刊组织也要封杀华为,何等嚣张!一直指控他国政府控制企业的美国政府,此刻显示出的对本国企业的控制力令人嗔目结舌!

这个称职的老师终于教会了中国人“市场化”是什么。当美国企业强大,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的时候,市场化就是中国开放市场让美国赚钱;当中国在竞争中赚到了钱,哪怕那是通过正常的是市场交易赚取的辛苦钱,市场化就是嚷嚷这不公平,给中国施加压力回吐利润;当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了优势,市场化就是美国掀桌子的借口,他可以直接露出流氓强盗的嘴脸,逼迫中国放弃发展!在“自由市场”的遮羞布下,他要中国放弃对高端产业的追求,放弃《中国制造2025》,为此,并列出了一系列封禁的企业乃至高校名单!

这位扛着“自由市场”大旗的全球领路人,终于自己说出了倡导的“市场化”的真谛:华丽外衣下,所有的市场化都是为了让美国压榨其他国家的手段,市场化的终极目的就是让美国过上好日子,让其他国家为了美国人过好日子努力工作!如果市场化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如果中国试图改变一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分工结构,美国政府是不惮于用各种非市场化手段打压中国的!

回顾历史,其实哪怕中国尚未对美国构成威胁的时候,美国政府也频繁使用各种非市场化手段来干预市场,甚至与资本勾结,不惜毁灭政府信用来造假!2004年,中国派出企业代表团去美国采购大豆,美国农业部发布新闻声称大豆遭遇历史性灾害减产,中国企业在大豆期货的最高位建仓,结果当年美国大豆产量打破历史最高纪录,大豆价格暴跌超过30%!此次冲击造成大量的中国油脂企业破产,美国的跨国粮商集团趁机在中国大肆扩张,获得垄断地位后,五年时间将中国豆制品的价格翻了几倍!

当他不断指责中国对出口企业的补贴时,自己却不遗余力的对农场主们大量补贴以增强其国际市场竞争力;当他不断指责中国的国有企业时,却用财政资金对处于危机的私人企业国有化;当他指责中国企业与政府“似乎”存在联系的时候,美国企业直接按照政府意图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甚至出现了快递企业近乎间谍行为的邮件劫持!这就是美国政府标榜的“自由市场”,这个市场的“自由”只属于美国!

那么,美国是否只对中国抱有这个态度呢?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他对任何构成威胁的国家都一贯如此。80年代,美国半导体产业在日本的强力冲击下,全球市场份额从90%暴跌至20%。于是,美国找借口从东芝下手,最终实现了“日本半导体产业无条件的与美国公司共享技术”的目的,彻底阉割了日本的科技产业,让日本再也无力挑战美国的垄断地位;当欧洲企业对他发起挑战后,他用见不得人的阴暗手段肢解了阿尔斯通,用巨额行政罚款掐死了欧洲科技企业的成长道路,欧洲成为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垄断市场。这一切,都是在“自由市场”大旗下进行的!

信奉市场化,信奉全球供应链、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中兴,在美国政府的行政大棒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居安思危自主配套的华为,却将风险限定在最小的范围,哪怕面临重重封锁,依旧爆发出勃勃生机,甚至可能以此为契机撬动美国的科技霸权!

对全球市场化的迷信,可以休矣!在一个统一的行政区域内,市场化是促进企业进步、优化配置资源、提升社会福利的利器;在行政割裂的全球范围内,过度强调市场化、强调分工就等于把风险无限扩大!对于美国政府之流的全球“自由市场”倡导者而言,他们不在乎信用、商誉、信任之类的无形损失,在他们眼中,只有金钱才是最真实的。“市场”外衣下,是赤裸裸的利益!

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当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世界只有利益,没有市场!只有保证自身的强大与安全才能谈论“自由”竞争!否则,那些倡导全球“自由市场”的政府,会很开心地连骨带肉吞下没有反抗能力的中国企业,他们才不管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市场化”,在他们丛林法则般的世界观中,落后就是原罪,落后就该挨打!

【作者系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国有经济智库”】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原标题:张炳雷:“利益”还是“市场”?——撕下美国的“自由市场”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