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毛泽东地缘战略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红线
作为毛泽东的故乡,韶山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亚非国家的交往与日俱增。韶山历史窗口有力证明,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毛泽东的地缘战略思想一脉相承,贯穿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正义,丰富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历史画面,践行了毛泽东地缘战略思想“人民性”的历史内核,展现了“互利共赢”“文明互鉴”的历史张力,凸显了毛泽东地缘战略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基础和历史红线。
-
刘少奇为什么放弃“先机械化后集体化”主张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了敌对、孤立、封锁的政策。在此背景下,只有快速整合国力,同心同德奋起抗争,新中国才可能生存和发展。如何快速整合?作为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农业国就只有从农业抓起,因此,农业合作化成为一条群策群力的出路。当年山西农业合作社乃至全国试点社一片生机,受到广大农民的真心拥护。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式农业合作社这一新生事物,与地缘政治环境的严重态势相比照,引起全党上下包括刘少奇对15年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重新思索。
-
毛主席是怎样纠正浮夸风、共产风以及平均主义的
据舒同讲,主席对着到会的省委书记一个个地问,为什么这样严重的问题(指“共产风”、“浮夸风”)不向中央报告?会议期间各省正在遵照中央《党内通信》召开六级干部会。一天接到几个电报,都是汇报各地六级干部会议的情况。毛主席隔几个小时就有一个批示,指出一些做法对不对。毛主席通宵达旦地工作,作出批示有的是在凌晨2点,有的是在凌晨5点。会议中间,要求刮“共产风”上缴的财物全部退赔。一定要退回去,各省必须开退赔的六级(省、地、县、公社、大队、小队)干部会。毛主席抓得可紧了。当时有些干部也认识到错了,但希望不算旧账,不退赔。毛主席坚决不同意,严厉批评这种错误的想法。
-
对毛主席婚姻家庭的几点认识
爱情是不应横向比较的,或者说,爱情的横向比较有其不科学性。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都是独一无二的,主席对杨开慧的爱是独一无二的,对贺子珍的爱也是独一无二的。我认为,主席也是很爱贺子珍的。那是背景、条件都不相同的革命者的爱,他们之间更多的体现在生活中的关心体贴,工作中的相互支持。我听毛泽民说过,1927 年9月至1928年长沙到井冈山的秘密交通被敌人切断,井冈山得到消息说杨开慧已被敌人杀害,袁文才这才安排贺子珍照顾主席的起居,后来在一座庙里为他们办了简单的结婚酒水。贺子珍终生沉浸在同主席的爱情中,不能自拔。解放后贺子珍多年在江西休养,一次我陪她看工业展览,展馆前方有座毛主席雕像,贺子珍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嘴里喃喃自语,也可能在和主席说话。
-
谈谈高华论肃AB团与富田事变的学术硬伤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书中,未把握1928年宁冈“洗党”要旨的基本历史依据,却认定“毛泽东是中共历史上厉行肃反始作俑者”;1930年毛泽东主持的二七会议与赣西南肃“AB团”无关,而是为落实当时中央文件精神,书中却毫无历史顾忌地认定二七会议为赣西南肃AB团的标志,表述了与史实完全不相符的结论性语言。海内外名噪一时的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已然故去,但其代表作《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仍继续受到某些人吹捧和网络引用,特别是该书第一章关于赣西南肃AB团与富田事变部分,成为全书诋毁毛泽东的奠基之石,也是当今有的网络有意或无意诋毁毛泽东及中共这段历史的代表之论。
-
马社香:毛泽东教育理念及实践的初步探索
毛主席既要反对干部子弟特殊化,又要激励年轻人的斗志,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绝对不许靠父辈的地位,靠烈士的招牌。毛泽东从来没有为家人的私利考虑和安排过。
-
从溥仪、梁漱溟等的韶山感悟看共产党如何深入人心
1964年全国政协安排了一批在京特赦人员到江南一带参观游览,溥仪、杜聿明、宋希濂、沈醉等人经由江南前往韶山瞻仰毛泽东故居,梁漱溟更是在近80高龄时再访韶山。从这段历史记录中不难看出,这些原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及伪满洲国的高级将领、知识分子等人,在经过新中国的改造教育后确已改过自新,精神面貌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面对新中国巨大变化的客观现实,他们均发自肺腑的真心赞扬称颂共产党及毛泽东的领导。同时,也由此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及执政地位不断深入人心的历史进程。
-
毛泽东为什么大力提倡农业合作化——陶鲁笳访谈录
农业合作化初步改变了自古以来我国小农经济的封闭性狭隘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农民乃至全国各业一盘散沙的历史状况,对推进三大改造,建立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作用是巨大的关键性的;对加强全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用是巨大的深远的。
-
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对彭德怀信件认识拐点的国际背景
研究1959年庐山会议,不能仅仅局限于研究毛泽东与彭德怀个人的分和,忽略这段历史衍变的国际因素。本文试图由此切入,回归1959年庐山会议重大国际背景,梳理与探讨中共中央在庐山会议前夕收到苏共中央中断核武器样品的信件及赫鲁晓夫同期在阿尔巴尼亚和波兰的某些言论。
-
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谈:生死考验
朱旦华(1911-2010)是毛泽民的爱人,毛远新的母亲。该文以崭新的视角,细腻的笔触,真实展现了民族觉醒关键百年诸多历史节点。
-
马社香:对新中国农业合作化的若干回忆——谢华访谈录
这些自发性质的初级社组织,原来都没有亮明身份。当开始试办农业合作社时,这些互助性的组织便公开化、合法化了。初级社确实是农民自己的创造,这一点在我国农业合作化史上很重要。
-
马社香 | 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
在毛泽东看来,决定一个干部究竟是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员,不在于他在关系上从属于哪个组织,而在于他的党性,即他究竟是不是跟人民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