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海棠依旧》:初心是否依旧?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口号,不期然已在国内,尤其是党内引发了一场方兴未艾的政治寻根热潮,人们纷纷在追问: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准备到哪里去?
-
郭松民:大洪水中的政治沉思
网络舆论场主流的声音当然是关注灾情、支持政府全力救灾,但吐槽的声音也不小:有调侃三峡大坝不起作用的、有挖苦解放军救灾不专业的、还有充满感情的缅怀德国下水道、推荐德国“防洪神器”的,等等。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心理,令人费解。
-
郭松民|1921:面对辛亥革命的残局——谨以此文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但这没有关系,革命的闸门一旦被打开,就很难再被人关上。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局面开始焕然一新。到1949年建国时,登记在册的中共党员为300余万人,而自建党以来牺牲的党员,有姓名可稽者370万!我们之所以能够颇有底气的谈论“比任何时候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拜中国革命所赐。
-
加多宝不能再把王老吉当成摇钱树
6月24日,加多宝侵犯“王老吉”商标一案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王老吉请求判令6家侵权的加多宝公司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29亿元。据悉,这是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最大的侵权索赔案件。
-
军魂不可辱:评狼牙山五壮士后人胜诉
对洪振快而言,这是他继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原《国企》杂志社研究部主任郭松民、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败诉之后,遭遇的第二次失败;对狼牙山五壮士后人、对所有愿意挺身而出维护革命英烈荣誉的爱国公民来说,则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法庭战场上所获得第二次胜利!
-
郭松民:别了,吴建民大使和晚清外交思维
吴建民大使已矣,我们惟愿他安息!别了,吴建民大使!别了,晚清外交思维!中国的外交还将继续前行,中国的外交必须有所作为,中国应该而且能够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
-
环球时报:90年代后抗美援朝影视剧淡出 未有解释
抗美援朝胜利的光荣,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是我们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的来源,但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剧,就逐渐从银幕和荧屏上淡出了,且一直没有公开的解释或说明。近期正面反映抗美援朝的电视剧能够播出,是一个进步,不妨视为是一种文化自信、历史自信的表现。
-
郭松民:《百鸟朝凤》不是鸡汤,是白开水
虽然《百鸟朝凤》的主演陶泽如说:“吴天明导演用现实主义拍法,正常叙述故事,表现人的个性、人的困境或者人的命运”,但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失败之处,恰恰在于吴导甚至不能给观众讲一个可信的、感人的故事。
-
郭松民:中国电影要有“中国心”
电影是中国投资,中国人导演、主演,主要在中国市场放映,但电影的“心”——即立场、情感——却属于西方,这还不能叫中国电影,只能说是中国人制作的“西方电影”。
-
《北京遇上西雅图2》:为什么这样自轻自贱?
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认同民国,认同西方,唯独不认同养育了他们并让他们功成名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时代症候,《北西2》再次确认了这一点。
-
《白鹿原》:一曲乡绅的挽歌
着名作家陈忠实去世了,我们愿他安息。陈忠实的成名作是《白鹿原》,这部长篇小说获得了矛盾文学奖,也收获了颇多赞誉,不过在我看来,《白鹿原》最大的贡献,还是用横向的“家族斗争史”,取代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纵向的“阶级斗争史”。从此之后,这就成了讲述近代中国故事的主要方式。
-
反腐要注重学习借鉴新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读王传利《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腐败高发期及其治理方略研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腐败也愈演愈烈,以至于坊间有“反腐败亡党,不反腐败亡国”之说,执政党也一再把反腐败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
《疯狂动物城》:美利坚何以解忧?
在今日中国被有着贴标签恶习的自由派知道分子主导的语境中,“乌托邦”是一个“坏词”,其包含的讽刺意味不言自明,但在西方,却并非如此。“乌托邦”带有“完美之城”的含义,理想与梦想兼备。在影片中,动物城显然正是这样一座“完美之城”。
-
郭松民最后陈述:历史研究不能成为系统化的忘恩负义
新中国在烈士的牺牲中得以建立,但所谓“历史学者”们却恨不得用放大镜探究烈士们牺牲前的每一个“细节”,证明他们犯了错误,证明他们死的窝囊——我们的法律,难道不保护殉国的英雄,反而要保护这种系统化的忘恩负义?!
-
观风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