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郭松民:从西哈莫尼国王的坐姿谈起
在和西哈莫尼国王会面时,总指挥同志用一种自然舒适的方式靠坐在沙发上,而国王陛下则显得有些拘谨,双腿并拢,十指紧扣,坐的笔直。宛如求职学生见到老板,亦如下级见到上级。毫无疑问,国王陛下的身体语言所传递信息是清晰的,那就是尊敬!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不仅是对总指挥同志个人的尊敬,更代表了柬埔寨王室和柬埔寨人民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尊敬。
-
郭松民 |《斯诺登风暴》:“老大哥在看着你”
如果说,2013年斯诺登对“棱镜”计划的揭露,还仅仅只是让人们从报道、评论当中相对抽象的了解自己个人隐私可能被中央情报局(CIA)和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所窥视,那么《斯诺登风暴》则透过CIA雇员斯诺登的眼睛,让观众形象的感受到了这种侵犯意味着什么。简单地说,所有美国公民,在奥巴马和奥巴马代表的国家机器面前,都已经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
末代皇帝改制考——溥仪为什么自己偷自己?
“改制”本来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流行的新名词,但我发现,在历史悠久的中国,简直不存在并非“古已有之”的事。比如康有为就写过一篇《孔子改制考》,而曾经被康有为寄予厚望的末代皇帝溥仪,就更是在紫禁城亲自操练了一次“改制”,而且取得了基本成功。
-
永兴岛随想:42年前西沙海战与今天南海风云
爱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是人的第二天性,人们生于斯、长于斯,自然就会对自己祖国的一草一木有感情。自由派 公知试图通过反对爱国主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等于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且给自己预留了一个“汉奸卖国贼”的位置!
-
郭松民:评邱少云案胜诉中的一元赔偿金……
狼牙山五壮士后人在起诉洪振快时,没有提出经济赔偿的要求(与此呈鲜明对照的是洪振快在起诉郭松民、梅新育时,反而分别提出了赔偿一万元和五千元的要求);邱少云的胞弟邱少华在起诉孙杰、加多宝时只提出了一元赔偿的要求。为什么会这样?恐怕和他们直觉上感到舆论对他们是不友好的,一定会揣测他们起诉是“为了钱”,便只好预先撇清这一点。
-
挑战了人性,还是挑战了奴性--评公知攻击《我的战争》
宣传片之所以遭到如此恶毒的谩骂,根本原因,就在于片子中那些老战士和老演员身上所展现出的英雄主义气质、胜利者的自豪、对“红旗”和抗美援朝战争的高度认同——这踩了一些人的尾巴,捅了一些人的心窝子。什么挑战人性云云,全是借口,宣传片只不过是挑战了某些奴才们的玻璃心罢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击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这是最让他们感到困惑和痛苦的事。
-
认贼作父:一段“国军”空战视频和一场跳坑运动
从本质上说,把曾经的敌人指为父辈,也是一种“急于证明自己姓赵”的心理流露。当年国民党在大陆,虽然在军事、政治上遭遇惨败,但到台湾后傍上了国际社会的赵家——美国,俨然赵家的通房丫鬟。如果能够攀上关系,岂不也可以说自己姓赵了吗?
-
评王宝强离婚:信任的瓦解
以饰演朴实憨厚真诚形象走红的草根明星王宝强,在微博上宣布由于妻子马蓉和自己的经纪人宋喆有婚外不正当性关系,决定解除与马蓉的婚姻关系。王宝强妻子和经纪人双双背叛,折射了一个困扰着我们每个人的社会症候:信任的瓦解。每一个人都可能欺骗我们,每一个人也可能被别人欺骗。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娱乐圈的烂事,其实不然。这件事当然具有偶然性,却是整个社会信任瓦解的又一个征兆。
-
郭松民:评炎黄春秋的“老人小组”
李锐、何方、杜导正控制的旧炎黄春秋曾经标榜“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但他们的全部实践,却证明了其实是“乱臣贼子作《炎黄春秋》”,此前20多年出版的每一本《炎黄春秋》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他们朝天空吐唾沫,但所有的耻辱都迅速落回了他们沟壑纵横的脸上,并最终会成为他们的墓志铭。
-
再评总指挥同志的外交胜利:中国版门罗主义的起点
中国和东盟就南海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再次确认“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意义重大,有可能成为中国版门罗主义的起点。
-
郭松民:忠诚卫士张楠就是21世纪的狼牙山五壮士
五壮士最终走上“绝路”,是他们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忠诚卫士”张楠的英雄事迹,也和他的两次主动选择有关。在面临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主动做出了更有可能献出生命的选择,穿越了70多年的时空,两代英雄给出了一模一样的答案,无数最优秀的中华儿女,簇拥在党旗、军旗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狼牙山五壮士也好,忠诚卫士张楠也好,都不过是他们当中的一员罢了。
-
郭松民:总指挥同志的外交胜利
仲裁案开始前,美国的如意算盘是最好迫使中国接受仲裁,即便中国不接受,也要迫使中国以仲裁案为基础和菲律宾进行谈判。此外,美国决策者心里可能还有一种更为秘不示人的恶毒想法,如果能够迫使中国让步,则必然会在中国国内激起强烈不满,说不定会诱发一场美国梦寐以求的颜色革命也未可知,这样的话美国就真的赚大发了。
-
唐山大地震的启示:一块整钢,还是一盘散沙?——兼评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
几十年一路走来,唐山大地震时高度有效、“粘性”极高的基层组织,在很多地方已形同虚设,更令人担忧的是,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那种高度的相互信赖,很多时候也消失殆尽了。这就是今天的时代焦虑,简言之就是去组织化,就是个人顾个人,就是孤独和无助。
-
赵薇事件:中国精英的两个精神病灶
反复被教训,永远学不会。这不仅是赵薇的特征,也是许多中国精英的特征。新中国前三十年,文化精英们被谆谆教导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八十年代后,文化精英们则“奋起反击”,通过所谓的“伤痕文学”完全否定思想改造的必要性,又开始摆起精神贵族的臭架子,傲慢地对待草根民众了。精英们的行为,明显具有某种精神或心理疾病的症候。
-
郭松民 | 南海仲裁:应高调对美,低调对菲
7月1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作出了所谓最终裁决。对此,中国政府及外交部均发出声明,重申中方不接受、不承认的立场。中国政府的这种立场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大国不接受国际仲裁,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国际惯例,美国甚至根本就没有加入《海洋法公约》,因为她认为自己就是国际法,其他国家甚至想起诉美国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