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张文木:《重温毛泽东战略思想》之国家利益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历史的洞察及在此基础上作出的“抗美援朝”的正确决策使新中国避免了李自成政权的悲剧,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后的中国可以永远远离这一悲剧。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同志来到西柏坡说:“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这些“挑战和问题”——比如被隋炀帝、唐太宗均意识到却无力解决,明末乃至民国甲申年均遭遇到,最终由毛泽东圆满解决的东北亚问题——将会不断出现并需要我们回应,在这方面,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同志,从毛泽东战略思想中汲取营养并向人民交出正确的答卷。
-
张文木:谈谈学术与政治的和谐与宽容
历史一定是合力创造的,也就是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对个人而言,学术与政治活动都是值得尊重但并非是唯一高尚的人生活动。“学而优”的人,要有仕心,但不一定要入仕,“仕而优”的人,要善于学习,但也不一定要从学,学术和政治与农民种地、工人做工一样,都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形式。人生的高尚与否不在于其工作形式,而在于他是否能通过这种形式,为人民、为国家、为历史,继而为人类做出贡献。
-
张文木:司徒雷登其人其事
李宗仁先生曾见证了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并为自己当年的行为而悔罪。司徒先生活着的时候已经见证了中国人民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现在他躺在西子湖畔可以再见证一下中国人民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1949年3月5日在中共七届二次全体会议上说: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毛泽东说的这一切已经变为事实。笔者想,如果司徒雷登先生还真有那么一点良知的话,就应为自己在任大使期间曾对中国人民的所作所为写些至少像李宗仁先生那样的忏悔文字。李宗仁先生的忏悔获得了中国人民的宽容和原谅,他去世后葬于八宝山;可司徒雷登先生至死对中国人民没有只字悔罪,即使如此,中国人民还是将1946年任驻华大使前后的司徒雷登区别对待,满足他的部分愿望,接纳他回到其出生地杭州。若司徒雷登先生还有那么一点良知,他在九泉下有知,应该感谢中国人民。
-
张文木:新时代的中美变局与世界前途
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进入了新进代,但是美国也进入了“新时代”。不同的只是前一个是向着光明和进步,后一个是向着黑暗和反动。美国、英国及欧洲大陆国家内外政策出现的180度的逆转,说明世界政治也进入了新时代。如果说昨天的世界政治的特征是和平与发展,那么,21世纪的世界政治特征可能就是战争与和平。特朗普将美元增值的依赖路径从石油移至军工:割羊毛不成便要“杀羊”,喝血不成便直接“杀人”。这时的美国已前所未有地表现出它的最凶恶,同时也最虚弱的纸老虎本质。战争一旦成为美国的生意,那和平就成了美国的敌人。反和平,是当今特朗普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外交的本质。战争还是和平,光明还是黑暗,是在共同体共存互助,还是在四分五裂中相互杀戳,两种前途再一次推到世界人民面前。发生在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曾给美国军工集团带来“盛宴狂欢”,那么,为了世界和平,今后我们要放弃幻想,积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
张文木:中国知识分子要担当民族复兴的责任
书生切莫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显然,写这样的作品不是靠“登高一呼”式的热闹就能完成的。从2005年始至2010年底,我完成了本书的上、中两卷共150万字的写作和出版任务。在键盘的敲击声中,我仿佛听出当年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的弦中琴音,意识到我们与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一样,也在担当着民族复兴的责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知识分子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心,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基本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
-
张文木:中国需要经营和治理世界的经验
霸权形态下的世界经营和治理行为往往掺杂着霸权国家破坏他国主权完整的内容。霸权是对各主权国家平等参与经营和治理世界事务的民主权利的破坏、歪曲和践踏。因此,中国外交应当坚持反对霸权主义,但同时也不应当回避而应当依据所担负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运用其相应国际主导权,为国际社会秉持公道、伸张正义。
-
张文木:论中国海权
海权应是国家“海洋权利”(searight)与“海上力量”(seapower)的统一,是国家主权概念的自然延伸。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条件下追求“海上权力”(seapower)的行为是霸权行为。中国海权,确切理解是一种隶属于中国主权的海洋权利而非海上权力,更非海上霸权。中国海权是有限海权,其特点是它不出主权和国际海洋法确定的中国海洋权利范围,海军发展不出自卫范围。开发深海可考虑为中国海军建设的优先选择。永远不称霸是中国海权扩展的基本原则。
-
张文木:共济会的演变及其历史命运
共济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秘密团体。早期共济会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进步社团组织,它与启蒙主义者一道支持世俗国家、反对天主教的教会独裁,为欧洲历史进步做出过巨大牺牲。在打倒了天主教廷并建立起至上王权后,共济会提出自己的政治诉求并与世俗国家分道扬镳。通过控制国际金融资本,共济会对多数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发挥重要的影响。在美国,不少总统在共济会中担任高职,并受到华尔街国际资本及其支持的共济会组织控制;在苏联后期,秘密的影子权力机构共济会操纵了苏共解散、苏联解体。应高度重视共济会问题,避免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颠覆性威胁。
-
张文木:军队文艺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今天改编“红色经典”造成的问题还远不止于此,经典经过这些人的改编,其中的红色被偷换为粉红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去红”的结果不仅是让我们的后代不知不觉地忘记或误记我们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斗的历史,诱使我们的后代背叛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这都是最要命的。拿破仑说:“大炮摧毁了封建制度,墨水正在摧毁现在的社会制度。”如果联系目前社会上一些教科书中虚无主义内容、否定和虚化甚至丑化中国革命英雄的内容,我们就不能不对这些“墨水正在摧毁现在的社会制度”的文艺暗流于以高度警惕。
-
张文木:关于雷锋精神的五条思考
雷锋精神是爱憎分明的对立统一体,雷锋只对同志才有“春天般温暖”,对敌人从来都是“冬天一样残酷无情”。因此,在资本前喊“劳动光荣”,与在吸血虫前争着献血一样,那不是“雷锋”而是“雷人”。
-
张文木 | 朝鲜战争与中国崛起
朝鲜战争对于新中国的崛起有着极其伟大的意义。如果认识和理解了这些意义,我们就对中国入朝参战会有更深的理解,就对毛泽东为了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两次——1949年打过长江统一全中国、1953年在金日成的同意下决定停战于三八线——顶住了斯大林的压力,为中国的国家利益作出历史性和极为杰出的贡献表现极大的敬意。
-
张文木:政治人物安危与国家安全
有人会说,西方是由于恐惧苏联的军事威胁,只要主动放弃或降低这种“威胁”,就可以缓和与西方你死我活的矛盾。事实不是这样。1991年撒切尔在美国休斯敦明白表示,苏联对西方真正构成威胁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她说:“我指的是经济上的威胁。借助计划经济,加上与独特的精神和物质刺激手段相结合,苏联的经济发展指标很高。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过去比我们高出一倍。如果我们再考虑到苏联丰厚的自然资源,如果加以合理地运营,那么苏联完全有可能将我们挤出世界市场。因此,我们一直采取行动,旨在削弱苏联经济,制造其内部问题。”
-
张文木: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世界体系治理
在这其中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在我们眼前看着一个偌大的苏联帝国确实已经没有了,另一个帝国确实已经开始在崩溃了,而昨天还让人家瞧不起的中国却在这瞬间让他们刮目相看了。这种历史上罕有的高浓缩的事件,在我们眼前就像过电影一样,让我们这一代人全看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问题在于,中国在这些大变局中却更加生机勃勃,其发展持续三十年后仍强劲有力。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结果,所以说我们是幸运的,这首先归功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
-
迎接世纪性的挑战—21世纪国防新思维与中国对策
世界信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超越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安全威胁正向我们袭来。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到热兵器时代的战争,直到二战结束前核武器的首次使用,其反人类的特点使得再次爆发以核武器使用为标志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降到了极低。信息战武器,基因生物武器,传媒舆论战武器等等,尤其是提前几代人布局的那些超乎以往想象的战略武器,必然成为了大国较量的重要领域,而斗争或博弈的最终结果,可能在21世纪得以显现。
-
中国地缘政治研究要为国家利益服务(全文)
谈到中国学派的学术研究的立场,张文木在访谈中再三强调,战略研究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并为中国的国家利益服务。所谓国际政治研究中的“客观”“中立”之说的态度是他所不容的,学问尤其是国际政治这门学问是要扎根于祖国这片土地上的。对此,他的态度很明确,如果脱离了这个立场,恐怕就不是一般的学术性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