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共为您搜索到147篇文章
  • 江涌:维护国家安全应有哲学思维

    江涌:维护国家安全应有哲学思维

    大国多亡于内乱,小国多亡于外患。大国国家安全研判聚焦内因,内外问题与矛盾,同时兼顾外部风险与挑战,主要来自于国家间博弈。相对准确地预测预见研判矛盾风险,必须在定性基础上进行适度的量化分析,量化分析最重要的是会算政治账、算大账,区别政治账与经济账,算大账与算小账,守住核心利益,谋求重大利益和筹划一般利益。

  • 黄星清:匪夷所思的进攻—元丰宋夏战争

    黄星清:匪夷所思的进攻—元丰宋夏战争

    今天的美国正在台湾、香港、南海、东南亚对中国采取盲目进攻的战略,我看其结果也不会比神宗发动的元丰宋夏战争好到哪里去,只怕会越陷越深,最终一败涂地。但与西夏不同的是,中国不会被这场历史大变局拖垮,因为我们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以及雄厚的产业基础。而中国要做的就是固本修身,发展自己;保持战略勇气和定力,绝不四面出击;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这样就完全可以在“纵敌深入”中立于不败之地。

  • 张文木:21世纪气候之变与中国国家安全隐忧

    张文木:21世纪气候之变与中国国家安全隐忧

    天变不足畏,在远古生存竞争中,被打败并从森林落荒逃出的古猿,后来便发展为人类;而昔时胜利并占据森林的,则成了被人类追猎捕杀的猴子。人类从诞生迄今既经历了大冰期,也经历了大暖期海水上升引发的“洪水期”,每次灾变过后,人类都产生出更加强大的抵御自然灾变的能力。参天大树生长于荒野,旷世英雄诞生于边缘。不管气候向哪个方向转变,逆来顺受只能自取灭亡,而积极应对、奋而进取,仍可争取到光明的前景。

  • 江涌:关乎国家安全的十大关系

    江涌:关乎国家安全的十大关系

    国家安全花样百出,头绪多端,一头连着理论,一头连着实际,一头连着政策,一头连着法律。完整地、准确地认知和把握国家安全,做好国家安全的理论研究、统筹决策、落实执行等各项工作,必须知行合一,必须上升到哲学高度,如此才会有相应的理论深度。国家安全领域的十大关系实质是国家安全领域的十大矛盾,有矛盾就有斗争,因此国家安全哲学是斗争哲学。国家安全的维护与塑造,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因此国家安全哲学也是科学哲学。国家安全既有科学,又有艺术,是一门关于斗争的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国家安全哲学既是科学哲学,又是斗争哲学,是科学哲学与斗争哲学的融合。

  • 西方“颜色革命”从未停止

    西方“颜色革命”从未停止

    “颜色革命”是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斗争的长期战略。在国家层面,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民主战略输出仍在继续,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长期存在;在传媒层面,西方媒体的政治功能愈发凸显,新兴与传统媒体在“颜色革命”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社会层面,西方非政府组织参与和政府支持双管齐下,非政府组织的渗透和干预随处可见;在宗教层面,西方国家利用宗教因素进行隐形干涉,形成了巨大影响力。西方国家的“颜色革命”从未停止,我们要提高警惕,做好防范和抵御西方“颜色革命”的长期准备。

  • 江涌:伟大斗争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起点

    江涌:伟大斗争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起点

    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是一脉相承的。半个多世纪以前的1962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向全党全国人民发起动员,“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斗争。”

  • 张文木:中国国家安全哲学

    张文木:中国国家安全哲学

    回顾历史,是为了中国的未来。美国本世纪初的崛起及其与英国等霸权国家的斗争,并不是美国的过错:任何新崛起的国家,尤其是市场经济国家,都有平等和自由地与其他国家分享国际贸易及其贸易运输线路的权利。问题在于,美国在它摆脱殖民地地位并崛起之后,便开始以保护“国家安全”的名义,侵犯他国主权,与霸权国家瓜分世界并与这些霸权国家联合垄断和排斥南方国家发展权。这使美国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在资本全球化进程中发生了异化:由正当的维护国家发展权的行为,异化为阻碍生产力全球化和社会化的霸权行为。

  • 从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考量看“走出去”战略

    从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考量看“走出去”战略

    “东急西重”仍是目前中国安全形势的主要特点。在东部地区,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迅速膨胀,在西部地区,一场阿富汗战争使美国军事插入了中国西陲安全的制高点。西部是中国整个发展的托底和大后方,但比较而言,东部仍是中国发展必须突破的战略瓶颈所在,是中国安全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此,要全盘统筹,固西挺东,确保中国未来发展不出现“颠覆性”的闪误,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稳定的国基。

  • 中国、朝鲜国家安全之关系

    中国、朝鲜国家安全之关系

    我们认为中美友好合作最重要,并极力去与它友好,它就真会对我国友好?它嘴上也说下我国是它的伙伴、承认一个中国等,实际上,它对台湾地区政权远比对中国好。它不卖武器给我国,也阻止欧盟对我武器解禁,但却以保持台海局势平衡为借口,向台湾出售大量较先进的武器(而朝鲜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为防备侵略,为使朝鲜半岛军事力量稍微平衡点,搞了些导弹,美国就闹翻了天,坚决不准),阻止中国统一,以保证台湾到时能作为“不沉的航空母舰”供美军使用。而它在远东军事部署针对我国,把我国作为它的核打击目标也表明美国把我国作为它的敌人。

  • 张文木: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

    张文木: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

    历史上许多政治人物不败在战略逻辑的严密性,也不败在战略意志的坚定性,而是败在缺乏对本国国力底线和极限的经验性的认识和了解。21世纪初的美国小布什外交战略的失败,便是这一原理的最近说明。导致1905年俄国在东北亚失败的别佐布拉佐夫的经营远东的理论,以及导致美国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失败的凯南遏制理论等,其失误多不在战略逻辑是否合理——事实上它们在学理逻辑上非常完美,而在于这些战略理论提出者对当事国的国力底线和极限缺乏经验性的了解,他们以充足的理由推导出的却是只有上帝才能完成的目标,其结果使他们的国家不是惨败就是为这个目标疲于奔命。这种战略研究就是那种于事无益、于国无补的研究。

  • 中美关系的未来:历史视野中的中美全球战略博弈

    中美关系的未来:历史视野中的中美全球战略博弈

    本文从中美两国的现代发展的历史,探讨中美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轨迹。 在美国精英眼里,中国已经是最大的威胁,正想尽一切办法遏制中国的发展,正在为最终一劳永逸的解决中国的威胁在努力。 从小布什的把朝鲜包括在其邪恶轴心论里,到当今新一轮的对朝鲜的制裁,从颠覆利比亚,从支持叙利亚的反对派和伊斯兰国势力等等,都可以看到美国布局与中国最后叫板。 中国不可不做及早防备。 为国家安全起见,中国必须跟周边国家,特别是朝鲜,进行战略关系建设,与俄国建立军事政治同盟关系以确保国家的安全。经济发展重要,但国家安全跟重要。 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一切。 看看伊拉克和利比亚的发生的事。要及早未雨绸缪,要进行战争准备。

  •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下卷的写作计划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下卷的写作计划

    下卷的写作内容主要是中国计划分天命、天时、地利、人和、使命五个部分。全书以天命天篇,以使命结尾,中间以天时、地利、人和一部分相贯通。目前第一、第二部分即天命、天时这两部分已完成并合以《气候变迁与中华国运》为书名由海洋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第二部分即地利部分已完成并以《中国地缘政治》为书名,由海洋出版社出版(2009年第一版、2010年第二版、2014年第三版)。第三部分即人和部分,主要写生产关系,包括宗教、金融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中国未来前途命运的极端重要性等,这部分中的宗教部分目前已完成并以《基督教佛教兴起对欧亚地区竞争力的影响》为书名,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社。后面便是金融对国家安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意义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其使命等内容的写作。有些内容已有论文发表,有些还在思考过程中。对此给大家有一个说明。

  • “美式国家安全观”阴影下的“华为案”

    “美式国家安全观”阴影下的“华为案”

    “美式国家安全观是以原则性的现实主义为基础,以美国国家利益为核心,根植于美国的永恒的价值观。”美国作为高技术拥有大国,极为重视高技术在国家安全上的影响。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为了“国家安全”(包括“经济安全”)通过了举不胜数的国内法,在各个领域布置了极为复杂、精巧的“法律暗雷”,通过“长臂管辖”,很多外国公司和个人稍有不慎,就会触发这些“暗雷”,美国则随之挥舞起司法大棒。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司法是美国倚重的一种“文明的”、耍得娴熟的且屡试不爽的武器。“美式国家安全观”在追求自身安全的同时,正让世界变得不安全。

  • 触目惊心!国家安全机关公布境外网络攻击窃密案件

    触目惊心!国家安全机关公布境外网络攻击窃密案件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 小心!窃取国家机密?境外间谍阴谋策反大学生……

    小心!窃取国家机密?境外间谍阴谋策反大学生……

    如果大学生朋友无意中已经充当了对方的利用工具,但并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可以直接上报学校保卫处。如果已经向境外传送了一些信息,那么应该立即停止犯罪行为,再不收手,面临的就将是法律的严惩!

  • 张文木:从总体和动态平衡视角把握国家安全

    张文木:从总体和动态平衡视角把握国家安全

    中国搭建起“一带一路”这个平台,是向世界发出相互扶助的请帖:在这个平台中,没有殖民主义,没有霸权主义,只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和平共处的理念,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共同建设和谐共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同样,世界安全才有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将以“环球同此凉热”为目标,将中国的安全与世界的安全不可分地连为一体,我想这大概就是习主席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