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不是走向鼓励扒皮套利的“货币金融”
金融杠杆与企业杠杆相辅相成,但核心是实体经济与金融之间的恶性循环,不能有效去除实体经济杠杆,降低实体经济财务、制度等成本,企业利润过低,全社会创造的财富过少,可供金融分配的利益越微薄,金融杠杆率越高;同时,金融杠杆越高,支撑实体经济造血的资本越少,实体经济金融成本越高、企业利润越薄。这样的恶性循环必须尽快结束,这就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中国经济“脱实向虚”首先是金融的“脱实向虚”,是金融短期化、货币化、套利化、投机化的必然产物。我们的金融改革需要走向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资本金融”,而不是走向鼓励扒皮套利的“货币金融”。
江涌:货币主权与“中等收入陷阱”
货币之所以如此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代表。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货币职能、表现形式以及衍生出的主权问...
陈云反对发行特区货币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启示
陈云认为,“特区货币发行权必须在中央。绝不能让特区货币与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同时流通。如果不是这样做,就会出现国民党时期法币发行之前的状况”。他与邓小平都认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但比较而言,邓小平更强调胆子要大,陈云更强调步子要稳。
弱势货币国家必须自我保护
证券监管的核心理念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为什么不是保护所有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发达国家的证券监管者认为,...
血饮:美国阴谋 拉美最大国左翼政权或走向终结
30年前的1986年按照血饮关于美国金融攻击步骤的划分,1986年正好是美国金融收割的尾声,1981到1986年的五年是美元金融收割持续走强的五年,美国大量抽吸马岛战争后逃离南美洲的国际资本,在美元强势压力下大宗产品价格暴跌,南美国家财政出现了巨大的收支压力,为了应对财政困境南美洲国家接受了美国开出的毒药方——新自由主义政策。
谁导演完美熔断:美联储收紧货币+股指期货做空猛虎出笼
由于人民币国际化、金融自由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加速推进,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于中国汇率和A股的影响越来越直接高效。这才是此次A股暴跌熔断的战略大背景。
开年大跌背后的货币博弈
伊沙断交备战,中国央行抛售美元,都需要美元,这些美元就必须抛售美国债券,此时预先融券出来,然后底下再抄底回来,这就是美国人的如意算盘,而我们的股市大跌的背后,就是一些资金在出逃,希望能够在人民币贬值前换取外汇。
从“石油战争”到“货币战争”,真正的战争离我们还有多远!
目前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国家,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霸权国家,中美的利益冲突其实很难避免。但中美如果走向全面对抗,那就绝不会局限在两国之间,而是必然会形成两大阵营,最终结果不是世界大战就是冷战,这将酿成世界灾难。
钮文新:货币松紧需要横纵两个方向的比较
经济疲弱,而企业贷款实际利率上升(实体经济实际融资成本加大),这是不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重要因素?我认为,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必须认真面对此事。
钮文新:发货币也要拉起股市!
中国经济已经到来最后关头,甚至全球经济都到了最后的关头。此时此刻,“剩者为王”,“剩”就等于“胜”。我可以肯定地讲,现在就是战争,哪有那么多清规戒律?哪有那么多安然无恙?我们必须在凶险中穿插,必须在运动中应变,而一切都必须围绕着一个目标——剩下来,活下去,直至最后的胜利。这就是“王道”。
经济下滑、货币贬值 新兴经济体正在衰退?
在全球流动性潮水即将退去的大背景下,新兴市场普遍呈现的症状,或预示着全球经济曾经的领头羊,将成为全球经济衰退的开始。
第三次货币大战:全球超级经济体的战争
“全球三大经济体发行的三种超级货币——美元、欧元和人民币是新一轮货币战争的三大豪强。这第三次货币战争始于2010年,是2007年全球经济萧条的产物。其主战场是美元和人民币对决的太平洋、美元和欧元对决的大西洋,以及欧元与人民币对决的欧亚大陆。”
人民币意外贬值可能使货币战一发而不可收
人们常说,发动战争容易,难就难在结束战争。类似地,北京方面出台的人民币贬值措施(自1993年以来人民币最大单日汇率变动),代表着一场已有打响之势的战争的最新动作。分析师们警告,这场轮廓渐渐清晰的战争可能一发而不可收。
钮文新:破解困局重在释放货币政策效率
首先要让金融“慢下来”,让金融效率适度、适中地满足实体经济的发展节奏,而不是“抽象地”去追求金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