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金融危机以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马克思的幽灵复仇般地回到公共领域的前线,这一点也不意外。除了其经济和社会后果之外,这场危机也在语言学领域肆虐,表现在“自由市场”再次变成“资本主义”,而“国际关系”常常被称为“帝国主义”,“社会冲突”有时变成“阶级斗争”。今天谁还敢说“市场有能力进行自我调节以造福于社会”,或者声称“私有化”必然让国有企业更有效率。他指出,我们断裂和离心时代的文明危机已经开启了一场新的旷日持久的社会斗争时期,其结果不可预料。在这一背景下,研究马克思的着作,尤其是《资本论》, 是必不可少的,它不能使我们预测未来,但却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这场危机的性质和详细说明它的进程,以更有效地参与当前和未来的斗争。
杨斌:阿根廷的银行开放与金融危机
阿根廷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应防止形成官僚买办的利益集团,为获得腐败利益出卖本国的经济主权,开放过程中屈服于西方施压和苛刻条件,无视外来竞争对民族工业的强烈冲击,对美国的全球化、自由化建议言听计从,放弃政府对国际金融资本流通的监管,任凭外资控制银行、证券等战略行业。
美国资本主义仅仅是兽性的、低端的和缺乏人性的吗
马克思在叙述英国资本主义的时候,说到资本的每个毛孔都流淌着肮脏的血污。那么美国的资产阶级呢?美国的资产阶级与英国的资产阶级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美国的资本主义,不仅对黑奴、对华工如此残忍,而且对印地安人极度肆无忌惮的屠杀,更是造成了北美大陆上的血腥与黑暗。美国的统治阶级好意思吹嘘他们的什么民主、自由、人权之类的口号吗?在这些口号的背后,除了谎言还有什么?
杨斌荐评:警惕美国对金融市场发动做空攻击
中国公安部和社会各界应该深入调查,2008年、2015年、2018年大股灾前夕,国内公司和个人反常提前做空股市的仓位证据,是否同美国存在交流内幕消息的隐蔽联系,为何总在做空暴利出现前夕扩大金融开放。据消息披露,国内有人同美国华尔街银行存在特殊联系,这同被逮捕的证监会前领导一样,证明金融精英确实存在内外勾结的隐患,需要公安部和社会各界进行深入调查,以防止多次大股灾的惨重损失再次重演,防止更大的美国危机冲击再次危害中国金融安全和民众财富。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资本对治权主权的渗透和干预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一方面给美国甚至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充分暴露出金融资本对获利贪得无厌的渴望和对权力望眼欲穿的觊觎。金融资本从为实体经济服务而获取收益转向控制实体经济以及自我服务而获取收益,并进一步发展为对政府治权和国家主权的渗透和干预而获取收益。对于诸多国家而言,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风险往往是金融危机。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金融安全,就没有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也没有国家主权。
关于新自由主义思潮与金融危机的对话
在实行多样化,包容各种思潮存在的同时,一定要强调“主旋律”,强调切实地而不是形式主义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主旋律来教育人民,筑牢社会团结进步的思想基柱。批判与反批判是追求科学真理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国家,公正合理的思想斗争,必将有利于错误思潮的清除和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贾根良:基于现代货币理论对欧美中的三个预言
按照这个恒等式,我国积累的美元外汇储备越多,我国就为美国的军事开支、救助华尔街金融利益集团和其未来的“绿色新政”提供的财政支持就越多;我国积累的外汇储备越多,由外汇占款发行的人民币就越多,我国就越不能运用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无中生有”地创造货币为解决国内所面临的许多重大挑战提供财政空间;我国积累的外汇储备越多,我国民营企业和自主创新就越缺乏资金。因此,我们必须警惕美国民主党将来上台后实施新的“量化宽松”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从现在开始,我国就应该采取逐步降低对美贸易顺差的战略,逐步停止引进外资(引进外资是我国增加外汇储备的主要途径之一),并对金融开放三思而后行。
刘明国 杨珺珺:警惕新一轮更为深重的金融危机
美国自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以来,采取了一系列增发货币的刺激政策试图化解其经济危机。虽然美国近年来GDP增长有所改善,但是从其失业率和劳动参工率、M2/GDP、商业银行的负债率和贷存比以及信贷结构等指标来看,其所谓的“经济复苏”实质是“再金融化”导致的一个货币现象。特朗普政府力图利用经济贸易战以摆脱和转嫁国内的危机,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风险。我们要警惕爆发新一轮更为深重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美国政府铤而走险。
钮文新:美国国债未来卖给谁?
实际上,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试图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的努力一刻未停,而现在已经变成更加明确的趋势。所以,美国一旦再度发生金融危机,美国债务违约不可避免,那可是“美元危机”,是无法挽回“美元霸权跌落”。实际上,2008年不是大家齐心合力地维护美元,那后果则是难以想象的。
中国这次打脸,真是太脆了,会有奇效!
中国在关键节点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些表态越干净利索、越强硬有态度立场,就越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世界发展,中国的这种自信力量,正在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等一系列体系向世界散发能量!所以,中国的这种表态,对未来的“一带一路”倡议发展会有奇效!
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如果美国当局及日本、韩国在当今朝鲜半岛按照他们的意愿得手,美军就可能驻扎在我国鸭绿江边。接着他们就会在我国东海和南海继续和接连“要价”,制造各种事端,甚至联合其他盟国,采取更大的动作,使我国周边出现毛泽东67年前就担心三把刀子同时袭来的局面。当然,即使是三把刀子同时袭来,美国的第一愿望也是企图使我国在事关领土主权、金融、规则规制、意识形态等安全方面作出重大的实质性的让步,让其不战而屈我之兵,使苏联在一片和平之声中亡党亡国的悲剧在我国重演。
李慎明谈论新挑战与国际金融危机问题
恣意挑战世界之人企图搞垮中国。“一带一路”是承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道路的经济和文化载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规模是世界第二,人口是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强,为世界做出重要贡献。而从一定意义上讲,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我国布局已经多年,企图挑战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甚至分裂我国领土的侵略战争底线,旨在搞垮我国。我们要解决好有许多新特点的金融安全问题,坚持走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道路又坚定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柴尚金:当今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困境
近年来,西方社会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一再爆发,且一次比一次强烈。在危机面前,西方民主政府的应对捉襟见肘,举步维艰。严重的债务危机、财政紧缩导致政府关门,而愈演愈烈的社会运动和街头政治也使得政府难以招架。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在《民主已死?》文章中指出,民主让我们过于自负。尽管民主的价值是正确的,但民主制度无法兑现这些价值。《经济学人》于2014年3月发表了《民主出了什么问题?》,承认“西方民主在全球的发展陷入了停滞,甚至可能开始出现了逆转”。西方国家学者指出,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实现民主的基础,民主如果不能促进和平、稳定和发展,那就是骗人的幌子。
解决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和美债问题的战略构想
我国外汇储备的激增和购买美债是中国经济中正在迅速扩散的癌细胞,它不仅导致了极难治理的通货膨胀,而且使我国的货币主权日益丧失,致使我国民营企业濒临绝境,并夺走了我国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农业补贴等方面所急需的资金,任其发展下去,爆发金融危机的机率将不断增大。更为严重的是,我国购买美债的行为实际上是我国正在为美国支持“疆独”、藏独、台独、在中国周边建立围堵中国的军事基地并援助以及周边小国“哄抢”中国提供资金,这实际上是中国自己出钱帮助美国政府从事颠覆中国政府的活动,我国的外汇储备和所购买的美国国债已经成为美国“金融核讹诈”的战略武器。寄希望于美国成为负责任的国家并继续购买美债是政治幼稚病的突出表现,目前人们所提出的解决外汇储备贬值问题的建议基本上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它将使中国经济日益病入膏肓。本文从国家利益入手,对解决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和如何解决美债问题提出了一套从短期到长期的战略构想。
从美国学派看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的美国产业政策
政治经济学的美国学派,是19世纪指导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指导思想。从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政策的总体部署与分步实施情况看,可以发现两个“高度一致”:近年来美国产业政策的战略部署,与美国学派的核心理念高度一致;特朗普所实施的若干重大政策,与奥巴马当政时期完成的制造业复兴计划高度一致。这表明后危机时代的美国产业政策,出现了向美国学派全面回归的趋势,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影响美国产业政策的根本取向,对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国际环境带来深刻变化。我国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不仅要在短期内做好政策应对,更要在战略高度做好充分准备。
资本主义遇到的困境,都来自于它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美国在遇到金融危机后,才发现自己的制造业已经那么不堪了。虽然在某些领域,美国的制造业还是老大,但在很多领域里,美国自己已经有很多曾经的产品生产不出来了。美国病已经不只是在腠理,而且也入膏肓。美国现在想通过榨取其他国家来为美国挽回这种局面,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南辕北辙。这种情况至少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在不断地给资本主义自己挖坑设障,这个过程资本主义自己是避免不了的。资本主义也想避免这样的场景,但是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让他自身避开这样的前景。资本主义做不到,帝国主义也做不到。美国做不到,其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样也做不到。这是资本主义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