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把日本民族改造好了?无稽之谈
二战后盟国对德国的改造是比较彻底的,也是成功的。但美国对日本的改造掺杂了太多的私心与欲念,以至于日本基本上逃脱了二战的惩罚。日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根本就没有被改造过,只是由美国将其稍稍涂抹一下,就拿出来作武器了。
所以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不断的挑战昔日受害国的底线,或是领土纷争,或是慰安妇历史,或是南京大屠杀。至于靖国神厕里面更是供奉着大量甲级战犯。军国主义在日本复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连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都公然否认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性质。
感谢有他,中国才没变成叙利亚
在狼主导的世界里,狼需要的只是一个借口。叙利亚代表在安理会的发言中将美国形容为“谎言发动机”,但是,在这个黑白颠倒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里,“谎言发动机”却成了“正义”的代言人。就算全世界都知道此次疑似化学武器袭击事件是借口又怎样?落后就要挨打,由此我们也慢慢懂得了,在这个丛林世界里,原来弱小才是最大的原罪。所以,感谢最可爱的人,没有他们,或许,中国只不过是一个大号的利比亚。这么说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叙利亚今天的故事一百年早就在中国上演过。
黄树东:美国对华战略重大变迁,中国应该这样应对
美国挑起贸易争端,真实目的是什么?中国需要如何对应?《制度与繁荣》作者黄树东认为:美国提出的“贸易逆差”问题是一个虚假议题,我们需读准其背后真实意图,并制定全方位对策。本文涉及的基本观点,比如中国经济的走向、地缘政治的变迁、金融财富的安全等等,在《制度与繁荣》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
美真正目的是遏制中国产业升级,推动中国金融开放
分析美国总统和官员的相关讲话,可以发现美国的目的大致有三点:遏制中国的产业升级、推动中国的金融开放、促使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第一,打击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第二,谋求中国过度的金融开放,这也是美国政府这次的一个明确要求。第三,促使中国进行制度变革。
保护主义:铸就美国产业帝国的利器
一度成为贸易自由化推动者的英国和美国,在其赶超时期却是靠大规模保护和补贴起家的。美国起步阶段的高关税保护政策,同国内的自由贸易政策配套,大大推进了其工业化进程,在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同时,工业结构由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奠定了美国崛起的物质基础,成为二战后日韩效仿的对象。而在此后的阶段,贸易保护也始终是美国未曾丢弃的武器,只不过保护形式不断变化,手段不断翻新,因而所起的作用更加有效,更有针对性。这种事实却被主流经济学、经济史研究长期屏蔽。本文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回顾美国19世纪关税政策、贸易保护思想及其后续演变,指出其对我国当前发展的启示。
不能再往中国倾泻垃圾的美国,现在的空气啥味道?
环境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应该就事论事。美国做得好的,我们应该学习和肯定,我们国家做得不好的,应该承认差距和改进。问题是,真相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竟然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却反过来用中国人牺牲自己的环境带来的美国的环境的改善讥笑、嘲弄中国人,甚至把此作为攻击和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的借口。所以,在当人们知道美国在中国的环境污染中的“杰出贡献”的真相以后,反唇相讥几句也就是情理中的事情了。
中国扩大开放新举措不适用于发动贸易战的国家!
中国立足自身发展需要,自行推出扩大开放新举措,但有些人非要把中国的战略抉择和当下的中美贸易摩擦背景挂钩解读,这种罔顾事实的自行脑补,可以休矣!
你所理解的网络只是叫做“互联网”的一个美国网络
在一些“互联网”所谓专家眼里,美国政府向ICANN移交管理权,就是美国政府主动放弃其管理权,兑现了其希望互联网资源管理民营化的承诺,顺应了业界的呼声,也回应了各方的关切,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取得的重大进步,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事实上,美国这次移交,是过渡给一些美国的机构,是更彻底地把“互联网”交给了美国的法统和美国法律管辖之下。从根本上说,美国不是放弃网络的管理权,而是美化、固化美国垄断资本“神圣世袭”的霸权。
美国为何如此惧怕《中国制造2025》?
贸易战争的激烈和惨烈程度并不亚于军事战争,当初英国发动的两次对华鸦片战争,最后不仅打开了中国国门,也打败了中国,使中国陷入了百年苦难。现在美国又发动一场对华贸易战争,如果我们一味退让,不敢言战,必然重蹈当年鸦片战争的覆辙。如果我们敢战能胜,必将转扭历史,将美国彻底赶下世界霸主位置,世界也将真正迎来中国世纪。
选举夺权:美国如何操纵大选颠覆南联盟反美政权
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信奉西方式民主法则,他希望通过全民选举获得西方认可的“政权合法性”。然而,只因为他坚持主权完整和独立自主,强硬反对西方霸权干涉,又同中、俄友好,因而尽管他在南斯拉夫实行了西方式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并对外开放,但仍然为西方所不容。武装侵略没有达到颠覆目的,西方随后又采取“政治战”的方式,大力扶植南联盟国内反对派,通过情报机构和各种非政府组织秘密策动,变南联盟的全民选举为街头政变,将米洛舍维奇拉下马,成为后续一系列“颜色革命”的范例。
蒂勒森的批评抹杀不了中非合作是义利兼顾的双赢
中非关系历经半个多世纪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现在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和成熟期。如今中国已是非洲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就业创造者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国。中国在非洲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非洲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因此,不存在所谓的“新殖民主义”的问题。
美国公民教育的本质:资产阶级专政最“讲政治”
政治性是美国公民教育的本质属性。美国公民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其发生有着深刻的政治根源,其根本目标是巩固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其内容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社会稳定所进行的政治教育。把握美国公民教育的政治性本质,给我们以深刻的警醒和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丝毫不能脱离和丢弃政治;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质,在对个体精神世界的文化浸润中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要以方式方法创新为牵引,充分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
美国有条件重返TPP意欲何为?
特朗普在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演讲时提出有条件重返TPP谈判,反映出美国谋求改变国家形象、缓和与同盟国的关系、寻求更有利于美国的贸易环境、为改造区域和多边贸易体系做铺垫、为中期选举争取更大支持,加强对中国等国家的防范的动向。虽然特朗普政府多次强调更倾向于采取双边FTA谈判的方式推进其新贸易理念,认为规模较大协定的集体谈判束缚了美国的手脚,但考虑到上面几方面的动因,不排除美国在未来1-2年内重返TPP的可能。
欧美群殴俄罗斯让我们看清了西方国家的真面目
美欧借“中毒门”事件群殴俄罗斯,显示出一直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的西方国家集团其实并没有什么是非观,一切以他们的共同利益为标准。更为重要的是,西方国家集团在搞垮苏联后,并没有因为俄罗斯曾极力想进入西方国家集团而对俄罗斯心慈手软,西方集团的目的是要进一步解体俄罗斯联邦,是要彻底分裂消灭俄罗斯,不达此目的他们是绝不会善罢罢休的。
美俄媒体战升级与影响——从“通俄门”调查说起
美俄“媒体战”升级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媒体内容或广告是否存在影响选民意见的现象,而在于“谁在影响”。在此,美国国会甚至不惜以涉嫌侵犯言论自由为代价,对“外国的”媒体进行打压和抵制,充分揭示了传媒的政治属性,强调了美国政治活动和大众传播中的“国家利益观”。从社交媒体广告性质判断到媒体身份的界定,美俄“媒体战”中出现的一系列举措,突破了传统的“媒体战”边界,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等同视之,打破了美国“互联网中立性”的神话,对世界传播格局和中国的对外传播必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美国武器的大型交易与屠杀文化的政治经济学
为什么美国的政治制度对频繁发生的大规模袭击感到遗憾,但是却支持使屠杀成为可能的政治进程呢?屠杀的数量、范围和时间需要我们大规模检查制度的特点和长期的美国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