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共同体共为您搜索到7篇文章
  • 人类正面临选择能够使自己继续生存的哲学的时刻

    人类正面临选择能够使自己继续生存的哲学的时刻

    超级大国的霸权哲学,不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赞赏的那种天然合理的担当精神,是为命运共同体整体利益的当仁不让精神。它是关怀大生命体系健康的生生不已生存和发展的哲学文化。“一多不分”内在相系不分的生生不已哲学价值观,只在于生生为贵,因为生生为贵是以宇宙万物“一多不分”联系所承载、所实现、所圆成。

  • 朱志华: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建命运共同体

    朱志华: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建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是开放和包容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欢迎各国搭便车。中国和东盟相关国家的合作项目也欢迎第三方国家积极参与,力量叠加可以做大做强,加快项目成功效益,避免无序无效无益的竞争消耗。但同时要防范和避免缺乏沟通协调的内耗争斗。尤其要警惕和反对第三方的主观恶意和搅局,排除外国外部力量的挑事惹事、捣乱破坏。

  • 蒂勒森的警告无法挑拨离间中拉关系

    蒂勒森的警告无法挑拨离间中拉关系

    美国的强大没有给拉美各国带来稳定与安全,美国的富裕同样也没有给他们带来发展与繁荣。而随着中国的走出去,如今的拉丁美洲不再像20 世纪末那样,仅有美国可以依靠。拉丁美洲需要随机应变、抓住时机,努力建立更有建设性的拉中关系。习近平在致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的贺信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处于合作关系新阶段的中拉关系推向新的台阶。

  •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大气魄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大气魄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弘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核心理念,超越传统意义上“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形成积极意义上的“命运相连,休戚与共”。

  • 阳明心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阳明心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体系,可以为处于各种不同阶段的团队、政党和民族提供建设共同体的理论方针。

  • 一带一路的背后:新全球化时代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的背后:新全球化时代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事业能否得以推进、中国的民族复兴事业能否实现、中国民众能否应对全球化风险,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在激活中国国家形态所具有的开放性、平等性、包容性特质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容纳和联系新主体的组织形态。

  • 张文木:从政治的高度认识“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张文木:从政治的高度认识“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对于维护中国政治安全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它的最高政治目标,说得通俗点,就是让我们的朋友多多的,让我们的敌人少少的,为我们的国家发展战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交环境。“千里难寻是朋友 朋友多了路好走。”只有持大道和为别人考虑的人,才能广交朋友。今天中国发展了,我们的姿态要因此放低一点。友谊第一,利润第二,财大不可气粗,要汲取历史上俄国在中东铁路和德国在巴格达铁路上越帮越忙、交友不成反为仇的教训;深入体会和总结毛泽东“坦赞铁路”将中国和非洲人民友谊联结迄今的成功经验,用丝绸之路联起中国与世界、尤其是与第三世界的友谊,如再用“一带一路”将其联结起来,再造“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大好环境,中国就可以行稳致远,为中国和世界的社会主义前途赢得明天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