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共为您搜索到4篇文章
  • 贾根良:甲午战争败于晚清领导集团的发展战略观

    贾根良:甲午战争败于晚清领导集团的发展战略观

    晚清政府腐败、军事体制落后等目前人们所谈论的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其根本原因,这些只是晚清政府领导集团毫无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理念及其战略的具体体现。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源在于晚清政府昧于世界大势,在于晚清领导集团毫不知晓日本明治政府深得其精髓的李斯特主义经济学。李斯特主义经济学是指导英国、美国和德国崛起的民族国家建设的政治和经济学说,其精髓就是一国的内政外交战略及其政策制定都必须遵循“出口工业制成品并进口原材料”的国家致富原则。正是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保护民族经济、与外资作斗争、建立独立自主工业技术体系和重构东亚秩序的“李斯特式”自主发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则是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稍分洋商之利”和“外须和戎”的依附于西方列强的买办道路。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发展战略观的本质不同导致了中日两国发展道路的“大分流”,并最终决定了其截然不同的命运。

  • 钱昌明:近代日本“脱亚入欧”是福还是祸?

    钱昌明:近代日本“脱亚入欧”是福还是祸?

    自明治维新、“脱亚入欧”以来的整个一部日本近代史,实质上是日本民族的一部“褔”、“祸”转换史。从这部“褔”、“祸”互转史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个非常深刻的历史启示,这就是: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只有和平发展才是正道!

  • 中国为什么不能借鉴日本“经验”?

    中国为什么不能借鉴日本“经验”?

    中国不能借鉴日本经验,是因为:只要在全球老二的地位上就必须向老大支付巨额赎买成本,甚至支付成本也不得不面对金融资本阶段的新法西斯主义强权诉诸军事冲突的“极端形式”;而当中国不仅成为老二而且主权相对完整,那就势必成为“被敌对”国家!这个中日两个先后当老二的国家之间的客观异质性,搞得中国人的精英集团很囧。再怎么一厢情愿地去搞适应老大的“顶层设计”,也无法直接改变中国这种客观具有完整主权国家的基本属性。这也是越深改越触及主权问题的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