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贾根良:新结构经济学轰然倒塌,误国误民!
新结构经济学号称是在对旧结构经济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既然号称“结构经济学”,那么,无论“新”、“旧”结构经济学,其理论框架中就必须有“结构”分析,但新结构经济学却没有“结构”的思维。实际上,新结构经济学扞卫的是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而新古典经济学却是经济思想史中抛弃动态经济发展主题转向“既定资源的静态配置”的“静态的插曲”,是与生产、技术创新、规模报酬递增和由此内生的制度和组织变迁无关的“交换经济学”。这样的一种经济学怎能称得上“开启中国经济学家理论创新的新纪元”呢?
-
贾根良:从联想、中兴和华为看中国技术的不同道路
贾根良教授认为,华为公司作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优秀代表,证明了中国新李斯特经济学理论的正确性,代表着中国技术赶超的正确道路,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的后发优势。他也指出,制度创新的后发优势的发挥取决于三个条件:第一、较早进入新技术系统;第二、领先国家出现“制度锁定”;第三、制度创新的后发优势能否实现还取决于落后国家相对落后程度、创新活力和发展战略等特定的情境,因此,制度创新具有脉络主义。
-
贾根良:砸碎美国“中美经济脱钩”的如意算盘
美国高调宣传要与中国经济脱钩的真实目的是什么?难道美国真的是像流行的看法那样要与中国经济“脱钩”吗?非也。只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就不难看清美国的真实意图:通过实施关税保护和科技冷战等“脱钩”措施,保护美国国内市场、国内产业和技术,与此同时,为了达到支配中国经济的目的,美国又要通过强化所谓知识产权保护、巩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价值链高端的垄断地位以及诱骗中国对美金融开放等措施对中国经济实行“紧密挂钩”。为此,美国正在实行两个新的重大战略。针对美国经济战略家的这种如意算盘,我国却要对美国跨国公司更加敞开大门,实施金融开放,这种割肉饲虎的行为不仅不符合国际惯例,而且也有失公平,更与历史上被欺凌国家奋起反击的行为截然相反。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目前中国精英阶层的思想已经相当僵化,而且也在于他们不懂经济史。笔者对目前有关“中美经济脱钩”的三个流行观点提出质疑,并呼吁实施笔者作为经济史家早在2010年就已提出的“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这是我国砸碎美国“中美经济脱钩”如意算盘的必然之举。
-
中国稀土问题的经济史透视与演化经济学分析
本文以稀土资源为例,基于经济史和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自然资源出口及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反思。重要自然资源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崛起过程中曾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他们都采取了“进口原材料并出口制成品”的工业化战略。相反,出口初级资源不仅无法致富,甚至会导致国家的衰落。发达国家严格限制自然资源出口的目的,是为了将其投入到构成国家富裕之基础的附加值高和创新机会窗口大的高端产业环节中。跨越式发展的机会窗口来自于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在以解决资源和能源问题为核心的第六次技术革命中,丰富的稀有金属资源将为我国抓住新的机会窗口提供难得的机遇。但是,我国当前稀土等稀有金属资源的利用与发展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亟待做出重大战略调整,本文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贾根良:中国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技术追赶道路
显而易见,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只有价值链高端才有技术追赶的机会窗口。目前,我国“高端产业低端化”严重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这不仅使我国依靠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实现转型的目标存在落空的危险,而且也将使我国利用新技术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经济升级出现“为他人作嫁衣”的局面。因此,我们亟须改变目前试图从价值链低端入手实现技术追赶的路径,坚决抛弃依靠外资技术转移和沿着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逐步实现技术升级的幻想,痛下决心自主研发绝大部分甚至所有领域的核心技术。从长远看,只有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价值链高端入手,我国才能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技术经济追赶。
-
贾根良:甲午战争败于晚清领导集团的发展战略观
晚清政府腐败、军事体制落后等目前人们所谈论的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其根本原因,这些只是晚清政府领导集团毫无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理念及其战略的具体体现。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源在于晚清政府昧于世界大势,在于晚清领导集团毫不知晓日本明治政府深得其精髓的李斯特主义经济学。李斯特主义经济学是指导英国、美国和德国崛起的民族国家建设的政治和经济学说,其精髓就是一国的内政外交战略及其政策制定都必须遵循“出口工业制成品并进口原材料”的国家致富原则。正是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保护民族经济、与外资作斗争、建立独立自主工业技术体系和重构东亚秩序的“李斯特式”自主发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则是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稍分洋商之利”和“外须和戎”的依附于西方列强的买办道路。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发展战略观的本质不同导致了中日两国发展道路的“大分流”,并最终决定了其截然不同的命运。
-
美国经济崛起之前排斥外国直接投资原因解析
美国在19世纪末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之前,对外国直接投资采取歧视甚至憎恨的态度,且外国投资绝大部分被限定于购买债券。美国及拉丁美洲的历史经验说明,一国经济迈入发达经济门槛之前,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虽然可以促进经济短暂繁荣,但对该国长期发展有害,因而应尽量避免。那些试图依靠外国直接投资实现经济发展的国家最终都陷入依附型经济。
-
法国经济学一超独霸之教训及其对中国的警示
长期以来,法国经济学界中推动经济学改革的进步力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无法打破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法国一统天下的被动局面。制度锁定已经阻碍经济学的进步。它给中国经济学教育的警示是深刻的,中国经济学亟待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才可能有自主创新。
-
贾根良:不要陷入迷信“自由贸易”的误区
当今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推销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却针对这些国家实施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保护主义。所以,在国际经济领域,也不能陷入对自由贸易的迷信。
-
贾根良:基于现代货币理论对欧美中的三个预言
按照这个恒等式,我国积累的美元外汇储备越多,我国就为美国的军事开支、救助华尔街金融利益集团和其未来的“绿色新政”提供的财政支持就越多;我国积累的外汇储备越多,由外汇占款发行的人民币就越多,我国就越不能运用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无中生有”地创造货币为解决国内所面临的许多重大挑战提供财政空间;我国积累的外汇储备越多,我国民营企业和自主创新就越缺乏资金。因此,我们必须警惕美国民主党将来上台后实施新的“量化宽松”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从现在开始,我国就应该采取逐步降低对美贸易顺差的战略,逐步停止引进外资(引进外资是我国增加外汇储备的主要途径之一),并对金融开放三思而后行。
-
贾根良:中国经济大转型的“早春二月”已经到来
对于中国的新李斯特主义者来说,中美经济战目前的发展为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虽然仍处于艰苦斗争的阶段,但在困难中要看到光明,勇立潮头,推动中国经济强力崛起。在中国经济大转型的这个“早春二月”,让我们期待着中国经济也将发生类似的历史巨变吧,让我们热烈地拥抱这种巨变吧!问题是,假如这种巨变果真能发生,我们能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吗?
-
贾根良:我国仍未接受国富国穷的真理
显而易见,如果马克思主义没有传入中国,也就不会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您说这种思想的作用大不大?同样,在19世纪60年代的中日两国,资本主义因素非常微弱,日本的明治维新实际上是由下级武士知识阶层在天皇的支持下发动和领导的一场带妥协性质的“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革命,如果他们没有接受李斯特主义经济学并在具体的经济体制上实施前述深刻的变革,日本也是不会逃脱拉丁美洲依附型经济命运的。正是因为这种原因,英国着名历史学家科林伍德才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强调思想是历史事件的内在方面,强调思想过程在历史过程中的核心意义,如果没有理解其思想及其过程,人们是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的。我认为,满清政府甲午惨败最终根源在于其改革与开放观,非常好地说明了那个时代的国家领导集团接受什么样的思想对国家命运的决定性影响,说明了思想(知识)的力量是何等巨大。
-
应对经济战:中国比美更需要保护本国产业和金融
应对中美经济战只和美国打关税战无济于事,我国必须针对美元霸权和美国的投资保护主义采取对等反制措施。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作为发展中经济,我国比美国更需要保护自己的民族产业,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保护自己的金融体系!早在10年前,笔者就提倡民族经济的发展战略,如果不是美国率先实行保护主义,如果不是美国发起对我国的经济战,我国似乎没有理由采取对美针锋相对的措施,既然美国高举关税保护、禁止中国在美投资等保护主义大旗,那么,我国就可以完全有正当理由采取对等的反制措施:禁止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成立新公司和新增对华投资,禁止美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针对美国对中兴公司的制裁,对美国在华跨国公司采取对等制裁措施,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待时机成熟后,重走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保护主义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
政府采购:美国技术创新最强大的政策工具
政府采购在美国计算机、大飞机、芯片产业和互联网等众多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霸主地位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但与美国的做法相反,中兴事件揭露出我国一直没有利用政府采购推进自主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的发展,这是导致美国在中兴事件中攥住我国信息产业命根子的主要根源,中兴事件给我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在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的情况下,政府采购已经成为我国在研发资金投入之外支持核心技术创新的唯一手段,而前者的效率远比后者更有效。
-
征收高出口税:中美经济战中出奇制胜的“杀手锏”
特朗普的高关税恫吓是一只“纸老虎”,只要我国对2017年占对美出口约70%的两大类产品——机电类和纺织鞋帽家具类——征收高出口税就可以从容应对特朗普咄咄逼人的挑衅,并将中美经济战转变为中国经济深刻性结构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本文讨论了征收高出口关税对我国经济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在短期,我国对出口美国产品征收高出口关税,不仅不会增加政府开支,产品过剩没有增加,局部性的失业也将得到妥善解决,而且,平均每位农民工年收入反而增加8.67%,从而可以有力地扩大内需;在长期,出口税战略将导致中国经济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这包括中国的货币主权得到更完整的恢复,由此增加的“财政收入”将为核心技术研发提供雄厚资金、支撑在农业振兴中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给民营企业减税以及解决社保基金养老金余额严重不足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战略将为民营企业的大发展提供巨大的国内市场空间,为我国在价值链高端和核心技术特别是集成电路方面的进口替代奠定基础,成为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