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经济共为您搜索到3篇文章
马拥军:中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底线
按照斯密的看法,市场经济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一条是非资本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之路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的一条非资本主义道路。土地公有制和国有经济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两条“社会主义”底线,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对这两条底线的坚持是分不开的。正如土地公有制避免了中国农民的彻底无产阶级化一样,公共资本为中国的福利社会建设提供了保障。中国决不能搞土地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否则就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邪路。
警惕极不寻常的“政治正确”,意在搞垮国企
中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只要国企退出,不接受国进私退。当一批私企效率和活力在裸泳时,这些学者不是反思私企自身的体制性问题,而是怪国企趁人之危了。北大教授姚洋认为,“如果搞混改的目的是让国企去把民营企业给吃掉,特别是在民企最困难的时候,那国企就是趁虚而入。这不是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初衷,国企应该手下留情”。
周新城:靠私有经济不可能共同富裕
着名经济学家周新城教授的这篇文章着重围绕当今中国的所有制和分配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正本清源,明辨视听,值得党政领导同志们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