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共为您搜索到18篇文章
  • 胡伟武:发展自主CPU应该走市场带技术的道路

    胡伟武:发展自主CPU应该走市场带技术的道路

    目前我国CPU发展面临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两条技术路线的斗争。自主研发的CPU性能和软件生态能不能达到甚至超过引进技术的CPU是争论的焦点。首先分析了市场带技术和市场换技术两条道路的区别,指出英美等国在发展过程中走的都是市场带技术的道路。然后,从自主CPU可以满足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建设要求,引进技术CPU保不了国家安全,以及我国IT产业的根本出路是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3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发展自主CPU应该走市场带技术的道路。最后,指出发展核心技术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愚公移山的精神,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实现“直道追赶”,没有可以取巧的“弯道超车”。

  • 人民日报 :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龙芯团队

    人民日报 :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龙芯团队

    把他人眼中的不可能变为现实,背后是龙芯团队超出常人的付出。设计的芯片需要在服务器上“跑”一段时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多年来,团队在晚上10点开例会安排任务,让芯片在晚上“跑”。黄令仪是龙芯团队的一位老研究员,80多岁依旧天天在屏幕前拖着鼠标查版图。2010年,龙芯团队从课题组转型成立公司时,绝大多数技术骨干放弃事业单位编制,从计算所辞职。龙芯中科薪酬低于同行业水平,不少骨干都曾接到过百万年薪的工作邀请,但团队核心骨干基本稳定,把人生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龙芯的研发征程。

  • 胡伟武:打一场科技领域的民族解放战争

    胡伟武:打一场科技领域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国际范围内,IT产业存在剥削与压迫。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国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必须在科技领域打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把自主创新能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建立独立于Wintel和ARM+Android体系外的自主的IT 技术体系,就像“两弹一星”时代我们的先辈建立起自主可控的工业体系一样。产业主动权比市场占有率还重要,我们一定要夺回产业主动权!

  • 龙芯中科:稳扎稳打做“人民的CPU”

    龙芯中科:稳扎稳打做“人民的CPU”

    我国的CPU产业起步晚,还走了不少弯路。经历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阶段,后来用市场换技术,希望通过合资企业换来核心技术,接着又直接购买国外高科技企业。这些尝试都失败了,没有真正为自主CPU带来曙光。龙芯走的是“市场带技术”的道路。从创始之初就坚持自主研发,发展核心技术。龙芯早期产品研制成功以后,就投入到了一些行业市场,行业市场的应用促进龙芯改进升级,带动了产品的迭代发展,随着产品不断的完善,未来会在商业市场打开局面。

  • 提供CPU给党政军使用的企业不应有境外直接投资

    提供CPU给党政军使用的企业不应有境外直接投资

    由于CPU的基础性和应用的多样性,在CPU应用过程中,需要CPU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到应用现场进行技术服务。因此,在党政军装备或信息化系统中应用的CPU,应该参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定办法》对企业性质做出规定。鉴于股东对企业经营信息有基本的知情权,为避免境外投资股东及其指定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知悉、接触国家秘密信息,确保国家秘密安全,提供应用于党政军装备及信息化CPU的企业不应有境外直接投资。

  • “CPU漏洞门”影响将长期存在,大多数人都太乐观了!

    “CPU漏洞门”影响将长期存在,大多数人都太乐观了!

    我们还可以抓住这次事件的机遇,转危为机。本次“熔断”和“幽灵”暴露出的硬件漏洞,短期内可以通过软件补丁在一段时间内缓解,但长远看还是要通过更换硬件才能够解决。显然,我们需要回答几个问题,第一,软件补丁到底会对CPU的性能带来多大的影响?第二,如何防止骇客再利用这些漏洞,毕竟这些漏洞现在成为了公开的秘密,也就是“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了,只靠软件是否能够彻底防护住?第三,新的CPU产品如何能够彻底避免此类架构和运行机制上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