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献礼—多家央媒关注龙芯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成果
芯片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通用CPU芯片可以说是芯片中的“珠穆朗玛峰”。2001年8月,龙芯第一款CPU芯片龙芯1号成功启动操作系统。十年前的9月28日,我国首款商用四核处理器龙芯3A1000流片成功。每一款产品的诞生都是一段不断突破难点、持续掌握新技术的过程。18年过去了,龙芯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从第一代产品的基本可用,到第二代产品单核性能大幅提升实现可用,再到第三代产品“跨越发展”提升性能实现好用,龙芯产品已具备相当的市场竞争力,基于龙芯CPU的IT产业生态也初步显现。
倪光南:自主创新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坚持之路
芯片禁售事件不只是在供应链、核心技术上被卡脖子,潜在的更大风险在于网络安全,因为使用别人的芯片,不能免除“后门”风险,也就是可能被人获取信息,系统可能出错、失效、瘫痪,总之如果芯片之类关键核心技术不能自主可控,那么要保障网络安全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我们只能靠自己,也必须靠自己。移动通信今天的发展成就证明了,自主创新是中国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所必须坚持的道路。我们在推进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警惕那些把国外的技术包装一下就戴上自主创新帽子的技术和产品,这种被人称为“穿马甲”的“国产”技术和产品危害很大。
陶勇:联想当时做芯“就是败家子行为吗?”
赶走倪光南,联想失去了“对核心技术的联想”,安下心来做买卖、做装配了。并且这些年来也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坏的成绩。因此,大家就常常在媒体上看到“亚洲xx强”、“世界xx强”、“国产品牌”等等词组。国家领导人陈毅、聂荣臻副总理批给中科院计算所八万平米地研制大型计算机!然而如今却成为计算所竞争对手Intel等跨国公司的展业园。联想柳传志没有“能力”做芯,但做房地产却是“行家里手”——在柳传志兼任计算所所长期间——“2000年,中科院为进行科研体系改革,将计算所二部和联想以及计算所所在地的8万平方米地皮统一划给联想管理,由联想负责在其上建科技园。”如今,“联想科技园”始终不见踪影,而在这块国家划拨的科研用地上,建设了高档房地产项目——租赁给计算所的竞争对手Intel等跨国公司使用的高档写字楼,这些高档房地产项目的业主就是联想控股属下的融科置地房地产公司——联想控股相当一个时期的主要利润来源。
倪光南真如某行业砖家所说是纸上谈兵和马后炮吗?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人的智力发展方向也跟自己从事的研究专业方向有关且用进废退,你一个文科背景的媒体人士,对芯片产业的专业分析必须基于你的专业造诣,从你缺乏事实依据的发言似乎看不出你在IT领域的专业造诣,但你却不知轻重的判定业界顶级专家的观点,的确颇有些无知者无畏!
今年最强录取通知书出现了,打开里面竟有它!
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树深校长给2019级本科新生的信中嵌入了一枚“龙芯三号”实物芯片,它看上去很小,却可以驱动庞大的世界,它朴实无华,正是中国科学院砥砺创新自主研发的写照,希望同学们透过芯片,“读懂更多,看得更远!”“我会把这颗芯片和高中校徽,一同放在书桌上,作为精神信物鞭策我前行,努力为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贡献力量!”邹鸿刚说。
日韩科技战简史:究竟谁是芯片、半导体、屏幕之王
在日本推出TRON系统之初,美国律师哈威尔警告:“一旦TRON成为标准,日本资讯业将摆脱对美国软体工业的依附,美国再打入日本市场,将难如登天。”而这样的警告,正在伴随5G时代的来临,在中国和美国的国运博弈中,重新上演。只是,当年的日本强烈依赖美国的市场进口需求,而韩国的发力让这个本就没有主权的国家,只能依照着美国的要去妥协,就像曾经发生在日美贸易战中,前3次的场景和结果。
冯昭奎:日本芯片业发展之路带来的启示
特别是从半导体全产业链来看,日本在14种半导体重要材料方面均占有50%以上份额,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材料输出国,日本硅晶圆厂商占全球硅晶圆市场的53%,占全球200至300毫米大尺寸硅晶圆市场的70%以上。在2018年全球前15名半导体生产设备厂商中,日本占据7家,而美国和欧洲分别为4家和3家。对于半导体产业来说,材料是基础,设备是关键,在材料优势和设备优势这“两翼”支持下,日本半导体产业还有复兴的希望。因此,可以说日本半导体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龙芯总裁胡伟武党课报告
企业是追求利润的,龙芯公司也不例外。但追求利润不是龙芯公司发展的根本原因,而是我们长期坚持上述核心理念取得的自然结果。我们越是坚持为人民做龙芯,利润越会滚滚而来,这是被龙芯的实践证明了的。反之,我们越是追求利润,利润就会离我们而去,那些想拿中国市场换CPU技术的企业正在证明这个事实。这是企业发展的辩证法。人生所能提供的最大乐趣,是参与并完成一种艰苦而有重大意义的任务带来的满足。没有什么比为人民做龙芯,为国家和民族建设新型信息产业体系更艰苦和更有意义的事业了。我们生逢其时、使命在肩。只要我们继续坚持为人民做龙芯的宗旨,继续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必然能推动龙芯在新时代的更大发展,必然能建立起新型信息技术体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龙芯人应有的贡献。
人民日报 :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龙芯团队
把他人眼中的不可能变为现实,背后是龙芯团队超出常人的付出。设计的芯片需要在服务器上“跑”一段时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多年来,团队在晚上10点开例会安排任务,让芯片在晚上“跑”。黄令仪是龙芯团队的一位老研究员,80多岁依旧天天在屏幕前拖着鼠标查版图。2010年,龙芯团队从课题组转型成立公司时,绝大多数技术骨干放弃事业单位编制,从计算所辞职。龙芯中科薪酬低于同行业水平,不少骨干都曾接到过百万年薪的工作邀请,但团队核心骨干基本稳定,把人生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龙芯的研发征程。
访谈倪光南院士:中美芯片产业差距在哪?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和投入,不能指望短短几年就获得回报,真正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来,恐怕还要一二十年的时间,我们要有决心,也要有定力,要把行业“短板”补齐,踏踏实实坚持做下去。
国家应联合、整合华为等的优势资源,实现加快赶超
将华为、阿里巴巴等国内龙头企业的与通用处理器芯片和操作系统相关的业务和子公司独立出来,与国有经济以及产业链相关的其它公司,通过收购兼并、股权投资等方式组建信息产业集团。国有经济在合资公司中不保持绝对控股权,主要在国家战略和公共利益方面进行把控,在管理运营上给予民营企业充分的话语权和应有的收益权。组建合资信息产业集团是瓦解特朗普封锁制裁,扭转博弈态势的重要手段,这一标志性事件将预示着遏制中国的战略将面临着完全失败的下场。美国各界将看到,中国找到了可以快速赶超并摆脱美国信息霸权的可行途径,中国有决心、有实力、有办法在不远的将来彻底改变被欺压、被敲诈的命运,并为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世界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特朗普激进的封锁遏制最终不但毫无用处,反而促成了中国进一步的的觉醒和团结,加速了中国崛起,还丧失了分享庞大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机会,付出惨痛代价,从而促使美国不得不理性处理中美竞合关系。
从“搬出中国”到“滚出中国”,联想做错了什么?
1995年倪光南离开之后的8年里,联想集团的年销售额仅仅增加了不到5倍。而在1995年之前的8年中,联想集团的年销售额却增加了至少60倍!直到2006年前后,反思“柳传志神话”的声音才开始出现。阿果在《不能失去联想》一文中,为倪光南们鸣不平:“联想过于神化了柳传志们的运作,而不公正地贬低了倪光南们的奉献”。
制裁华为:华美决战将走向何方
当今世界已经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既然如此,华为要追求的就不是看起来鼓舞人心,但却是属于防御作战性质、以击溃对手进攻为结局的上甘岭战役,而是率先发起进攻一方最终将全军覆灭的孟良䓢战役、突出部战役、坎尼会战。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这不意味着华为一定会去围歼整个美国通信芯片业、达到“全无敌”的境界,而是对于美国芯片业来说必须面临一个需要迅速做出的战略抉择:到中国去、到欧洲去,到特朗普管不着的地方去。否则,唯一可以等待的结局就是破产倒闭。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逻辑必须倒过来!
西方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因其内在的缺陷和为先发国家资本服务的本质,无法科学地解释国际贸易利益在国家间的分配差异。遵循该原则而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发展中国家,必然受到掠夺与剥削,实践的结果会导致本国产业陷入产业的低端或低端产业的锁定。马克思的国别价值—国际价值—国际市场价值—国际生产价格逻辑的国际价值转形理论则科学地阐明了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差别,得出国际交换的结果是价值财富从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因此,中国要摆脱和避免在国际上受剥削地位,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根本出路在于坚持独立自主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发展原则,加快实现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