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的相互国际主义援助及我国国家安全
因此不管历史经验和现实存在的帝国主义侵略威胁,我国都不能允许朝鲜成为美帝国主义进攻我国的基地和跳板的局面出现,我国不允许前线丢失后让东北大地成为我国与美国侵略军厮杀的战场,不允许我国东北被打成个废墟。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党中央当年决定抗美援朝。因此,我国当年抗美援朝,既是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也是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抗美援朝不是中国对朝鲜单纯的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援助,而是在首先保卫我国国家安全同时援助朝鲜。所以当时我国称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这也表明,一国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援助他国革命,也符合本国社会主义利益。抗美援朝就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关心本国国家安全高度一致的最好体现。
中朝友谊塔碑文写了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致力于发展中朝关系。今年是中朝建交70周年,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在这一关键节点时刻,中朝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在这样的重要年份进行历史性互访,并在短短15个月内实现第五次会晤,再次生动诠释了中朝传统友谊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访朝会谈中高屋建瓴地指出:坚持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朝关系的本质属性;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是中朝关系的前进动力;最高领导人的友谊传承和战略引领是中朝关系的最大优势;地缘相亲和文缘相通是中朝关系的牢固纽带。这拨云见雾般的论断对于新时代中朝关系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对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必将发挥岀重要作用。
胡新民:从朝鲜的经济由盛转衰看毛泽东的战略远见
当年中国绝不服从苏联的指挥棒,而是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勒紧裤带搞“两弹一星”,坚持建设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大政方针,历史已经证明是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大跃进”时期下大力气搞的农田基本建设,在改革开放后产生的巨大的基础性作用是举世公认的事实。在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今天,国人更加体会到了“没有‘两弹一星’精神,中国人走不远”的深远意义。当我们为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不惧怕任何贸易摩擦时,不能忘记从新中国建立到1964年,重工业各主要部门累计新建的大中型项目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在三年“大跃进”期间开工的。
胡澄:党和社会主义是中朝共同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访问,不是一般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而是兄弟与兄弟之间的“内交”,请看金正恩委员长时时刻刻表露出来的视习近平同志为兄长一般的情义;这更是党与党的“心交”,请看朝鲜劳动党领导干部对中国共产党核心习总书记对那深深的一躬又一躬;这更是人民与人民之间的“情交”,请看几十万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领袖习主席那热诚热烈的欢迎场面!这更是2600万兄弟的朝鲜人民对13亿兄弟的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这情谊,深植于那唇齿相依的扶助;这情谊,凝结于那热血奋斗的抗争;这情谊,来源于共同的情操信念;这情意,来自于两党那炽热的初心;这情谊,更来自于共同的社会主义制度道义。
钱昌明:不断夯实中朝传统友谊的基础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又人文相亲,自古以来就有亲密的关系。然而,真正把我们相连接、构成当今传统友谊坚实基础的,是两国的共同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是中朝关系的本质”,“确认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维护朝中友谊的核心”;两党领导人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共产主义,这才是传统友谊坚不可摧内在的真正原因。
毛主席说过:五星红旗上染着朝鲜烈士的鲜血
了解了历史,对于中朝两党两军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合作与互助,就自然想得通了。搞历史虚无主义的人前些年通过网络媒体,除了大肆捏造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污蔑、诋毁、谩骂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之外,也用同样的手法对待毛主席的战友、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
习近平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举行会谈
习近平强调,半岛问题高度复杂敏感。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准确把握形势走向,切实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中方支持推进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为解决问题积累和创造条件。中方愿为朝方解决自身合理安全和发展关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愿同朝方及有关各方加强协调和配合,为实现半岛无核化和地区长治久安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
习近平在朝鲜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我们有伟大的友谊,我们有共同的理想,把我们团结得无比坚强。”正如《中朝友谊之歌》表达的那样,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都要把中朝传统友谊传承好、发扬好。我们愿同朝鲜同志一道,继承传统,面向未来,推动中朝关系在新时代破浪前进。
从九个方面解读习近平首访朝鲜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访朝必将成为中朝关系史上的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必将为中朝关系未来数十年的发展确定方向、规划蓝图,因此其意义非同寻常。随着中朝关系日益紧密,美国利用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威胁中国的战略图谋必将破产。
人民日报:把中朝传统友谊发展得更好
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朝友好合作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把握中朝关系发展,对解决朝鲜半岛问题,提出了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维护半岛和平稳定、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等重大主张。这些主张,有力推动半岛问题的解决朝着正确方向推进。实践证明,中国外交战略思维为推动半岛局势缓和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朝政策、半岛政策上的战略运筹是完全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