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游:由“汉服”热想到的
当前我们就是要让一代一代接班人不仅要继承古代的优良传统,也要学习和继承现代的革命传统。也就是说,我们的主流媒体不能只是开讲古代的课,讲国学;现代、当代的百年来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总结出的经验也应该开讲,革命传统也应该开讲。我们应让后一代知道,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七十年成就来之不易,必须发扬革命传统!
老蒋口中的文化蟊贼居然成为公知心目中的国学大师
从常理就可以明白,公知们的偶像蒋介石对这些所谓的“民国大师”的负面评价的可信度比公知们对所谓的“民国大师”的吹捧的可信度高一万倍。蔡英文曝光反映蒋介石在抗战中的表现的原始资料,的确有事急马行田病急乱投医的味道,她的确是大陆“国粉”的猪队友,联系到她疯狂推进“急独”,吴敦义说她是“中共代理人”不无道理。曾经有人说,特朗普和蔡英文是上天送给中国的两个“大礼包”,假如真的是因为他们俩的倒行逆施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崛起的进程,那么可以说是特朗普和蔡英文等一小撮人违反客观规律和逆历史潮流而动而导致的后果吧。
怎样理解“传统”与“革命”?
章太炎将西方哲学、佛学、老庄学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这也使他的哲学有着一种彻底的革命性和批判性。章太炎的思想中蕴含着传统与革命的有机辩证,以他为代表的整个晚清思想试图立足传统去开辟中国的现代性,他们所做的工作对后辈们也产生深远影响。
袁行霈: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
国学不是一潭止水,研究国学不是复古,国学应具有当代的形态。研究国学应采取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围绕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宏伟目标,实现其当代意义。
民国的“大师”居然那么“多”! ——兼评岳南的“民国之后,再没大师”论
这些年来,自由派公知为了实现他们的“伟大目标”,在舆论界几管齐下,一是肆意造谣惑众泼污新中国的开国领袖们;二是任意侮辱和攻击为了新中国成立和发展而流血牺牲的英雄模范;三是任意拔高个别国民党将领在抗战中的作用;四是弄出个“民国多大师”和“民国之后无大师”的高论,并且通过诡辩术以后以此与新中国进行比较,得出民国时期制度优越,从而否定新中国67年的发展历史的结论。
黄纪苏谈“国学”:只有混得国将不国时才会缩“国”里偷安
中国混得好的时候从来都是用夏变夷、天下主义,只有混得国将不国时才会缩“国”里偷安。“国剧”“国术”“国学”就属于这样的抗震棚或难民营。
国学热不应突破政治价值底线
大陆地区的“国学热”如果试图在思想传统上“别立新宗”,就必须在文化“复古”的同时,积极地面向现代“取新”。否则,这种经学思维方式的“复古”,在现代中国不过是既无价值,也不会有善终的苦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