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风云共为您搜索到3篇文章
造出原子弹的他们,为何因一碗红烧肉落泪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科研工作者凭借有限的苏制导弹样品和图纸资料,像蚂蚁啃骨头那样一点儿一点儿吃透技术、攻克难关,实现了从仿制到独立设计、制造的突破。来时风华正茂,走时却已白发苍苍,换来的,是以惊人的速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惊人成就。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导弹、原子弹是饿着肚子研制出来的,唯独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创业,70年,新中国这样走来。
对《外交风云》中新中国首次亮相联合国的一点补充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一定要以实事求是为基础,适当的艺术加工也不能脱离当时的基本环境与氛围。当然,本文并不是对电视剧《外交风云》的全面评价,前面已经说过,其整体质量还是可以的,包括对新中国首个联合国代表团的部分也是如此。不过如果要是参照一下本文补充的相关历史事实,或许可以对新中国首次亮相联合国的情况了解的更全面一些。
陈先义|《外交风云》:书写伟大时代的外交史诗
这部剧作的演职员们,为了演好这部“致敬时代,献礼祖国”的大剧,反复研读历史资料,多次去现地进行参观访谈,细致揣摩老革命家的当年生活和经历,一句话,演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必须对我们党和军队的革命历史具有发自内心的敬畏之情,必须爱我们的党、爱我们的军队、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人民,才可能奉献出像《外交风云》的优秀作品,我想,这不仅是为创作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提供了经验,也是对当下所有影视剧创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板,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特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