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共为您搜索到4篇文章
  • 诸葛亮是怎么对付“投降派”的

    诸葛亮是怎么对付“投降派”的

    诸葛亮借着最后一个来挑战他的程德枢的对话,说出了他对知识分子这个群体的认识,这是整个舌战群儒的中心,也阐明了诸葛亮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做到两点:坚守崇高的信念,同时脚踏实地。诸葛亮把知识分子分成了“君子之儒”与“小人之儒”。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而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做君子之儒,不要做小人之儒。这是诸葛亮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他用一生实践了这个信念;这也是他对所有知识分子提出的要求,穿越千年,直到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陈寅恪抹黑曹操为哪般?

    陈寅恪抹黑曹操为哪般?

    我们回溯历史,看一下被陈寅恪努力标榜道德的士大夫们在当时能不能用呢?当然不能!在东汉尚未崩溃的时候,陈寅恪口中的“士大夫”们/世家大族/豪族们的庄园经济就在蚕食东汉王朝的经济基础,兼并土地,隐匿人口,截留赋税。而这个王朝对外战争,对内的支出,包括给这些士大夫们发俸禄,无不从愈来愈少的自耕小农身上加重剥削,最后形成王朝崩溃的一个要因;东汉崩溃之后,它们又勾帮结伙形成一个个的军阀集团,制造军阀混战,“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要紧原因之一就是它们造成的。这些人上位掌权的“典范”时代就是“以孝治国”的西晋,什么下场?

  • 曹操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曹操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终曹操一生,孙刘联盟都是他挥之不去的阴影。当听说孙权派人表奏刘备为荆州牧时,曹操甚至吓得连写字的毛笔都掉到了地上。此后孙刘两家虽然争执不断,但孙权这边有鲁肃,刘备这边有诸葛亮,都极力维持孙刘联盟,使得曹操始终没有机会吞并江南,这才有了三足鼎立之势。

  • 毛泽东为曹操翻案的历史细节

    毛泽东为曹操翻案的历史细节

    一九五九年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一场关于曹操评价的大讨论,那年的一月二十五日《光明日报》的副刊《文学遗产》发表郭沫若《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公开提出为曹操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