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共为您搜索到5篇文章
  • 张文木:要像毛泽东那样为未来中国早做人才布局

    张文木:要像毛泽东那样为未来中国早做人才布局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是历史上少有的幸运的一代,我们有幸见证了两个超级大国的陨落:前有苏联解体,后有美国衰落;我们还见证了中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在对手们的唱衰中迄今还保持着强劲发展的势头。我们赢在哪里呢?我们赢在人才,尤其是战略性人才。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胜利发展,应该从毛泽东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思想及其实践那里找源头。如果当时没有毛泽东为今天所作的深谋远虑的人才布局,尤其是治国理政人才的培养和布局,那我们可能也会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重复苏联的后辙。

  • 张文木:从梁家河里的大学问看新中国教育伟大成就

    张文木:从梁家河里的大学问看新中国教育伟大成就

    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形成与我们党的经历有关,其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其最重要的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实际结合。他讲教育要革命,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就是告诉知识分子不要脱离实际,要到人民当中去,和工农相结合,了解中国社会实际。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都要这样做。他重视在实践中培养青年学生的经验,尤其是政治经验,为未来中国做人才布局。回头看我们赢在哪里?赢在人才,尤其是战略性人才。如果没有当年毛泽东深谋远虑的人才尤其是治国理政人才的培养和布局,我们可能也会重蹈苏联的覆辙。苏联的垮台,很重要的一条是政治人才短缺,国家治理能力跟不上。

  • 韩东屏:论梁家河的大学问

    韩东屏:论梁家河的大学问

    面对中国年青一代的情况,中国政府有必要再来一场上山下乡运动。组织高中毕业生,大学生到农村去参加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弄明白粮食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知道一点农业知识。非常有必要。必须是强制性的,没有选择的。任何一个高中毕业的公民,都必须参加两年有组织的农业生产劳动。就像有些国家有强制服兵役的制度那样。中国应该有一个强制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的制度。

  • 从梁家河看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梁家河看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对青年干部的锻炼和培养。全国各级党组织选派一批批青年干部到基层一线担任“第一书记”,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农业创业就业、到边远地区支教,都是党中央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关于知青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具体体现。虽然,今天的上山下乡与当年我们的上山下乡形式不一样,内容不一样。党坚持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方向是不变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上山下乡,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锻炼和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的。

  •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全文)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全文)

    近平那段时间“痴迷”在阅读和学习之中。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当时,我并不觉得什么,现在想起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同龄人都跑出去玩耍,他还能饿着肚子坐得住,能踏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这确实需要一定的定力,需要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