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魏巍笔下《谁是最可爱的人》里的“活烈士”
像李玉安和井玉琢一样,默默奉献、毫不居功的“最可爱的人”不是个别现象,甚至就在身边。2018年,隐姓埋名64载的95岁战斗英雄张富清,在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被发现,解放战争时期他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两次获“战斗英雄”的称号。这一年,93岁的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在四川省离世。生前,他曾隐姓埋名在岳池县的一个小村庄,过着贫苦的农耕生活,直到数十年后他的事迹才重新浮出水面。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赵瑞政说,即便时至今日,这些“最可爱的人”仍然闪耀着光芒,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实干精神,是新时代奋进的重要动力,中华民族永远需要“最可爱的人”。“李玉安”“井玉琢”,不再是简单的人和名字。他们都走了,却把永恒的精神留给了时代,留在了他们为之奋斗的大地上,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魏巍和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毛泽东读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朱德看了这篇文章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后来,周恩来在1953年召开的全国第二次文代会上作报告说:“我们就是要写工农兵中的优秀人物,写他们中间的理想人物。魏巍同志所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类典型的歌颂。它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我们就是要刻画这些典型人物来推动社会前进……”讲到这里,他竟推开了讲稿,对着话筒大声说:“在座的谁是魏巍同志,今天来了没有?请站起来,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这时,全场都望着从座位上站起来的魏巍,热烈鼓掌,周恩来对他说:“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个‘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
是谁要毁我长城?是谁要灭我英雄?
把《谁是最可爱的人》从中学课本中删除,要否定的不仅仅是魏巍和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这些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作品,而是要否定那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是要否定那场打败西方国家集团围剿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战争的重大意义,是要否定在那场战争中涌现出来的革命英雄和他们史诗般的英雄事迹,是要否定代表中国军人灵魂图腾的“上甘岭精神”,是要把中国青少年培养成崇洋媚外、毫无战争意志、毫无英雄血性和军人灵魂的青年病夫,然后在西方侵略集团的围剿打击下垮掉,从而摧毁中国人民的意志,阻止中国崛起,阻止中华民族复兴,其心何其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