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共为您搜索到6篇文章
  • 《邪不压正》中的土改难题再解读

    《邪不压正》中的土改难题再解读

    赵树理的小说《邪不压正》发表后曾引起一场笔战,争议的焦点集中在软英的恋爱故事与土改运动的关系上。本文作者认为,在斗争完地主之后如何重建伦理、在宗法制之后如何组织农村的问题,才是赵树理在《邪不压正》中思考的重心。因此,虽然小说意在写出土改运动的经验教训,但赵树理紧紧抓住的线索却是软英的恋爱问题。在恋爱这一家庭问题中,集中体现了新伦理的可能性。这与减租减息到土改运动中的“反封建”逻辑密切相关。

  • 《邪不压正》|美国爸爸之死

    《邪不压正》|美国爸爸之死

    美国爸爸亨德勒为什么要死呢?现在比较清楚了。因为他在中国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存在,他不会帮助李天然报仇,他只希望李天然乖乖地做他的儿子。而如果这样,李天然就不可能真正成熟起来,独立地走自己的路了。美国爸爸死了,他的死是李天然走向成熟的必要环节。只有这样,李天然才能像蓝青峰说的那样,开始为自己也找个儿子,这样后人就不再需要另一个美国爸爸了。但李天然能够保证自己的儿子以及儿子的儿子们也和他一样走向成熟吗?说到底,有个美国爸爸所象征的只是一种失却自我的依附状态。

  • 贸易战正酣,谁在祈求投降?

    贸易战正酣,谁在祈求投降?

    今天的中国,朱潜龙这样的混世聪明人不在少数,他们觉着从国法到家规再到外国主子都能“为我所用”。他们往往手中掌握着不亚于朱潜龙一样的资源,在各自的行当里叱咤风云,不少还是能一呼百应的舆论大V,是在圈子文化中呼风唤雨的大佬。他们怕谁呢?怕的不是外国主子,也不是国法家规,更不是道德约束或者是舆论压力,他们最怕要复仇不要命的李天然。在李天然没来的时候,他们自以为强权在手,自以为聪明盖世、唯我独尊,可以无视国家、肆意妄为,追寻“自由”、贬低法律。可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最终会被李天然逼上绝路的时候,却又搞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声称要让公理和法律来保护自己。被这群朱潜龙们吃掉的中国人,绝不在少数。

  • 邪不压正,做个体面人

    邪不压正,做个体面人

    历史的思考总是循环的,很多情绪也是说着历史,又连着当下。谁不想有个人生导师?可以告诉我们下一步怎么走才对,怎么走才能成功,不用弯路,不用沮丧,前路可知,心想事成。谁不希望有一个搭好的新世界等着我们,或者起码是个能看到希望的新天地?可是哪里有那么圆满的事情,历史上的一代代人又有谁真的享受过这般待遇?他们打仗的时候可也是前路漫漫,迷茫无措,却也拿一条条命铺出了个将来,没有那么多精打细算。如今都不想当这铺路的,只想当那走路的,好像都等着天上掉馅饼吧。换过来说,如果不对当年那些铺路的示以足够的敬意,又还有谁想去当这铺路的呢?

  • 北京是怎么从“一点儿也不重要”到“很重要”的?

    北京是怎么从“一点儿也不重要”到“很重要”的?

    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建都北京,是因为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第一是新中国在成立之前就首先取得了东北和内蒙古,使得这两个地区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威胁,反而变成了重要的屏障,也让北京从战略前沿变成了战略后方。第二个条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立即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取消了外国在北京的驻兵权,并且收回了外国兵营。这使得北京彻底摆脱了外国人的控制。而蒋记民国之所以不建都北京,本质是蒋介石无能,并不是北京不重要。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新中国的伟大,才让北京变得“很重要”。

  • 《邪不压正》点透了蒋介石政府的病根!

    《邪不压正》点透了蒋介石政府的病根!

    北京很重要,但是,蒋记民国、蒋介石限于本身不可克服的短板——只依赖外来帝国主义势力,敌视压制本国人民的买办资产阶级基因,它是绝对与北京无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