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太光共为您搜索到1篇文章
鲁太光 | “复杂”的“浩然文学” ——以《艳阳天》为中心
按语
80年代以后,“十七年文学”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一提到它,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脸谱化、政治化等等。事实上,这种对十七年文学的刻板印象本身就是脸谱化、政治化的。浩然是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之一,这里,鲁太光老师带我们重新审视浩然的名着《艳阳天》。
按语
80年代以后,“十七年文学”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一提到它,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脸谱化、政治化等等。事实上,这种对十七年文学的刻板印象本身就是脸谱化、政治化的。浩然是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之一,这里,鲁太光老师带我们重新审视浩然的名着《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