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是否经得起网络问政?(一)

我在这次甘肃兰州官方处理舆情的过程中,闻到了非常熟悉的味道:维稳的味道。为了维稳,不惜动用警方介入一个高校食堂的食品质量问题,也是敏感过度。在维稳思路之下,维稳被一些人裹挟,维稳被一些人曲解,维稳被敏感化,是很不好的事情,具体如何处理,方案我可以给出,但是在给出之前,我想先问问这四家官博:甘肃兰州是否经得起网络问政?

摆事实,讲道理。

与这包子无关,与这大学生也无关。

第一问,问问@甘肃省教育厅:

目前,有网友多次反馈,甘肃境内,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假期参加清真寺组织的假期培训班,一方面进行课程辅导,而另外一方面则是进行宗教教育,这种情况是否属实?具体如图:

甘肃兰州是否经得起网络问政?(一)

根据贵厅与2016年5月6日发布的信息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6条、《宗教事务条例》第3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8条规定,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即:不得利用宗教妨碍公民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不得利用宗教妨碍义务教育的实施;不得利用宗教妨碍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除经政府批准设立的宗教院校外,在各级各类学校中:(l)不得进行宗教活动;(2)不得开设宗教课或向学生传播宗教,不得组织学生到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干扰、阻挠学校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教育;(3)不得强迫、诱使学生信仰宗教,更不得在学校内从事任何发展教徒、成立宗教团体和组织的活动;(4)中等和中等以下学校的教材不得有宣传宗教思想的内容;(5)学生不得参加非法的宗教组织和宗教聚会活动;(6)教师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在教学中进行宗教宣传和带领学生参加宗教活动,严禁外籍教师在学校从事传播宗教的活动。

那么,这种利用假期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传教的行为,你们是否了解情况?目前是否还有这种情况存在?你们是否对于学生假期生活做出了相关工作的引导和部署?是否做了相应调研?现在假期快到了,甘肃是否还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会在假期进入宗教场所进行宗教学习?对于这些问题,希望贵厅能给予答复,相信这也是广大网友最关心的问题。

第二问,问@兰州发布

@中穆网 官方微博曾经多次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问题。包括我在内的网友们反馈多次,具体情况如下:

甘肃兰州是否经得起网络问政?(一)

甘肃兰州是否经得起网络问政?(一)

甘肃兰州是否经得起网络问政?(一)

甘肃兰州是否经得起网络问政?(一)

对于@中穆网 存在的问题,网友们多次反馈。根据属地化管理原则,中穆网登记备案号如下,也就是说,中穆网归兰州属地化管理。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请问@兰州发布  对于中穆网这样经营宗教内容的商业网站,兰州当地是如何进行管理的?目前管理的成效如何?为何中穆网多次用官博直接挑衅不信教群众与信教群众矛盾、多次传播极端宗教思想而不被处理?这个商业网站接下来会是怎样的运营方向?兰州发布是否可以给网友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第三问,问@兰州公安

请问兰州公安,对于在互联网上传播极端思想的人,你们如何处理?对于破坏民族团结的人,你们如何处理?具体的事情,就是上面说的中穆网的事情,你们是否对中穆网的从业者有过关注?另,微博上还有一位名字内含有“渗渗泉”三个字的微博账号,同样涉嫌这类事件,你们是否有关注到?是否有过处理?你们怎样看待利用互联网破坏民族团结、传播极端思想的行为?

第四问,问@兰州财经大学

请问贵校在处理学生食堂食品安全问题时,除去自查,是否考虑过请食药部门来进行检验检测检查?是否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从业资质进行过检查?你们在自查过程中,是否对涉及的食品进行过相关的检验检测?是否可以出具相应的检验检测报告?从业者自诉自查作为检查结果是否可以服众?贵校是如何加强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方面工作的?

这两天,“酵母发霉”的事情让@兰州财经大学 进入了公众的视线。而对于此事的处理,相继让@甘肃省教育厅 @兰州发布 @兰州公安 进入了公众的视线。具体的事情在处理之前我看见了,但并未转发介入,只是围观。而真正开始介入,是从昨天,在互联网大会结束之后。而吸引我的,并不是酵母到底有没有发霉,而是甘肃兰州方面在处理舆情时的行为。

事实上,这件事情并不复杂。只是一个学生询问了自己学校民族餐厅的包子是否发霉了,而后引起网络围观。实际上,网络围观的因素并不是因为几个包子,而是长期以来,网友们对于甘肃兰州在民族宗教领域的工作提出过诸多问题,而从未得到过正式的答复,包子只是又一次引发了网络围观行为——@兰州财经大学 属于替甘肃省躺枪了,不过,这个枪躺的并不冤枉。食品卫生的问题,可以在没有检验检测报告的情况下,没有涉事图片的情况下,没有出具任何报告的情况下,公开用官博回复,你们也是单纯可爱。

我在这次甘肃兰州官方处理舆情的过程中,闻到了非常熟悉的味道:维稳的味道。

为了维稳,不惜动用警方介入一个高校食堂的食品质量问题,也是敏感过度。高校食堂那点儿事儿,上过大学的又有多少人心里不清楚呢?本来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却要当做大事来处理,只能说:这食堂的老板分量比这学生要重要的多,现实中的某些势力给当地领导的压力比网友们给当地领导们的压力要大得多,既然你们害怕有人破坏稳定,不如问问自己怕不怕网友们的认真?在维稳思路之下,维稳被一些人裹挟,维稳被一些人曲解,维稳被敏感化,是很不好的事情,具体如何处理,方案我可以给出,但是在给出之前,我想先问问这四家官博:甘肃兰州是否经得起网络问政?习总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酵母发霉的事儿让你们处理成这样,让你们对一个读书种子下手,你们也是能耐大。如果一个大学生,在自己的国家,连一个酵母是否发霉了都不能问,都不能说,如果网友们在这个世俗国家里,连一个清真食堂的卫生问题都不能关注,那这是有问题的,也是不正常的。

接下来,给四家官博给出处理建议:

1、@兰州财经大学 主动封存涉事食堂,主动邀请对于食品安全有着明确法律职责管辖权的兰州市食药局对于涉事学生食堂进行依法检查,由兰州市食药局向社会各界公布检查结果。

2、建议@兰州财经大学 和@甘肃省教育厅 加强依法治国、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尤其是学习习总在宗教工作座谈会以及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三严三实等重要理论的学习。

3、建议@兰州发布 、@兰州公安 回应关于@中穆网 错误言论的处理结果。

4、向涉事学生和关注此事的社会公众道歉。

就先这样吧,这只是第一篇。

【崔紫剑,察网专栏作家】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兰州 甘肃 网络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expose/201611/3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