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某人既然是千古完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反对他?
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
——常凯申·《述志》
总是有人说,蒋公之所以败走台湾,并不是因为他不行,而是因为西安事变,总是有人说,如果没有西安事变,国内早就分出胜负了。
似乎好像是这个样子,因为在他们口中,正是因为西安事变才让红军绝处逢生,最终夺取了整个中国大陆。
所以张学良被这些人骂得狗血淋头。
但难道这样的事情只有一个西安事变吗?
历史上的今天,1933年11月20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建福州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
福建事变
十九路军主导的福建事变很多人都知道,毕竟教科书上也浓墨重彩的写了这一笔,为什么写下来?道理很简单,因为福建事变发生之时,正是蒋介石第五次反围剿如火如荼之时,如果那个时候红军的领导者依旧还是善于抓住机会的李德胜,那第五次反围剿还会失败吗?
那估计福建事变就要取代如今西安事变的地位了吧。
如果这样的情况真的发生在历史之中,那真的很好玩。
事实上,除了福建事变与西安事变,当时的反蒋事变绝不止这么两起,事实上,还有一起更加严重的“两广事变”——1936年6月至9月,广西的新桂系军阀和广东的陈济棠合作对抗蒋介石,几乎酿起中国的全面内战。
两广事变领导者
这样的事情越多,就越能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西安事变从本质上来说只是历史上诸多反蒋事件中最平常的一起——即便其发生的时机和涉及的方面都有特色元素,但这其实并不能改变西安事变实际上是普通历史事件的现实。
总是有人说,西安事变之后,红军利用抗日战争保存实力积极做大,实行“游而不击”的政策,这样才能在解放战争中打败蒋介石——人家蒋公的实力都在抗日战争中打光了,自然顶不住。
但事实上能这么说吗?游而不击?呵呵,难道八路军和新四军手里那几十万把三八大盖难道是充话费送的?难道敌后的抗日根据地都是日本鬼子善心大发给咱留的?必须承认,八路军手中的枪确实有的是日本人送的——比如说冈村宁次的大侄子被八路抓了,冈村宁次为了救自己的大侄子不惜放出五十多名“土八路”并慷慨赠与大批弹药,可见冈村宁次的“菩萨心肠”。
但显然,在华北那片,永远是八路多大侄子少,所以那一片的抗战力量面临的压力非常大,而能在这种压力下生存下去的也就只有扎根于民的八路军,国民党不也是图在敌后进行抗战吗?结果呢?就连军统在上海的敌后行动都被瓦解了。
其实,只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军队才能真正算是强大的军队,有些人总是盯着八路军的敌后根据地却不肯去研究一下蒋介石拿了美国人多少美元的援助和苏联人的军事产品——事实是,经历了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之后,蒋介石的中央军反而扩充到了五百多万,甚至还有了半美式装备的所谓五大主力。
其实,遍观整个二战,胜利一方兵力越打越多其实是常态,即便是德军和日军,在战争的最后关头依旧在努力扩军,您要是越打兵力越少,那只能说明你的无能而已。
新一军难道不是蒋军主力?说好的主力都打光了呢?
但有意思的是,即便是美国人,最后也不愿意继续帮助蒋介石了,这就是历史课本上常说的“蒋桂分裂,美援断绝”。
现在总是有人说,蒋公那是“千古完人”,可问题是,为啥千古完人却总是被得罪?
据说当年在重庆谈判的时候,李德胜曾经说过“常凯申你的大锅饭不给我们吃,我们只能另起炉灶。”
但事实就是,常凯神的大锅饭不但你李德胜吃不到,就连国民党内的人都吃不到,一大批将官竟然在衣食无着、走头无路之下不得已前往中山陵进行“哭陵”——600余名将官随后按照期别、年岁依次排列,在宣读完祭文后,全体静默三分钟,随后鱼贯进入灵堂瞻仰先总理。有一位因无钱治病而去世的将领家属在陪祭时失声痛哭起来。这一行为刺痛了那些被迫退役的将军们,他们为了“党国”出生入死,到头来却落得这么一个悲惨境地,实在不公。于是,一场庄严肃穆的祭奠活动,转变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哭陵!
你们能想象国民党军官不去找蒋介石办事反而找孙中山先生一诉衷肠的情况吗?
事实上,蒋介石众叛亲离其实不难想象,就在九一八爆发的那一年,蒋介石送给自己老婆的“美龄宫”正式开建,此美龄宫的修建花费颇大却从未动摇蒋介石修建到底的决心,而那正是中国从局部抗战向全国抗战发展的关键时间点——直到今天,不明事理的人还不知道美龄宫的建设是建立在抗日军民的血泪之上,而演员袁立更是给称这为“蒋公的浪漫”!
这样的猪队友,呵呵
难道前线抗日将士奋勇抗敌就是为了让蒋介石在后方修建“美龄宫”秀恩爱吗?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此话诚不欺我。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四方志士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反蒋事变,那还奇怪吗?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蒋公所写的日记
明天你是否会惦记,转进到台湾的你
大陆的人已记不起,歼敌超两亿的你
我也是偶然听人讲,黄金了十年的你
谁记得多愁善感的你,空了一格的霸气
谁把历史真相遮去,地图开疆的功绩
你以前总是很小心,用美援去炒地皮
你也在偶然中提起,对她也誓死不渝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记日记一如往昔
不把你重新娶回门里,我不回故土安息
谁记得慷慨好施的你,运输援共的传奇
谁又胡编你写的信,谁把它发微博里】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history/201711/39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