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的突围之战——夜袭王家潭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厦门警备区水兵大队部内挂着一面奖旗,上面写着“坚决无畏”,看似普通的四个字,隐含着部队在解放战争中的一段光辉战历。
一、敌进我进
1946年下半年,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在参加苏中战役之后,为掩护主力北撤,在通榆线上展开了艰苦的保卫战。1947年初,纵队奉命返回苏中敌后,坚持斗争,并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兼苏中军区,下辖第31旅和纵队特务团。
华中我军主力北撤后,国民党军集中了六个整编师,像潮水般涌入苏中,控制了全部城镇和交通要道,基本形成了面的占领,并不断“清剿”,大有乌云压顶之势。1947年7月上旬,国民党军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下令调集八个团的兵力,在整49师师长王铁汉的指挥下,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企图一举歼灭中共苏中区党委机关及华野第11纵队主力,占领以大桥为中心的滨海根据地。
中共苏中区党委和军区领导陈丕显、管文蔚、吉洛(姬鹏飞)等研究决定,采取“敌进我进”的打法,抢在敌人发动进攻之前,由纵队副司令员胡炳云率第31旅,出其不意深入南通地区,老虎头上拍苍蝇,攻打靠近南通的三余镇,把北上扫荡的敌人拖回去。另外,纵队还派孔诚率95团直插泰兴以东的黄桥地区,与1分区河南的地方武装会合,开展游击活动,扰乱敌人的后方基地。
1947年7月1日,胡炳云率第31旅轻装隐蔽南下,经过4个夜晚的强行军,穿过敌人层层封锁线,行程150余公里,于7月5日进入如东县的兵房、南坎和大同镇一线隐蔽集结,准备进攻三余镇。
三余镇守敌为一个保安中队、一个实业中队和“还乡团”共300余人,在镇西南大河西侧构筑了两道独立的土圩和17个碉堡,准备依靠坚固的核心工事“固守”,由南通县“模范”区长汤景宗指挥防卫。
7月7日午夜,担任主攻的第31旅第93团第2营进入阵地,做好了一切准备。7月8日4时,第4连冒着疾风骤雨从东面发起攻击,首先打开了突破口,歼敌一部。驻守镇西南独立土圩之敌,凭借有利地形和工事进行顽抗,第2营连续冲击三次均未得手,伤亡较大。93团团长吴森亚下令用八二迫击炮平射进行支援,接连摧毁了土圩靠近公路一侧的几个碉堡。10时,第6连突击队逼近西南大河西侧土圩。该连党支部书记沙坦乘敌火力中断的间隙,猛扑到高踞河面的大桥上打开木栅门,突击队随即冲上大桥,同守敌展开激烈的争夺战。至15时,敌土圩内的大碉堡被完全摧毁,东路突击分队越过开阔地,将残敌歼灭。敌区长汤景宗也被当场击毙。此次战斗,共缴获轻机枪10余挺,掷弹筒2具,长短枪200余支,俘敌保安大队付大队长以下200余人。
二、陷入重围
国民党军整49师师长王铁汉率第105旅、第102旅、第26旅共八个团,于7月8日攻入大桥镇地区,却发觉扑了个空,才知道华野11纵已经南下。李默庵接获三余镇失守的告急电报后,急令王铁汉率第105旅旅部和第314团、第315团,第102旅旅部和第306团,于7月12日星夜赶至李栟线和掘(港)马(塘)线;又令第79旅第235团和第237团一个营,抢先堵住角斜场东北10多公里的老坍港(牡丹头)和栟茶东10多公里的小洋口,又以一个加强营坚守丰利镇东北15公里的位于范公堤边的王家潭,企图堵死华野11纵第31旅北返的道路,将其压迫至北临大海、南濒长江的启东、海门三角地带,加以围歼。当时第31旅所在的如东、南通地区,境内河渠纵横、道路狭窄,对大部队行动极为不利,正在这时,接到纵队转发的陈毅、粟裕首长电令,要胡炳云副司令员率部火速北返,以免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
根据陈、粟首长的电令,胡炳云与第31旅旅长段焕竞、政委刘毓标研究决定,第31旅直奔北坎附近的长沙(位于掘港镇东北15公里),尔后沿范公堤外的海滩隐蔽北上,摆脱敌人的堵截,返回两台基地。
部队冒着酷暑,急行军近40公里,于7月13日傍晚到达长沙,进行了轻装,将50余名伤病员和一部分重武器、粮食、背包等,装上了5艘海船,由旅卫生部派医护人员随船北上至东台附近之渔港,以减轻全旅人员的负荷。
这一突围行动极其大胆,也非常危险。因为从长沙向北5公里就是黄海海边,由此向西6公里是王家潭。该地有一海汊口,地势险要,像一个依托范公堤遏制海滩的巨龙口,堤南就是王家潭,有国民党军一个加强营把守,堤东北是一望无际的海滩。第31旅全部人马要沿范公堤外海滩西进,必须经过敌人控制的王家潭。难题是大部队行动,即使再隐蔽也有被敌人发觉的可能;而一旦被敌人发觉,侧敌行军的队伍背临大海,毫无还手之力,势将受到重大的打击,甚至被敌人全部消灭在海滩上。
掩护大部队行动的任务就落在了第91团第3营头上。
三、有去无回的任务
7月13日,晴空万里,太阳晒得地面滚烫。第91团第3营经过急行军来到长沙,人人大汗淋漓、全身湿透。连日作战行军,干部战士都疲劳极了,只要前面一停下,就会躺到在路边呼呼睡去。当晚,部队将行李背包集中后交司务长等押运上船后,就抓紧时间躺在沙滩边大睡起来。3营营长杨清也正准备躺下睡一觉休息一下,突然团部来的一名参谋找到他,要他立即去团部受领任务。杨清骑上马,飞驰到团指挥所,只见第91团团长周建平、政委朱群等正坐在堤外的沙滩上,打着手电围着地图在指指点点。杨清叫了一声:“团长,我来了!”周建平让杨清蹲下来,指着地图说道:“敌人真的把我们堵住了。旅首长决定,全旅都从范公堤外海滩上向西北突围。部队能否安全突出去,要靠你们3营去迷惑敌人,把敌人的火力吸引住,不让敌人发觉我主力从海滩突围的行动。待全旅通过后,你们能跟上大部队就跟上;假如被敌人咬住离不开,跟不上部队,你们就坚持到拂晓前向南撤,回到通海地区打游击,找机会再北上返回东台三仓地区。这次行动,关系到全旅万把人的安危和整个苏中的形势,你们一定要完成好。”杨清立即回答:“坚决完成任务!只是,万一跟不上部队,返回九分区打游击,步兵连好办,但我营的机炮连行动不便,是不是让团里带走?”周建平一听就把脸虎起来了:“你们全营我都准备不要了,哪里还顾得上一个机炮连!”团长这句话一说,杨清立刻明白了形势的严峻和任务的艰巨,马上向团长保证:“那好,请团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朱群政委也接上来说:“这次是对你们3营的考验。考虑到你们可能要到九分区分散打游击,团党委决定由李干参谋长、赵伯英副政委随你营一起行动。”
回到营部,几个营干简要研究之后,立刻招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首先向大家传达团下达的命令,然后把研究的方案向大家宣布:由杨清率7连沿范公堤前进,与敌人接触后,部队即冲上去抢夺敌一线阵地;9连迅速在堤内展开;7连和9连各配重机枪2挺;八二迫击炮在9连战斗队形之后占领发射阵地;8连为营预备队,在大堤外侧隐蔽待命。接敌后大家要以积极的战斗动作,猛烈的火力,作出向敌人进攻的姿态;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敌人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住,使敌人误以为这就是突围的先头部队。目前情况紧急,只有牺牲少数,才能保全多数。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坚决完成任务!”
四、血战王家潭
范公堤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全长582公里,北起阜宁的射阳河口,南抵启东。堤高五米,上宽三米,底宽十米左右,堤身全是黏土打成,十分坚固。沿范公堤向西北走,第一道关口就是王家潭。2营部队在夜色茫茫中沿范公堤前进,不久海边刮起了大风,开始下雨了。枪上上好刺刀的战士静悄悄地行进着,走在最前面的是第7连第1排。不久,向导告诉大家,前面已经快到王家潭了。战士请向导到后面去,以免战斗时被射伤,大家更加小心地向前搜索前进。突然,尖兵班传来消息,大堤上发现凸起的黑影,可能是敌人在堤上新修的工事。
2班长、战斗英雄孙建国做了个手势,首先猛扑上去,全班紧紧跟上。敌哨兵刚问了一句:“谁?”这边就喝令:“不准动!动就打死你!”敌哨兵端起枪想要射击,被孙建国冲锋枪扫到。其他战士一冲而上,用刺刀直接就捅上了敌人的胸膛。不到一分钟,就有十几名蒋军士兵横尸在大堤上。没有被打死或捅倒的敌人,连滚带爬地逃向王家潭。
7连以一个排和一挺重机枪在大堤上向北警戒,其余部队向大堤内王家潭方向发展进攻,9连也迅速在王家潭敌防御正面拉开了进攻的态势。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全营各种火器一起开火,轻重机枪射出的曳光弹,像一串串火龙似的喷向敌方。顿时,枪声打破了海边的沉寂,压住了堤外的海潮声。
王家潭守军从睡梦中惊醒,匆忙组织抵抗。7连1排接近敌工事时,一齐丢出手榴弹,顺势占领了敌人一个排阵地。杨清随即指令7连占据该阵地,防止敌人反扑。
不久之后,敌军开始组织各种火力压制7连刚占领的阵地,然后一大群敌人由田野慢慢爬了过来。就在敌人跃起向7连阵地冲击时,指战员立刻投出手榴弹,随即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向敌人。战士陆文高孤身冲入敌群,以一当十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刺倒了五个敌人,他自己左手、小腹、大腿也被敌人刺中,但仍高喊“拼呀!”直到敌人被打退,才倒了下去,英勇牺牲。蒋军组织的第二次反冲击在7连的火力打击下,也迅速崩溃了,付出了几十人的代价,仍未能夺回已失的阵地,只好退回王家潭阵地防御,不敢反冲击了。
五、跟上主力顺利突围
夜袭王家潭,3营以很小的代价(牺牲11人,负伤15人),坚持了三个多小时,迷惑了敌人,吸引了敌人的火力,完成了旅、团首长赋予的掩护全旅突围的任务。后来听国民党军俘虏兵说:“那天夜里吓死我们了,你们来的真猛,一上来就拼刺刀,我们死伤八十多人,不少是被刺刀捅死的。当时当官的都以为你们要从王家潭打开缺口,向北突围。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发觉你们从海边沙滩上已经突围出去了,这时我们才敢把被你们打死的人的尸体拖回去。”
当第31旅通过王家潭约半小时后,已经是14日凌晨两点了。杨清与团参谋长、副主任及政教李希真商量,此时离天亮还有三个小时,估计敌人天亮前不敢出来,可以将部队撤出来,立即去追赶大部队,完全可能冲出包围圈。于是,全营立即出发,从海滩向西北追赶大部队。天刚蒙蒙亮时,3营正准备登上范公堤时,忽然发现堤上隐隐约约有部队与他们平行同向运动,大家顿时心情紧张起来,难道是被追击的敌人赶上了?偏偏这时部队的枪支因过海滩、海汊沾上了泥沙,大部分都无法射击了。杨清立即下令所有人员枪上刺刀、拿手榴弹,迅速向大堤冲去,准备肉搏。否则天一亮,被敌人占住大堤,就非常危险了。同时,杨清让司号员吹号向对方联络。结果,堤上部队的号兵回应,他们是93团后卫营。3营这下才放心登上大堤,跟着兄弟部队后面继续前进,日出时分终于追上了团部。
14日,第31旅用同样的战法,以第92团第3营攻占了牡丹头,牵制住敌人,掩护主力从小洋口海滩突围而出。在一位老渔民的指引下,顺利渡过三道大海汊,回到了根据地。王家潭之战,被苏中军区首长评价为:“苏中自卫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也是这支部队荣誉锦旗的由来。
【严可复,察网专栏作家】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history/201812/45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