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金融腐败是背叛之源

许多背叛国家利益、背叛人们利益的人都是出于害怕。害怕什么?害怕腐败所得被发现,害怕腐败收入被没收,更害怕因腐败坐牢。因此,他们不可能再为国家、为人民效力。相反,他们恨不得共产党倒台,而保住腐败成果。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在政界,我认为,商界、金融界恐怕更为严重。

许多背叛国家利益、背叛人们利益的人都是出于害怕。害怕什么?害怕腐败所得被发现,害怕腐败收入被没收,更害怕因腐败坐牢。因此,他们不可能再为国家、为人民效力。相反,他们恨不得共产党倒台,而保住腐败成果。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在政界,我认为,商界、金融界恐怕更为严重。

最近的一轮股市动荡暴露了多少问题?在我看来,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中国金融前沿防线几乎不存在。相当多的金融机构领军人物心目中只有自身的利益,而没有国家利益、更没有人民利益。不是吗?金融机构降薪,降了多少?从今天媒体给出的一览表看,从2013年到现在,降幅不到5%,如此降幅居然引起离职潮。至于吗?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的金融前线阵地何等脆弱。估计对手方只要出点高价,这些所谓的人才必将变成我方的对手。更严重的是,这里边有没共产党员?这些不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只忠诚于自己钱包的人,他们能忠诚于党?想想就不寒而栗。

不错,我们看到了希望。因为,随着股市事件调查的不断深入,金融前沿阵地上的蛀虫正在被挖出来,正在被清理,现在已经触及证监会主席助理一级。这不是好事吗?当然是,因为只有清除掉这些蛀虫,中国的金融防线才会更加坚固,中国的金融机体将更加健康。

我不是阴谋论者,但我是坚定的利益论者。同时,我坚持认为,无谋无利,趋利必谋。尤其在为国家利、为人民利的问题上,更需要大智大谋。中国已经开放了,已经变成了国际上的一个毋庸置疑的利益集团,而面对“零和”的金融游戏,中国无谋则败,无谋则亏,而且无论是败是亏,最终都是人民之败、百姓之亏,这不是常识性的问题吗?但是,我们有些人居然不懂这样的常识。有个大媒体,当年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而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但今天,它们面对严重的金融攻击却找不到“敌人是谁”?这是何等令人震惊的事情。

军事战场上,孰敌孰友泾渭分明、一目了然,而经济和金融战场上,孰敌孰友模糊一片,这当然是常态。但是,那就不知道“无形的敌人”是谁了?尤其在中央政府已经旗帜鲜明之时,还问敌人在哪?这是无知?还是对立?

去看看人类的历史,有形的军事战争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领土?当然不是,占领领土的目的是为了利益掠夺;而金融战争的目标是什么?同时是利益掠夺嘛。为什么我们有些人就是不承认:经济、金融争夺往往比军事掠夺更具残酷性?实际上,当代的战争与历史上的战争别无二致,仅仅是形态转换而已。在经济格局全球化、经济体制市场化、经济管理自由化、经济机制私有化、经济形态证券化的背景下,经济争夺过程中的弱肉强食就是“硬道理”。弱国稍有不慎就会变成被劫持的对象,而金融帝国正是依靠全球的财富再分配以攫取自身利益的。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少不了军事威胁。当有的国家已经把针对中国的军事基地摆在你家门口、而且开来航空母舰频频挑衅的时候,我们经济领域的一些人居然视而不见,居然还要问“敌人是谁”?难道它们不是为了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的筹码?这与八国联军侵华时的德行有什么不同?这有什么难以识别的吗?

所以,我们必须大力治理金融腐败。因为,金融腐败已经让我们的许多金融人看不清谁是敌人了。这不是最大的金融风险吗?当然是。正因如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治理金融腐败才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第一要务。

[page]

附文:

中国金融业厚颜无耻

作者:钮文新     来源:钮文新博客

今天两组数据让我看了寒心。第一组数据:中国的债务数据,《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显示,2014年末,中国经济整体(含金融机构)的债务总额为150.03万亿元,从与GDP的比值上看,中国债务率已经从2008年的170%上升至2014年的235.7%,全社会总杠杆率6年间上升65.7个百分点;第二组数据:Wind统计显示,今年6月15日至今,沪深两市共有1310家上市公司获股东增持,增持次数达7194次,累计增持股份98.52亿股,累计市值达1295.66亿元。

为什么看了这两组数据寒心?因为,这两组数据证明着中国金融业的悲哀,预示着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大败笔。不是吗?实体经济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其宏观经济意义是什么?很显然,中国股权类资本市场“负融资”。与之相对,中国债务市场过度扩张,增速可怕。统计显示,2008年之前,我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一直稳定在100%以之内;金融危机后,98%提升到2014年的149.1%,猛增51个百分点,隐含的风险较大。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重大的闪失?我认为,核心问题是中国金融管理者上期忽视股票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重大作用,而把债务市场膨胀当成企业主要融资手段。不是吗?遥想16、17届两次三中全会都提到“大力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的问题,但当时金融主管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就不断地站出来说:发展资本市场应当以发展债券市场为主,而不是股票市场。他们的依据就是美国债券市场规模远远大过股票市场规模,而当时中国股市规模远大于债市规模的结构是错误的,所以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此后,债券市场管制不断放松,债务市场确实因此蓬勃发展。也正是从那时起,中国经济的杠杆率开始不断上升。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政策基本不关注股票市场,而大量投资均依赖债务膨胀推动。2010年之后的问题就更加严重,一轮大力度紧缩货币之后,股市跌跌不休,大量民间公司被逼上高利贷的绝路,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政府投资项目独享越发稀缺的金融资源。股市与内需、与经济增长的快速滑落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如此经济政策,必然使得负债与负债成本双双推高负债率,这就是中国的经济杠杆越去越高的道理所在。

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的股权资本不能远远高于债务?为什么我们非要向美国学习债务扩张?中国的人民币是否具有美元同等地位而支持无度扩张的债务?股市有点泡沫可怕,还是严重的债务泡沫更可怕?

历史证明,上证指数从6124跌至1664,中国并未因此而受到重大挫折,那是因为6124一轮股市泡沫过程中,商业银行一轮改革使得大量资本进入银行领域,而在股市下跌中,一个健康的中国银行业维系实体经济的稳定。但现在呐?股权资本“负融资”,势必进一步加大企业的债务负担。要知道,大股东们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了,他们同样是在用借入资本回购本公司股份?这样的维系长久吗?

正因如此,我为中国金融业感到汗颜。股票市场本来该是我们自己的饭碗,我们不仅没有保护好自己的饭碗,反而有一股势力毫无责任感地摧毁自己的饭碗,然后让我们本该为之服务的主人变成保护我们饭碗的主力,你们情何以堪?当我们的实体经济上市公司股东为维护自身价值而努力的时候,去看看我们那些的券商股,他们是如何表现的?今天有一位股市上的风云人物——民族证券名誉董事长被政法机关带走了。这又是一个“为了自己的一个鸡蛋,不惜摔碎公众一轮篮子鸡蛋”的人吗?太无耻了吧?

说到这儿,我不尽要问:为什么原因导致中国金融业如此毫无道德底线?如此厚颜无耻?我认为,这与中国今年金融改革遵循金融资本主义(金融资本至高无上)行为准则密切相关。金融资本怎样做都是对的,怎样过分社会都必须容忍。其实,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看到了华尔街多少欺骗公众、操纵市场的劣迹?但你又把它如何?金钱为大的社会里,一切不是都可以用钱、接受处罚而“和解”掉吗?哪些受骗者如何赔偿?谁过问?有什么社会正义可言?

前不久,中国不是也有一群“混账学者”高喊:中国也应当建立金融犯罪的“和解机制”?我们真得要学这些?真得要这样改革金融?我反对!坚决反对!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文新 之源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