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的思考
摆事实,讲道理。
今天坐了高铁,感觉非常棒,很快,很稳,于是发了条微博,说是如果高铁可以修到博尔塔拉就更好了,网友们纷纷表示“心疼”,想想也是,天天说高铁好,天天说高铁快,这高铁到底怎样,今天才算是有了切身的体会。坐着高铁,我的思想也与高铁一样飞速运转,于是有以下的一些思考:
一 国内意识形态达成共识是否有一个时间表?
目前国内意识形态共识已有了初步达成的意向,这不是乐观的估计,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尽管在历史虚无主义、自由资产阶级思想、西方(政治意义上的)思想冲击下,各种变化依然存在,但是国内从高层到基层,基本上达成了一致性,这个一致性,就是对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齐的一致性,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致性。简言之,目前在意识形态领域,主流意识中有很多要素是各方均认可的,例如:“国家必须稳定”、“改革进入深水区、啃硬骨头,但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供给侧改革≠国企私有化,国企合理发展做大做强是必须的”、“法治意识和法制建设的合理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保障”等等。简单点儿说,不认可这些基本要素的思想流派,基本上就是可以忽略的、可以边缘化的意识形态。
纵然,截止到目前,资本依然在企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探底,但目前的中国政治正确正在形成过程中——中国的政治正确形成,政治正确的逐渐形成,就意味着意识形态的逐渐趋近,共识也就很容易在这个层面达成。
那达成共识的时间表到底是什么时候?这需要看中国的政治正确形成的时间,如果一定要给个时间段,那么预计应该是在2020年前后,就可以达成。因为达成共识的诉求,不仅仅是我个人希望的,我相信任何希望中国好的人都希望可以迅速的达成共识,因为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否可以实现,就看此时。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内如果依然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浪费时间,时代的发展不会去停下来等任何人,包括我在内——迅速的达成共识是一个历经几十年博弈之后必须要做的事情。不愿意达成共识的人,被历史淘汰也就将成为必然。至于被淘汰的方式,则取决于那些人自己。
二 中国的政治正确是否有效管用?
目前来看,中国政治正确的内涵与世界各国的政治正确有着明确的不同,很显然在中国是有效管用的。中国的政治正确,并非是单纯倒向任何一方或者任何一边的政治正确,而是追求公平、公正的政治正确。例如在民族宗教问题上,各族目前共同的诉求都是要求加强“依法治国”,对于法治的认识既不同于美国按照族裔的撕裂,也不同于德国圣母式的无条件接受,而是明确带着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诉求,逐渐向着“多元一体”发展。尽管争论依然激烈,然而结果已经逐渐清晰——当“依法治国”深入人心时,这一问题就可以得以解决。同样的道理,在各个领域,无论是公共领域还是私人领域,当下的中国人更迫切的希望凡事都从法律角度来解决,都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和尊重。
同样的道理,除去“依法治国”之外,各种各样的政治正确都在逐渐形成。但有一个政治正确是目前无需讨论的政治正确,那就是关于我国政治制度的政治正确——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原因很简单: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模式是可以供我们参考的了。我们硬是凭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复杂国情,走出了一条与世界各国都不相同的路。如果现在还要用静止的思维方式来看中国,那只能是遗憾的说一声抱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目前取得的成果,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社会主义”,更是因为“中国特色”。如果将这种模式要推广到世界各地,那么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推广“社会主义”,而是要将“中国特色”推广出去——但是当在别国落地时,我们不能像美国那样推出所谓的“美国模式”来替别国治理,而是要有符合别国实际国情的模式来进行治理。这样的治理就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再对别国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是要对别国使用适合别国的理论来进行治理——例如“菲律宾特色资本主义”。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以去指导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基础理论、社会制度或许是可以跨越式的发展,然而生产力水平、国家发展水平,却很难在脱离国情时跨越式发展。因此,要符合别国国情,未必需要对别国的政治制度去进行改造,而是要将别国先发展起来,而后再由别国人民自己来决定是否对其政治制度进行发展,是否需要将资本主义升级到社会主义。
全球经济治理和国家发展的需求,表明了目前世界需要中国治理团队帮助世界各国来共同发展。习总的金砖时间正在进行时,本身就是一个信号:这不能简单的用冷战思维看做是由中国主导的阵营,而是要明确的看清楚,在平等互惠共赢的基础上,国际竞争与人类发展是可以有机的、良性展开的,旧的思路和模式即便是我们不去说他们哪里不好,也会逐渐被各国摒弃——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潮水退去了,也就看见了到底是谁没用穿底裤。
而中国模式也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好,都是建立在中国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的,中国意识形态基础,就是中国的政治正确有效管用是实践出来的结论,而不是实践前的论证,所以迅速建立起来中国的政治正确,就迫在眉睫。这一政治正确的建立,最终估计还是需要以一个“决议”来拍板的。邓小平同志当年讲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让我们高速发展了三十多年,目前到了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需要有一个“决议”来统一一下思想了,这次的统一思想,可以真正让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让我们所有人真正享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所有红利,可以让我们至少再辉煌五十到一百年。
三 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决议?
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回答的问题。换个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一下:我们不需要怎样的决议?从目前来看,国家发展到今天,确实是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然而,这些现实问题并不是全国性决策性失误,也没有形成全国性某个领域的跳崖式的滑坡。当然,在一些决策时,因为执行和落实的原因,或多或少会有些问题,但大的方向上并无大错。因此,我们不需要一个检讨式的、清算式的决议。
但是,国内目前各种现实问题确实是存在的,根据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我们理应正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各地因为问题不同,使得方法也必然不同——那解决问题的方法到底是什么?这需要根据我们的国情来看。有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关于党的建设和发展的问题,那么就需要从党组织的角度来考虑;有些问题,是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时层面发生的变形或者慵懒散拖,那就要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考虑;有些问题,是社会层面的问题,例如一些群众自身的问题,那就要从引导、教育群众的角度来考虑;有些问题,是制度和法律的滞后性导致的问题,那么就需要从制度和法律的角度来考虑——总之一句话,我们不需要一个一刀切的、简单粗暴的决议。
同样的道理,解决问题是需要主动作为、主动出击的,那就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本来就是同气连枝通为一体的。在这种情况下,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简单的一放了之,而是要明确一下什么不能做——当明确了什么不能做的时候,大家就会自主的向着可以做的方向去思考和发展。例如不能侵吞国有资产,不能腐败,不能颠覆我党政权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明确的、不难理解的底线——因此,我们不需要一个没有底线模棱两可的决议。
以上这三段话,只是一块儿砖,这块儿砖甩出去了,我期待着更多理论学者可以拿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明确一下我们不需要什么,只有明确了不需要什么,就可以标明方向,就可以做到思想的统一,就可以形成这样的共识,就可以为中央提供一个决议的参考,这样才有形成决议的可能——而决议的形成,也可以为达成共识提供一个推动力。
写在思考最后的话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达成共识的路上,我们不会忘记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不会忘记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同样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现在,人民已经创造了当下的历史,我们也该为人民创造的历史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然后继续坚持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周围,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认认真真的再拼他三十年、五十年,真正放眼全球,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来自中国的智慧。
而实现这些,都需要达成共识——不愿意达成共识的怎么办?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就这样吧。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610/3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