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为何失败
川普意外入主白宫。不能不浮现的大哉问:希拉里为何失败?
选战过程中,希拉里声势如日中天,身边围绕着精明高级政治顾问、民调专家、媒体作手、募款达人,全国菁英资源汇聚于一尊,结果却败给一个outsider,
一个政治门外汉!这不是普通的失败,而可能是一个体系彻底的解体。
一个大家熟悉的,习以为常的体系正在崩裂当中。选后,总统蔡英文紧急召开国安高层会议。目标:稳定股汇市,稳定台美关系。这大概是因为大选民调失准,政治预测落空,于是各大媒体写手名嘴的一致说法是:川普难测,世局动荡,全球不稳定性大增。蔡英文的紧急国安会议,充其量就是针对此一“不稳定性”的制式回应。也就是说,是符合体系要求的体系内回应,这是一时的应付,但无法了事。
川普的意外当选,很大的原因是来自于一个被长期操纵玩弄的体系的反弹。首先是对两大党联合垄断的选制不满,桑德斯(Bernie Sanders)以带有左翼理想的诉求投入初选,也取得一千两百万选民的热切支持,可是,他注定被体系排除,进不了为两大党利益而设计的游戏格局。
美国两大党意见一致,热切投入中东战事,军火商口袋饱满,而国库掏空,人民流血伤财,却看不到胜利。经济危机爆发,引发危机的金融财团立即获得纾困,贪婪败德依然如故,小老百姓反承受其恶果……
体系出了问题,两大党联合垄断的体制、总统制都出了大问题!而这样的问题,蔡英文的国安会议肯定是看不到,或者,根本不愿看到的。
台湾的民主制度设计同样是两大党制,同样是以总统大选做为政治最高决战点。谁选上总统,谁就是政府的核心,是国家的代表,所有权力往一个人集中。我们习惯于把“总统直选”视为民主化进程的重大指标,似乎人民能够直接选出国家元首,比起过去只能选出国会议员和地方首长,其手中的选票就更为“民主”,更为“神圣”!然则,台湾自1996年首度实施总统直选,迄今已20个年头,就整体社会民主内涵的转变而言,究竟是利是弊,恐怕还有待分辨。将权力往一个人集中,究竟是强化还是弱化人民的政治能量,恐怕也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此次美国的总统大选,许多人认为两大党推出的候选人,一是“骗子”,一是“疯子”,选民只能在两者当中择一,最后证明是疯子比骗子更受欢迎。若是从台湾的实证分析来理解,在蔡英文之前,经由直选产生的总统共叁位:李登辉、陈水扁和马英九。李登辉出身国民党,任内对于国民党却先是拆解而后叛离,其杀气腾腾的武士道,对于宋楚瑜、连战、刘泰英等心腹也丝毫不留后路,可谓政治圈“无情”的代表性人物;曾经身陷大牢而后保外就医的陈水扁,其任期则是以无止尽的贪婪告终,已被论定为“无德”之首;至于刚刚卸任的马英九,不必多说,“无能”已是其历史定位。
这就是总统直选的成果:“无情”、“无德”、“无能”的国家元首,成为台湾的历史标记。
蔡英文昨是今非,今是昨非的“发夹弯”将来如何在历史上被定位,还有待时间检验。然则,台湾岂无英才?为何总统直选反而出现上述结果?也许该是我们反省总统选制的时候了!或者,将总统直选视为民主化之极致表现的观念,也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
首先,从过去的实证经验,我们发现,总统直选反而违反了民主的原则。直选让权力往个人集中,集权、威权、滥权的现象反而更容易产生。尤其,当今的选举大量运用媒体包装和文宣美化,更容易凸显私我,煽动选民的认同和情感的投入,彷佛民主就是可以简单地寄托在一个人身上。这种个人化现象,一旦牵涉到利益竞逐,更容易导致道德权威的崩坏,让人民对于体制的信心更加失落。其次,有人认为总统直选促成选民往两大政党集中,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稳定。事实上是,由于宣传的需要,直选反而让候选人的特质做最极端的表现,其形象必须与所属政党既定的、僵化的主张有所区隔,这其实反而弱化了相对稳定的政党政治。川普当选了,但是他性格太过凸出,竞选过程中在共和党内反而饱受掣肘,所谓“民主政治即是政党政治”沦为笑谈。
是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这个以两大党为政治运作主轴,以总统大选做为权力竞逐焦点的体系是到重新思考的时候了。我们所熟悉的民主,是到改弦更张的时候了!
【林深靖,察网专栏作家】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611/32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