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文件痛煽张维迎脸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
在张维迎高呼中国“不需要一切产业政策”之际,近日美国白宫推出的文件却指出,在半导体行业“从来就不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业”,中国产业政策正在对美国经济优势和军事优势造成威胁,为此,美国必须出台相应产业政策扼杀中国芯。
在破坏中国产业政策、削减中国政府能力这一点上,张维迎们和美国有着高度的战略一致。
实际上,拜张维迎们“不需要一切产业政策”和林毅夫们“比较优势”所赐,中国芯直至今日依旧高度依赖进口。目前,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占全球芯片需求量的超50%,中国一年制造11.8亿部手机,3.5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牢牢占据世界第一,每年消耗掉全球54%的芯片,然而,其中国产芯片市场份额不超过10%,也就是说中国“芯”90%以上依赖进口。
鉴于此,中国将大力独立自主发展芯片行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出台, 纲要中要求,政府在五到十年内出资1700亿美元,投资集中在国家龙头企业。
十八大之后,由美国扶植的新自由主义势力在中国遭到阻击。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表露出扭转我国多数产业附庸于美国等外资的强烈意愿。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同科技人员交谈时再次阐述了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的关系,他指出:“我国的经济体量到了现在这个块头,科技创新完全依赖国外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毫不动摇坚持开放战略,但必须在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
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有可能走上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情况,近日,白宫的下设机构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名为《确保美国在半导体行业长期领先地位》(Ensuring Long-Term US Leadership in Semiconductors)。值得关注的是,这份共44页的报告认为,中国产业政策指导下的半导体行业开始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美国国家必须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回击。
白宫报告认为,现阶段,中国的芯片产业仍然落后,以销售额计,中国还没有一家芯片企业跻身全球前20。但该报告认为,在技术创新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有机会通过产业政策,缩小与美国的技术差距,再通过更低的价格取而代之。
报告称,半导体行业从来就不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业,在其发展史上和应用上都有非常重的政府参与成分,所以美国完全有理由对其进行干预。并建议加强与同盟国的协调,控制中国在半导体行业的收购,并限制半导体产品出口中国;通过国家安全审查来“回应”中国半导体收购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
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加强与其它国家的协调,对中国芯片业的收购交易进行更严密的审查,并限制半导体产品出口中国等。此外报告还建议美国政府出台政策,帮助吸引人才、为对创新至关重要的基础研发进行融资以及改革企业税制,并指出上述策略需要政府、行业、学界协作,才能产生最大化的效用。
今日,看了美国专家们发布的这份递交给美国决策层的政策报告之后,再回去听听张维迎们的那些观点,我们耳畔响起的不光是他们曾经振振有词的诡辩,还有啪啪作响的打脸。
作为哈耶克的古典自由主义狂热信徒,张维迎十多年如一日地拼命散布的产业政策论可以概括为以下论点: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谓的“市场失灵”,是市场理论的失灵,不是市场本身的失灵。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将社会资源集中投入到政府选定的目标,这是一种豪赌。创新的不可预见性意味着产业政策一定会出现失误。
白宫这份报告却说,“半导体行业从来就不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业”。这就承认了,美国道路成功的那一面,与“完全市场化”无关,国家、政府对核心产业的规划、干预、投资、保护十分必要。强如今日美国半导体行业,面对落后的、刚刚起步的中国芯,竟然依旧念念不忘被张维迎们痛斥的“产业政策”,挥舞起保护与制裁的大棒,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美国这样的反市场行径,理应被张维迎们痛斥为强盗国家。
张维迎们其实应当首先努力说服美国完全地、彻底地、特别是在核心产业领域落实“新自由主义”政策。
撰写白宫文件的美国智囊们,显然是十分无视、甚至糟践张维迎们的“学术成就”和学术观点。在美国看来,核心产业之间的竞争,应当提升到国家战争的高度来对待,美国完全不能接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赢局面。
回想90年代,林毅夫、张维迎们如日中天,大唱“比较优势”论、“市场决定”论,呼吁中国放弃在诸多高精尖产业方面几十年的积累,推动中国全面转向劳动密集型、环境破坏型、利润在外型行业,并最终导致我国诸多产业全面沦陷、附庸于跨国资本。这一疑似处心积虑破坏我国产业自主化的历史进程中,背后是否也有一只“非市场化”之手、美国之手在进行操纵?
在中国试图回到产业自主化正轨之际,新自由主义势力又在国内掀起一场自导自演的“产业政策”争论,用意何在?
美国白宫这份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围剿令”,可以见出背后的硝烟。
美国预测,2020年制造业竞争力会有所上升的国家,都是高端技术密集型国家。中国研发总支出占GDP比例从2000年的0.9%提高到2015年的2.09%。从绝对数来看,几乎增长了700%。中国已经成为了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研发支出国。
2014年9月,我国工信部成立了首期规模为1200亿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希望在半导体技术上摆脱对西方国家技术的依赖。之后,美国彭博社对此作出评论,它在标题中用了“Big Plan”这样的词汇表述中国芯片政策的野心勃勃,并将内地目前的芯片发展力度同1980年代的韩国和台湾地区作类比。
同样是由于政府支持,韩国诞生了三星电子这样的企业,而台湾地区的半导体制造业至今尚有余热。这两个地方的芯片发展史也列入了上文提到的美国报告中,它们以前曾是美国芯片厂商的主要竞争对手。
然后我们也有必要来看看发布和提交这份报告的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是个什么机构。该机构最早是在1933年由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成立的。成员来自政府高级官员、产业界、教育界、研究院所,以及非政府机构,从政府角度制定符合国家目标的科技发展计划。此次芯片议题的工作组成立于2016年10月,成员包括前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高通董事长Paul Jacobs等。可见,这个机构正是美国的一个很关键的政府“产业规划”机构。
反对政府制定产业规划,怀疑制定规划的必要性,放言说政府对产业发展的一切规划都一定会遭遇失败,坚信市场是万能的,坚信企业家是国家产业最大的救星,坚信所有产业发达的国家都是政府无为而治一切交给市场的国家,试问,张维迎的这套喊声如雷的理论该怎么解释我国如今在产业发展上的胜利呢?又该怎样解释其美爹的恰恰相反的产业政策呢?
事实不仅胜于雄辩,事实亦能辨忠奸,张维迎之流巧舌如簧不遗余力的给中国民众和政策界灌输其歪理邪说,是何目的已不言而喻!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701/33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