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我国已取得了卓越的经济成绩,这是举世共认的,但同时也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改革初期暴露出的这些问题表现在,人们只看到“金钱万能”的作用,而丢掉了纯朴的人性道德。于是乎,吃水忘了挖井人,各种贬低毛泽东思想的论调出来了。从而呈现中国的国民经济上去了,但人们的人性道德却低劣了,中国人的崇高信仰也丢失了。

论“社会主义理论”

 

一、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我国已取得了卓越的经济成绩,这是举世共认的,但同时也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改革初期暴露出的这些问题表现在,人们只看到“金钱万能”的作用,而丢掉了纯朴的人性道德。于是乎,吃水忘了挖井人,各种贬低毛泽东思想的论调出来了。从而呈现中国的国民经济上去了,但人们的人性道德却低劣了,中国人的崇高信仰也丢失了。

随着改革经济成果的成效,国家强大了,但也形成了富人阶层,于是乎,人们产生了疑问,并又开始怀念毛泽东时代。从而将当前经济改革暴露出来的缺陷与过去毛泽东时代的优越性加以对比,这无疑给当今社会稳定增加了负能。

的确,中国经过三十年来的经济改革,形成了新的经济关系,即贫富悬殊越来越大,产生出了富人阶级,这个富人阶层虽不会形成富人执政情况,对共产党政权不会造成威胁,但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信念。人们不禁提出了疑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因此也引出了各种质疑甚至诋毁的言论,这些质疑甚至诋毁的言论使人们原本已困惑的思想现又更迷惑,从心底感到不对但又不知错在哪里,这是由于中国目前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问题并没有完善的结果,它严重干扰了人民对党的信念,这很不利于我国今后的经济建设,这些都是理论滞于实践的结果。

但是,另一方面,通过新中国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教训,对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实践探索条件已然成熟,这时我党如再不将这个理论澄清,不但对我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不利,对社会稳定也很不利。

当然,针对社会出现的这些思想混乱,我党也做了思想理论宣传工作,但这些理论宣传只是限于表面的解释宣传,从根本上并没有解释清楚问题。所以这些表面的解释宣传在实际矛盾中就显得很苍白无力。因此本人在这里就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虽然粗浅,但本人认为,它从根本上找出了原因。

当然,本人也认识到,本文中指出了伟人理论认识中的一些不足,这使人们认为本人踏越了雷池禁区,从而认为是狂妄之谈。其实不然,本人的观点与伟人基本理论并不矛盾,而只是将伟人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理正而已。

但是由于本人对政治经济学只是在四十年前文革期学校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不但学的只是皮毛还早已忘掉不少。但即使如此,因本人已看出形成正确理论的条件已成熟,才在这里提出一些粗浅认识。抛砖引玉,也望能给专业人士起个草稿。

二、再论从落后的封建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需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谈起

1、谈马克思主义理论: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在中国统治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以蒋介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开始统治了中国。但是马列主义思想的传入中国,使中国产生了共产党。两党的性质不同,从而产生出共产党与资产阶级国民党的斗争。由于共产党为了解放全人类的宗旨,从而最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起来了以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即‘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只有在多个经济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革命才会实现。’”(──摘自曹菊梅《科学社会主义》第五讲“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在这里,“共产主义革命”是手段,“将在一切文明国家”是经济基础,“多国”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环境条件”。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论详解就为:当资本主义经济已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失业增多,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斗争最终会夺取政权,(而关于为何许多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没造成激列的阶级斗争反抗而使资本主义国家灭亡,这属马克思主义理论继续发展的问题,这属另外一个理论范畴,这后面谈到。)从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又由于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是按需分配,在世界还存在着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时,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性,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机制就会扼杀共产主义的按需机制,一国共产主义社会就不能呈现,因此只有多国共产主义社会国家联合起来才能抵抗住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残酷的市场竞争,这就是共产主义实现的经济基础条件。因此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

马克思根据国际出现的“空想社会主义”,又根据资本主义社会提高生产力的进步特点,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必须经过资本主义才可以实现的科学理论。只可惜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还处于荫发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还没有被全世界人们认识到,也就使马克思在落后君主封建统治国家的阶级革命也会暴发还不能认识到,马克思也就不能再更全面地提出在落后的君主封建统治国家,也就不能提出:在落后君主封建统治国家,共产党可以先夺取政权再通过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发展到社会主义

2、为何只能为“多国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阶段就是将私有制改变为公有制,这个过程为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即为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阶段中,由于社会主义是从经济已发展到一定先进程度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来的,它已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殷实的经济基础,而只需体制的转变,即转变为社会主义。

那么,为何这时的社会主义不能直接迈进共产主义呢?这一方面是因为虽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可以大大提高生产力,但只是大大提高了人的主动性,而社会财富因科学技术水平有限所创造的社会财富还没达到按需分配的程度,还需在社会主义阶段将科学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国际上还存在着众多资本主义国家,某一社会主义国家要想生存发展,在国际上还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机制,这就决定了这一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还必须表现为资本主义行为。再则,由于实现共产主义需多国社会主义国家联合起来才能抵抗住国际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残酷的市场竞争及政冶经济扼杀。而一国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孤立无援,一旦遇到群体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扼杀,对某一社会主义国就会造成严重破坏,就不能实现共产主义。因此,这时的一国社会主义还需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待到多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达到了顶盛期时,才能共同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所以在这相当一段时期内,即使一国已具备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经济基础,但由于国际条件还不具备时,其还只能为社会主义。

3、列宁误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一国社会主义实现论”的缺陷性与先进性

a、列宁“一国社会主义实现论”的缺陷性: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多国共产主义社会”理论,但列宁则将马克思对实现共产主义的论述误解为对社会主义的论述,从而认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得胜利。”(──摘自曹菊梅《科学社会主义》第五讲“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多国实现论”理解为“社会主义一国实现论”,从而将“社会主义一国实现”的本质实际只是“国家共产党政权的实现”,从而让社会主义革命继续发挥,而认为在落后经济基础国家的经济建设也可通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这样,在落后经济基础的国家,虽然共产党夺取了国家政权,但因没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竞争机制所带来的高效益发展阶段,从而导致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靡眯不振甚至垮掉。

b、列宁“一国社会主义实现论”表现出的先进一面: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实现”的理论只是表明,社会主义革命,即共产党取得国家政权可以在经济不发达的一国或多国实现。试想,没有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实现”这个理论,也就不能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因为人们现在可以看出,资本垄断集团由于利益暴涨,它们也会适当的照顾到被剥削者的一定所得利益提高,为了安定社会,它们也会给贫困者、无业者发放一定的救剂福利,为了环境建设,它们也会将国家建设美化,但无论如何施恩,这都是主子给奴才的残羹剩饭,都是为了垄断阶级获得更大的利益,它们决不会将利益与被剥削者平分。但这种效应却使原来的真正“无产阶级”变成了“小资产阶级”,即阶级发生了变化,这就大大降低了被剥削者的反抗意志。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家机器也得到了相应发展,人民要想夺取政权也更加困难的。

因此,如果没有列宁的“一国社会主义实现论”,而只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只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会实现论”,试想,中国共产党要等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将中国发展到强大的封建地主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要再夺取国家政权岂不会更艰难?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只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会实现论”是不全面的,由上接着所述,根据现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状况,如果在当时要等到落后的国家(即包括原封建君主制社会及还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现在虽然存在着经济落后的国家,但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武器销售,经济落后国家的武器装备已早不是以前经济落后军事装备也相应落后的社会,及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落后国家的封闭格局已发生了变化,落后国家的阶级斗争已演变为多样的复杂性,这需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而具体分析。这也表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现在应用,要结合当前各国内国际形势具体分析。)发展到资本主义发达阶段,一方面由于阶级也相应发生变化,无产阶级已变为小资产阶级,已由原资产阶创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变为大资产阶级对小资产阶级的剥削,阶级的反抗性也就大为减弱。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发达阶段,国家机器也相应现代化。这些都加剧了共产党夺取政权的困难性,共产党要夺取政权只有再探索别的途径。

当然,马克思关于“多国共产主义社会实现论”,从目前阶段看是正确的,但以后究竟与否?还要待到多国共产主义国家的实践检验才能确定。这就是邓小平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先进理论是实践总给的航标。即真理是前面实践的总结,总结予测出的新路还需再经实践检验。

c、列宁“一国社会主义实现论”的缺陷性与马克思“社会主义只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会实现论”的不全面性的正确结合:由上综述可知,列宁的“一国社会主义实现”应为“在落后国家可实现一国共产党政权”,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无产阶级极弱,实现共产党政权是极其不易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只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会实现”应为“在共产党领导的经济落后国家,只有经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才能实现社会主义。”这是世界各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的教训,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经过建国六十多年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果。这也是目前一直困扰着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问题的关健原因所在。

因此本人认为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即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指出了人类社会需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会走上共产主义社会。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了在不发达国家共产党可以事先夺取国家政权。从而使共产党避免了由于在资本主义发达阶段国家政权不易夺权的困难性。而马克思列宁以上各理论存在的不完善,也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不能认识到,这些不足以由中国共产党建国六十多年的实践现在已经找了出来。

4、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各自的缺陷与优越性

a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就会产生人剥削人现象,人与人的关系就处于不平等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就会产生市场竞争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可以将人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这是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不但会出现人剥削人现象,社会的市场竞争机制也是残酷无情的,它也是发生战争的根源。这虽然是资本主义“残酷性”的面,但它对发挥人的主动性,提高社会生产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现象,人与人的关系处于相互平等的关系。但也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性质存在的“仁慈性”,缺乏了经济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也就难以调动人的积极性。

而靠先进理论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有在不考虑自我,而一心为公的少数真正共产党人才能做到,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则是以生存为基本法则,并不断提高生存条件为愿望。因此,只靠先进的理论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不现实的。先进的理论,只是一个指导前进的远大目标方向,而不是脱离现实落后经济基础而采取的“先进理论”措施。

所以先进的理论只能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但并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这是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而有思想就会产生以较小的劳动获得较多成果愿望。虽然这种愿望是先进的,它是提高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源泉,但如果用在侵犯了他人利益就是错误的。而这种愿望由于用在提高生产力很不易,他需要科学知识的积累;而用在侵犯他人利益相比就简单容易得多。因此,用侵犯他人利益这种简单方式就会获得成果,这也是人们最易采用的方法,这也是人类的思维还存在有动物劣性的一面,这种劣性也就是基本动物的本性。所以先进的思想理论固然重要,但它只能起到指明道路的作用,它是先进概念性的理论,而先进概念性的理论是不能解决落后现实中出现的问题。

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目前已补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这一课:首先我们知道,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君主统治、反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国主义势力、反封建主义势力、反官僚资产阶级的革命。但是,虽然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没结束,它还要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而这个新中国建设,虽然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国家政权,但由于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机制,中国还处于很落后的经济状况,因此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还不能过早的取缔。当然,打倒地主剥削阶级,将土地耕种分到农民手里,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对据地为封的封建主义的革命,这种资本主义革命是正确的,农民有了土地耕种资本,就会产生资本效应。但是中国共产党又将农民土地生产资料、资本家企业生产资料、商品资料一切变为公有制,过早的实行了社会主义经营方式,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机制的优越性也就不存在了,共产党只有靠发动精神提高动力,“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不能说没作用,但通过三十年来的经济改革成绩人们显然会发现,精神鼓动作用与资本自然刺激作用有着明显的差别。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没有彻底完成的结果。

三、目前中国社会性质

1、中国属于共产党领导下的资本主义:中国经济建设经过前三十年来的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设以及后三十年来的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经济建设,已证明只有后三十年来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才使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使人们提出一个疑问:即然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经济生产方式优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生产方式,那么,目前的中国社会到底属于什么性质呢?

从社会生产方式上讲,目前中国还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性质应为资本主义。但从国家执政党性质来讲,由于中国执政党是共产党,而共产党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直至世界人民都过上幸福生活,这就与其它执政党只为少数资产阶级服务的完全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本质又不同,即表明中国又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因此,现阶段中国的这种执政党先进性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两种结合,只能表明现阶段中国属于共产党领导下的资本主义,也可简称为红色资本主义。

2、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我们就可以理清我党理论认识上的一个问题,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马克思主义理论指明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解放全人类,中国共产党经过前三十年来的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设已认识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并不能提高生产力,从而认识到中国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但这又与共产党的宗旨相违背,从而无可奈何而美其名日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想,一个国家,只有自然条件不同可称为国家特色,如中国为地大沃国、人口众多,这是中国的国情特色。而社会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而一个社会的性质只能有一种,社会主义又哪来特性?如果认为有各种特色的社会主义,岂不模糊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含义,“社会主义”岂不会各种特色性质都有,那么,其何才为真正社会主义?这只能使各国共产党产生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混乱。

再则,如果将中国少数主要企业为国有、大部分经济为私有制的特性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岂不将主次经济性质地位颠倒了?所以一个国家的性质只能有一种,这是由社会主要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少数的不同社会经济关系并不能代表国家主流社会经济关系。

而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先,如果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必存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而我们已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就是共产主义,因此,社会主义本身也就没有高、低阶段之分。而之所以将社会主义再产生出高、低阶段之分,同以上“特色”性质一样,是为了不损害社会主义性质,从而将我们目前为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在社会主义中的呈现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上所述已知,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此社会主义只有一个阶段,即是处于共产主义低级阶段。

而之所以会产生以上两种理论认识,实际上还是缺乏社会主义实践与资本主义实践的结果。的确,世界上有人类历史以来,哪个社会阶段都没有象社会主义这样复杂飘然不定,追根溯源,还是共产党没经过社会主义实践,从而使列宁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将“共产主义多国实现论”理解为“社会主义多国实现论”,从而将共产党夺取国家政权的胜利认为是“社会主义一国实现”,从而给世界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为真正实现社会主义造成了错误指引。

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代伟人邓小平提出的,但这一方面由上所述是“社会主义一国实现论”造成的,一方面是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还前古末有,社会主义理论还需要一个逐渐认识过程,因此,才不得以而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想,当时如果提出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承认剥削是不可少的必然存在,岂不与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斗了几十年而消灭了剥削制度相违背吗?人们思想上怎能一下子从当时的极左思想束缚下转变这么大的弯?因此,当时即要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经济生产方式,又要不违背共产党宗旨,从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口号是不得以“强摁牛头喝水”的模糊口号。这是落后的理论滞于先进的实践所致。

再则,中国共产党能正确面对伟人毛泽东存在的三分错误,为何就不能正确面对伟人邓小平提出这一口号的不足之处呢?伟人是一个时代的伟人,而不是任何时代的伟人。毛泽东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伟人,他的伟大在于创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打下了可靠的政治基础。同样,列宁、斯大林也是如此,没有列宁、斯大林,也就不能推翻沙皇君主制,也就不能产生出苏维埃政权及武装,也就不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卫住苏联并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期历史还须重写。还同样,邓小平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伟人,他的伟大在于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纳入了正确轨道,没有邓小平的经济改革实践,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条件也就不会具备,也就不会今天我们建立起来了共产党领导的资本主义理论。这些伟人对世界人民做出的贡献是伟大的。金无完赤,人无完人,绝对的百分之百正确是不存在的,何况这些伟人都是在做着前人没做的亘古大事呢。因此坦坦荡荡,正确看待,这是一个共产党人的胸怀,我们不能顾忌这是伟人的理论。

所以,通过中国共产党建国六十年来的实践总结,理清认识,认清方向,这不但是中国共产党本身思想建设的问题,也是为各国共产党指明社会主义方向的国际问题。这不但是中国共产党应该做的国际义务,也是中国共产党本身如何领导中国人民最终走向国际共产主义需要首先完成的任务。

3、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成就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实现社会主义打下了政治基础:那么,有了以上原则上的正确认识,其它思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人们认为,现在新产生的富人阶层岂不就是剥削阶级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斗了几十年岂不付之东流了吗?其实不然,不错,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但这是最终,而不是始终。在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必须利用剥削制度,因它是提高生产力的必要手段,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必然结果,不然,社会就不会进步发展。当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斗了几十年的鲜血并没有白流,它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帝国主义势力、封建主义势力、官僚资产阶级三座大山。使中国为实现社会主义提前完成了夺取国家政权的革命任务。试想,如果共产党等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将中国发展到强大的封建地主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要再夺取政权岂不会更艰难吗?

那么人们会问:即然现阶段共产党还要利用剥削制度,其现阶段必然还要保护剥削制度,又怎说共产党为广大人民服务呢?这就是剥削程度应控制在共产党掌控之内,即共产党以不断提高劳动者工资来缩小差别,以达到劳动者、雇佣者、国家三者利益处于一个较合理的机制水平,在这个合理机制范围内,任何一方都需保护,不然,损害了哪一方都不利于中国经济建设。当然,至于一些个别行业的暴利则属于国家掌控失误所致,这属另外话题。

那么有人又会反问:即然脑力工作者也属劳动者,剥削阶层也是脑力工作者,其又怎不为劳动者而称为剥削者呢?这是因为其剥削阶层的报酬不但已包含有脑力劳动报酬、资本报酬,更多的则来源于剥削了全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因此也就不称为劳动者,而应为剥削者。

四、目前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型的经济物质条件已经成熟:通过三十年来经济改革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到目前我们发现中国经济已开始出现了停滞现象,而这种停滞现象并非是其它外在因素造成的,这是社会基本内需已饱和与生产过剩相矛盾的造成的,这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经济达到顶峰的必然现象,这种社会基本内需已饱和与生产过剩相矛盾的结果继续发展,就会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表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优越性已开始消失。

这时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就为:由于中国社会基本内需已饱和,市场竞争已淘汰了许多不具优势的企业,形成了一定行业垄断巨头与行业势均多小巨头,市场竞争活力也就大为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生产用工成本也相继提高,从而会逐渐失去了原中国低用工成本的“世界工厂”作用,从而造成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也使一些本国企业、外资企业出现外迁。这些结果会造成国家税收巨减,又会造成国内大量失业人员,严重地影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这表明以后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也会象其它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危机──缓升──危机──缓升,再也不会出现高速发展的状况,当这种矛盾使目前中国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速度下滑到一定程度时,以后中国经济也会象其它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只能永远停在停滞不前的地步,即造成了社会停滞不前。

但是中国资本主义其它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所不同的是,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在社会主义这个共产主义初级阶段还必须实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由于目前中国已开始出现了社会基本内需已饱和与生产过剩相矛盾,这表明中国实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应开始结束,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经济基础也只有达到目前雄厚状态,今后已无再增长势头,这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经济就应开始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型的物质经济基础条件已经成熟。不然,中国社会生产方式还按目前状态不动,中国社会经济就会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只能永远停在停滞不前的地步,即造成了社会停滞不前。

那么人们会问:目前中国可以通过企业产品创新,广开国际市场来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率。但产品创新需要研发时间,不是今天吹个冲锋号,明天就解放了那么简单。并且工业高科技新产品的出现,也不会各行业都能一下子同时爆发,只能是某一行业某一产品有所突破,但这对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只能是微乎其微。同样,目前中国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也可以通过购买国际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来提高自己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但一方面由于这样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是少量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对关健技术的保护而难以事事如愿,这样少量的技术吞并与整个国民经济效益来讲也只能是微乎其微。而广开国际市场,目前由于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用工成本也相应提高,以前中国低人工成本的优势已不存在,“世界工厂”已逐渐会被其它刚发展起来的国家所代替。

人们会说,中国只要将房地产业引起的泡沬经济给取消了,如实行住房租赁制,人民手中的余钱就会大量转向购买生活用品,社会内需就提高了,生产就不会过剩。但要知道,目前由于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已经满足了,这种措施只能使人们生活消耗农产品可以得到一定提高,而生活固定产品的工业市场并不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因人们不会吃饱撑得将用得好好的工业产品扔掉而换成新的,因此这种措施从根本上并不能使内需提高。所以基本生活用品已满足了市场需求,要想再扩大社会内需,在市场经济给人们造成不安全感的阴影下,人们不会盲目浪费储蓄,追求过于高的生活水平。

因此,中国要再想保持经济高速度发展已然成为过去,目前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无论采取什么经济改革手段,都不会再使经济高速发展,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竞争机制发展到鼎盛时期而开始出现经济危机的必然结果。

但是,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这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造成的失业率增大、人心恐慌的后果,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转型将其化解。因此,这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经济在国内必须开始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型。当然,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已难以呈现资本主义顶盛时期的发展状态,它会由现在的6~7个点在以后三五年内下落为正常的3~4个点,经济虽然下滑了,人们的收入减少了,但由于社会分配公平了,因此这个减少量不会大。同时,由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存在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经济易出现的泡沫经济及通货膨胀,这时人们收入虽然减少了,但由于货币不会贬值而货真价实了,等于实际收入并没有减少。当然,由上所述,在这种已不能再形成市场经济竞争的社会主义“和谐生产关系”状态下,要想经济效益再提高也同样很困难了。因此,目前中国经济开始下滑,这是正常的,这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现象。这表明中国经济由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的残酷竞争机制应开始向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和谐”计划经济迈进了,再具体说,这表明中国人民的生存环境开始宽容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开始提高了,这是社会由“量”的进步到“质”的进步的一个转化。

因此,当转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一方面社会财富分配更为合理,人们收入普遍均衡提高。另一方面,人们生存条件有了保障,而无危机感。这时人们就会放心的将收入投入到提高生活水平的消费中,就增加了社会内需,就会促进社会生产,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真正达到国强民富,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五、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转型

1、工业大中型企业转型条件已成熟: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竟争机制中,由于某些企业产品在社会上已达饱和,市场竟争机制的存优淘劣,在各行业中,就会淘汰大部分企业,从而形成行业垄断巨头,或某几个企业势均小巨头(国家收购可合并),这在国内企业就缺少了竞争机制,在这种行业巨头中,企业转型的条件也就成熟。

因此,这时的国有企业已不象改革前的国有企业,这时的国有企业在满足国内需求中因无竞争并不显示出什么优势,但在国际市场中却会显示出任何资本主义社会无以伦比的优势,它会对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资本主义社会起到扼制作用。而多国共产主义国家的国际合作,就会对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造成更大的经济危机,而这种更大的经济危机又由于国际多国共产主义国家的国际合作而不易恢复,而共产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已举世共望,极易导致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大多数劳动者的激烈反抗,从而会加速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所以我们认为,国际多国共产主义国家的国际合作会加速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这就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真缔所在。

2、小商品经济市场还为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机制:由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转型在刚开始不能面面具到,因此,小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机制还需存在一段时间,这有利于补充社会零星需求,同时也有于整合而向社会大生产发展。

3、在国际市场中,国有企业应为双机制结合:虽然大中型企业在国内市场已成国有垄断而无竞争对手,但在国际资本竞争中还存在对手,这时国有垄断集团就可凭国家之力与国际中资本主义行业垄断之力竞争,这时中国行业以国家实力雄厚已占基本优势条件,剩余的就是拼成本优势,而国有垄断集团也就可凭一国科技水平提高生产力。因此,在国际中竞争中,中国行业以国家之力竞争,其竞争力必大于资本主义国家单一行业垄断实力。

当然,转型后的中国经济,在国内由于市场已饱和,国内大中型企业的生产量有限,国家税收也有限。因状,国内大中型企业只有发展创新产品,才能将大量产品售于国际市场,才可为国家创造收入。这是国内大中型企业因国内的经济市场已无竞争活力而升级为国际经济市场竞争的必须发展之路,也是国家经济繁荣的必需之路。

因此,为了激励国内大中型企业研发出新产品,国家应对国内大中型企业研发新产品有一定激励政策。

4、八小时工作制及按劳分配与中国国情人口众多的相互关系:过去人们认为:在社会主义阶段,由于物质生产还不十分丰富,还必须实行按劳分配。而现在我们认为:在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已基本满足了社会需求。但是,由于目前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还需通过人们辛勤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即在社会主义阶段,还需实行按劳分配。那么,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时众多就业人员再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及按劳分配,就会造成生产过剩。因此,这时中国企业众多就业人员就应在按劳分配(定额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两个人干一个人的工作量,即实行四小时工作制,上下两班人员干一班人员的工作量。

这意味着什么?这一方面意味着人们劳动时间减少了一半,有更多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意味着表面看企业员工的工资也相应减少了一半,但实际并不会减少,因这可由产品利润补充(即由原企业主应得的利润转为増加员工成本)。再则,在社会主义阶段,实行了房租制,由于人们不用买房了,企业员工的实际工资并没减少,反而增加了。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企业员工的生活更优闲、心中无购房压力而舒心了。这就是社会主义阶段无竞争压力的优越性。

七、关于农业:在农村由于平原、山区、地理条件的限制,各不同地理条件的农业发展会很不平衡。在平原地带,由于大面积土地相连的优势,成为国民的主要粮食来源。而现在粮食产量已可达高产,已基本可满足人民生活所需,而粮食亩产量在现阶段科技水平条件下再创更高的产量已无能力,因此,在农村平原地带,资本主义将土地划分于个人而调动人主动性的优势已不会再产生多大优势。反而由于城乡差别造成大量农业人员涌入城市而导致了一些耕地荒芜。因而分田到户的小农经济耕种方式已逐渐被自然联合耕种所取代,即社会主义大生产雏形已悄然形成,这就告诉人们,资本主义的小农经济耕作方式应向社会主义机械化大农业经济生产方式转型。

但是,目前中国农村出现的“种植大户”之所以许多出现了夭折,并不是这种方式没有生命力,而是初始条件就要了它的命。试想,土地转让承包费每年每亩就要800~1000元,一亩地一年收益才能有多少?其怎能不夭折?再想,国家将土地分于个人耕种,这是国家委托土地使用关系,不是买卖使用关系。你不种就应归还国家,而不能利用土地当“小地主”,美名为转承包,实际上就是个人将国家委托土地使用权进行买卖,这是不能允许的,(这与房屋土地使用权买卖不同,因房屋土地使用权是纯粹的买卖关系。)

因此,由于目前大量农业人员涌入城市而造成农村劳动力缺乏。又由于目前城市基本内需已饱和,城市投资者已难找锅下米,目前农村就非常适合发展“种植大户”。但在具体落实中,首先应将土地种值全部归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交付“种植大户”使用,土地使用权不用交费。

①、实行个体所有制:“种植大户”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编为农业工人(劳动力资格按国家标准),按工资计算。“种植大户”自负盈亏。

②、实行个人集体所有制:“种植大户”也可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共同“联合种值”,自负盈亏。资金(应分为固定资产资金、生产消耗资金)加年息(应高于银行年息)投入、人力投入都可按股份核算。即人工可按国家规定当地最低平均工资乘系数计算,年底可换算为资金投入股份计算分红;次年固定资产资金按上年分红所得冲掉所剩额为本年固定资产资金加年息。以后以年类推,直至抵销掉旧的固定资产资金,新的固定资产资金从当年起雷同计算。

③、实行集体所有制:按以前“人民公社”方式。生产资料投入及机械化投入,按国家指定产品项目头三年可免息贷款支持。

④、在一些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乡村,可实行全民所有制:首先,由于农业生产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农业产值也就不确定,有些地方因自然灾害还会拖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因此,在农业虽可实行计划经济,但却不能实行全民所有制及工资制,这是由农业生产受大自然条件限制而产值不确定的结果。

因此,要想保证农作物丰收,抗自然条件就需强,农业现代化程度就需高。而要将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高,首先要发展工业,这种先后关系,就决定了工业的发展程度优于农业,因此,就造成了城乡生活水平差别。

那么,在我国国民经济腾飞的今天,虽然已有能力支持农业抗自然条件的增加,但由于目前农业的小农业经营方式还没有转为大农业经营方式,就限制了农业规代化的发展。因此,农业现代化生产,是农业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工资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先决条件。

因此,在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乡村,由于经济实力已雄厚,已完全可达到农业现代化,它们也就可同城市工业一样,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工资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当然,由于这样的先进乡村农业在全国只是少数的,它对全国社会主义经济保障影响不大,以及它与城市工业的区别性,因此,这些少数的先进乡村完全可自愿是否纳入全国城乡社会主义轨道。

⑤、而在山区,由于其可耕种土地资源匮乏,其只能实行自给自足加国家补贴,故山区只能实行资本主义小农经济方式。并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国家补贴增多而带其共同迈进社会主义。

八、转型中的问题

1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型。解放初期的转型,三十年前的转型,三十年后又转型,转型反反复复,这无疑会给人们思想造成很大波动。

但是,通过中国解放初期中国私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的转型可以看出,由于人民对共产党的信任,对中国共产党指明的道路的期盼,解放初期的转型是很成功的。那么,现在虽然“一切向钱看”的资本主弊病已使人们的信仰有所降低,但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还依然存在。因此,转型在广大劳动人民心中还是期盼欢迎的。

那么,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大锅饭”弊病的存在,转型是否会对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呢?不会。由前所述,现在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建立在国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发展到由顶盛到衰落时期阶段。因此,即使目前不转型还采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也不会再出现高速发展,而只会衰落到一定程度而停滞不前,这是由社会基本内需已饱和所决定的。一方面它只会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继续苟延残喘,社会已不会再进步;另一方面它只会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造成的贫富两级分化继续存在,使落后的生产关系与先进的政治理念严重相矛盾,这不但违背了共产党的最终目的,长期下去易使人民离心离德,这是很危险的,(这不是危言耸听,美帝国主义正期待着我们象苏联那样毁于自残。)因此,这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成为了社会进步的伴脚石。当然,这时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型,虽然经济已不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却消除了贫富两极分化,这就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品与内需已相适应,生产关系也须相适应的社会又一进步。

2由于转型损害了企业主的经济利益,必然会遭到企业主的反对。但是这次的转型,是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革命,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因此,转型是必然的。但又因这与三十年前改革不同,那时是社会主义主动让出位置,而请让资本主义进来,那是社会主义主动革自己的命,现在再反过来驱出,还是应做到先礼后兵并尽量照顾到企业主的付出才体现基本人性。

九、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研发高科技产品成为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

首先我们已知,资本主义社会靠的是市场竞争机制,从而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当然,也因此出现了你欺我诈的残酷性,)才获得了社会经济蓬勃发展。这时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机制的优越性已衰落,而转型为社会主义。那么人们会问:由于社会主义是建立在有已一定经济基础的资本主义之上,那么,人们在这种已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中,加之社会主义的“和谐性”,岂不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环境都以处于前所未有的最佳状态,为何还要提高国民经济,还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呢?

这一方面是由于人类生活水平达到顶峰状态的社会,是人类彻底摆脱从事生活产品的繁重劳动枷锁,并达到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社会,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由体力劳动发展为机器自动化生产,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主的利润增加了,失业工人增多了,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现象。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由体力劳动发展为机器自动化生产,生产力提高了,由于企业利润为全民所有,也就不会造成失业,只能使人们的工作量减少了,人们有更多的业余时间从事其它活动。这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由于生产利润归属不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而带动提高生产力的不同结果。但在社会主义阶段,虽然社会财富归全民所有,但由于科技水平还没达到顶峰,在这种低科技水平的生产力状态下,有限的社会时富还需实行按劳分配,因此,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所以在社会主义阶段,还要不断提高生产力,让科技手段创造出丰富的社会财富,才能逐渐将人类从事生活产品的繁重枷锁中解放出来。

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因一切利润归全民所有,内部之间赚取利润也就无意义,所以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商品是等价交换的。但是,由于国际上还存在着众多资本主义国家,而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它不是靠等价商品交换生存的,它是靠赚取利润生存的。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又需与世界有千缕万般的联系,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就不能实行商品等价交换,而也应以赚取利润为目的,以国际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机制与其它各国争夺国际市场。那么,由于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就同各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同一水平起跑线中。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要在国际上能竞争过其它国家,其生产产品科技含量就需高、新,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国际竞争市场。同时,高新产品也提高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也提高了人民生活的现代化水平。

所以在社会主义国家,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研发高科技产品已成为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那么,如何才能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使全民都为这个任务奋斗呢?这就需国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这个政策要表现出做出优异成绩者有显着的不同经济生活待遇

十、要做好国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竞争的大棋盘

1、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任务与义务: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的崇高目标。根据马克思“多国共产主义实现论”,中国共产党还要与这些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共同发展才能达到实现共产主义。那么,在当前世界还存在着其它各个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这些国家也都处于不发达期,根据新中国建国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使中国认识到,靠“经济援助”发扬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是行不通的,反过来还会拖垮本国社会,这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各国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进展程度也会不同,如果一昧强调走共同进入共产主义,慢速只会拖垮快速。只有在彼此进展速度相差不大情况下,才可相扶共同前进。

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共产党要使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还要与世界各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共同发展才能达到实现共产主义。因此中国共产党只有耐心等待,当然,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成效证明,只要世界各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走向正确发展道路,这个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的发展过程并不需过长。因此,目前世界各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首先是要解决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理论问题。

2、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也就是世界各国资本主义国家灭亡的开始

我们已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国家机器也得到了相应发展。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人民要想夺取政权是极其困难的。再则,资本垄断集团由于利益暴涨,它们也会适当的照顾到被剥削者的一定所得利益提高,为了安定社会,它们也会给贫困者、无业者发放一定的救剂福利,为了环境建设,它们也会将国家建设美化,但无论如何施恩,这都是主子给奴才的残羹剩饭,都是为了垄断阶级获得更大的利益,它们决不会将利益与被剥削者平分。但这种效应却使原来的真正“无产阶级”变成了“小资产阶级”,即阶级发生了变化,这就大大降低了被剥削者的斗志。同时,垄断集团控制着先进的国家机器,也就使小资产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斗志丧尽。这就是为何在目前世界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之所以不能夺取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原因所在。

但是,当世界各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走向正确发展道路而发展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时,社会主义的强大,也会带动世界其它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实现共产党夺取政权,从而为下一步实现社会主义奠定了政治基础。这时国际共产党领导国家阵营的扩大,资产阶级政党领导国家阵营的缩小,世界各国共产党国家的国际合作就会让世界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经济市场竞争中处于无路可走的地步,这时世界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暴发的经济危机使广大人民看出资本主义道路已走投无路,国内就会暴发革命而使共产党夺取政权,从而可以不用再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一下子迈进社会主义社会。

3、目前国际上许多共产党国家的消失与不团结,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社会主义理论造成的:世界各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发现,列宁的“社会主义一国实现论”在实际中并不能使经济建设起到腾飞作用,从而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没有了同志兄弟感情,也导致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消失,这不能不说是国际共产党事业的一大损失。

那么,如何将共产党国家之间的感情重新联系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要以中国六十年来的实践得出的经验教训使各国共产党重新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从而使各国共产党理清统一认识,在政治上团结起来,在经济上平等互助,这不但对世界各国共产党国家的发展很重要,也对粉碎美帝国主义的对共产党国家的拉拢、封锁打击也很重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世界各国共产党思想认识统一,认清了前进方向,今后的世界格局,必将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流的各共产党国家的天下,又一次马列主义思想开始席卷全球,并且这次马列主义思想席卷全球与以前的席卷全球有着质上的不同,这是共产主义国际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自我沉黙、反思、觉醒而暴发出的力量,在今后的一百年内,它必会使世界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共产主义思想将一统天下。

4、多国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互助与共产主义社会大生产方式:在世界各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都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时,这时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条件就已然形成,这时多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也就组合为一,只是由于地理位置不相连而不组合,(当然,相连则可组合。)从而以“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形式对付国际上一个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经济市场竞争,显而易见,一个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在国际经济市场竞争中必败,从而使一个个资本主义国家必会走向灭亡。

共产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可根据各国地理、资源优势实行专业化社会大产业,集世界经济实力,专业化社会大产业的经济效益更为突出,为国际共产主义可以提供丰富所需。另一方面,专业化社会大产业,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依靠,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国家”这个概念。

国家的消灭也就是国家之间相争的消灭,也是战争根源的消灭,也是国家机器的消灭,也是全面核武器的全面销毁的根本保证。不然,象目前只是世界上几个国家有核武,其它无核国家就会感到安全受到威胁,就要研发核武,世界就会越不安全。因此只有到共产主义国际,才能真正做到全面禁核,目前只是一情之愿。

共产主义国际只存在一个国际机器,而不存在国家机器,也就不存在各国武器装备竞赛,共产主义国际机器只是维护世界秩序的国际常规武装警察。

5、中国共产党的独特经历与中国特色的独厚自然条件决定了今后中国共产党是率领世界各国共产党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带头人:中国共产党经过六十多年的建国实践所得出的经验教训,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共产党国家所没经历过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如何从资本主义走上社会主义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它可以指导各国共产党领导的落后国家在如何走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提供保贵的实践经验。再则,由于中国共产党率先走完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今后转型后的中国社会主义在国际上如何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竞争,这又为世界各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开辟了先河。

中国共产党的这些先决条件,再加中国特色的独厚自然条件决定了今后中国共产党是率领世界各国共产党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带头人。共产党统一世界,这不是什么霸权,也不是什么野心,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共产党的使命。当然,由于目前世界各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还没认识到,当各国共产党统一了认识后,就明白历史付于共产党的这一历史使命。

目前世界仅存的五个共产党领导国家,除了中国已开始正确的朝社会主义方向迈进之外,其它四个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有些还是按过去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走(如朝鲜、老挝。本人只是粗认识,可能存在误判),还处于停滞不前地步;有些则是小心异异地接纳一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因此统一各国共产党思想认识,确定目标,认清道路,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义务,也是消除各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之间一些内部之争。我们坚信,以后是各国共产党觉醒的时侯,以后的年代也是国际共产党的年代,共产主义不是遥遥无期的,而是可望有期的。

6、共产主义社会生活质量还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生活水平会达到顶峰时代:人们会问:根据目前发达资本主义生活水平状况,难道以后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水平也就是如此吗?不然,因为我们知道,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包括生活质量,而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于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而目前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是停留在原子物质时代,即停留在原子物质的充分开发和利用。虽然原子物质的开发和利用还有很大的空间,但人们研究发现,这些充分开发和利用也越来越艰难,因它牵联到我们还很陌生的另一种物质世界“场”。因此下一步人类达到了关于“场”物质世界的认识与开发,这无疑会给人类的生活质量产生质的飞跃,到时原来人们认为只有“神”才能达到的现象也就会降落人类身上呈现,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人类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是由于目前人类认识利用的物质世界局限,人们还认识不到罢了。

因此,在社会主义阶段,只有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规机器自动化生产、才能将人类彻底地从劳动枷锁中解放出来、才会走向共产主义。

7、共产主义时代是否可以永恒存在,摆在人类面前的问题是生存环境问题:首先,我们这里所说的生存环境,不是单指地球生态环境,因地球生态环境毕竟人类可以通过自我约朿,通过科学合理的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延缓环境利用时间。这里所说的生存环境是指太阳、地球,即指太阳寿命的变化会使地球及地球环境变化,人类现代生活无论如何自我控制,但现已造成的地球气候变暖并且今后由于全人类的现代生活水平提高还会继续使地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是不易改变的,地球环境早晚会不适合人类生存。因此,一方面人类如何尽量自我约朿;一方面还要早早探索宇宙适合人类生存的新星球(当然,到时人们通过对“场”的认识与开发利用,星际穿越已不成问题)。当然,这也是为何外星人光顾地球而不动地球的原因所在,因他们科学技术已发展到星际穿越,证明他们居住的星球也已发展到越来越不适合居住,他们也再寻找适合的星球,而地球虽可居住但已过了少儿期,已不是长期居住的理想场所,而继续探测地球只是研究象地球这种环境的细胞生存方式罢了。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社会主义 理论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theory/201609/3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