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为何替国企辩护的呼声总是处于弱势?
国有企业改革确实是必要的,但这个改革的路径和方向不应是一般性地引入外来资本进行混合所有制尝试:这种大而化之的混改只可能是浮于表面,当下中国国有经济在整体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已经很低了,改变国有企业性质要极为慎重,至少不应再是鼓励的方向。真正有内在合理性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在于,探索建立一种能够更好地发挥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主体性的完整机制,以有效激发参与者的觉悟,并且让被激发的觉悟有效地贯彻体现到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
-
新时代的“鞍钢宪法”——国企改革的真正方向
国有企业改革确实是必要的,但这个改革的路径和方向不应是一般性地引入外来资本进行混合所有制尝试:这种大而化之的混改只可能是浮于表面,当下中国国有经济在整体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已经很低了,改变国有企业性质要极为慎重,至少不应再是鼓励的方向。真正有内在合理性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在于,探索建立一种能够更好地发挥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主体性的完整机制,以有效激发参与者的觉悟,并且让被激发的觉悟有效地贯彻体现到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
-
洞幽察微
-
从战略高度看待中美关系
如果中国真的在超级跨国资本集团的支持和同盟关系之下成为世界最强国,进而上升为新的世界体系的主导者。这无非是是旧体系换了新主人,单以民族国家而论,或者也可以说是伟大复兴了,但这恐怕还达不到毛主席说的中国“应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的期许。真正要实现这种“较大贡献”,我相信中国道路应为人类提供一种有别于过往带有压迫-支配性质的世界体系以及世界想象,展示一种全新的世界可能性:在沦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被欺凌压迫剥夺的受害者和成为这一体系中进行侵凌压迫剥夺的列强这两种貌似非此即彼的命运之外,人类还可以拥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值得追求的前途和道路。
-
毛泽东时代整体发展路径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本文是几年前的旧作,但其所讨论的问题,伴随着中兴芯片禁运事件和公众对联想历史上倪柳之争的关注,又仿佛特为今日所作。倪光南和柳传志的分歧,是在联想这个企业的微观层面,自主赶超与比较优势这两种发展路径的路线之争。在这个意义上,倪院士代表的路线被边缘化也不奇怪,这是当时整体中国接受比较优势理论融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命运缩影。之所以今天这种路线之争重新被翻起,并有了改变的可能,确实是因为,中国与世界都进入了新时代。
-
洞幽察微
-
中国社会主义的文明观
中国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文明论意义上的创造性综合,将马克思主义这一源自西方文明内部、对于资本主义这一西方文明路向的总体性现代形态的最深刻反思,与中国之文明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在对于东西文明精华的共同承继与发展基础上,实现超越一切旧有文明形态的文明新生。
-
当代中国儒家保守主义的历史意识与历史存在
五四运动的这种效果历史,使它成为儒家保守主义所深恶痛绝的对象,从肯定五四反对列强欺凌(反帝)的积极意义而否定其对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之激进批判(反封建),发展到“五四之祸,甚于秦火”乃至“应彻底否定五四”这样的言论,正是文家法之习性在失去质家法的平衡而无所顾忌情态下的真实流露。作为五四运动之激烈批判对象也激烈地批判着五四的康有为,又一次完美地满足了儒家保守主义与五四决裂的心理需要。
-
东西方文明深处的社会主义道体
如果说苏俄列宁式政党以类似于神对凡夫的“圣爱”来对待人民,在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那里,这个关系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作为先锋队的共产党,就如同从事着被智叟一样的“理性人”看来不可能完成之任务的愚公,而这一任务完成的关键在于感动人民大众所代表的上帝。感动上帝意味着要以感同身受的方式打动乃至引动神圣而全能的力量。人民群众就是这个上帝,意味着人民本身就是这个世界一切神圣全能力量的源泉。坚持下去感动人民所代表的上帝,就意味着要以共产党的觉悟,引发人民的感同身受,激发人民所本具的无上觉悟,以此觉悟转化成神圣之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将革命进行到底。
-
中国革命与中国现代文明建立—以毛泽东思想为线索
欲解决近代中国所遭遇的全局性危机,必须首先完成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转化,否则任何形式的政权更替,都无法保证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不能改变中国在世界格局中被殖民-被支配对象的地位。唯有借革命之伟力,摧折扫荡一切阻碍,方能实现上述目标。正因其摧枯拉朽之势,不免泥沙俱下,其中当然有暴力、杀戮和黑暗,有无辜者的鲜血和死亡,这是历史的现实。但这一切无损于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历史从来不是可以用简单的道德判断便能加以通约解释的。
-
中国文明西来说的流播与文明的自我认同
中国文明西来说就其所依凭之语言、器物、文化证据言,以今日之学术视之,根基虚浮而多臆想凿空之论,本不足待言;唯其于中国近代思想史所产生之影响及其折射之文明认同意识,颇有可道者。 本文试图稍稍勾勒其生成流播之轨辙,进而讨论其与文明认同特别是中国文明自我认同之关联。中国文明西来说,并非某种孤立的有关文明发生-流播的表述,而是整体性的世界文明一元论之分支。发源于西方的现代性的文明一元论意味着确立世界诸文明间的高低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西方,作为普遍文明的成熟形态,被自然地置于这一等级关系的顶端。
-
中国大学要防止培养“小人”
通识教育,在各高校有关通识教育的实践中,均以文理搭配、学科交叉为特征,这与当前某些国外高校的做法是同步或相似的。这一做法固然可以拓展学生必要的视野,但弊端在于给予学生乃至任课教师一种错觉,即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更为松散自由,而缺乏某种严谨而严格的品质。
-
要多讲中国社会主义,少强调“特色”
当社会主义与中国要素完成了水乳交融的结合之后,不再需要过多地强调其“特色”。当然,中国社会主义有自己的特色,正如任何一个个体都有其特色一样。重要的是,在特色之外,更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存在。要改变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被动局面,就必须从某种特殊主义的防卫性立场当中解放出来。要理直气壮、明白坚定地强调,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普世的价值。
-
专访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白钢:共享经济是通往社会主义的桥梁
对当下的中国社会而言,生产资料公有制丝毫不应弱化,要大大加强才是,以北欧国家的标准为参照,中国经济中的公有制成份都已经显得低了。党驾驭资本需要分两步,必须先把国有资本给改造好了,否则也没有改造其他资本的抓手。在社会、文化等其他领域,逻辑也是如此。
-
白钢:ISIS袭击巴黎或为欧洲超稳定社会划上句号
欧洲将成为未来黑天鹅事件可能发生最频繁的大陆。暴力恐怖事件在欧洲未来多半还会发生,也可能出现极右翼势力抬头的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