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张文木:学生的局限性不是课没讲好的托辞
我们做学问,是要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要接国家治国理政的班,不是为了个人那一点点小“学问”,不仅仅是为了把课讲好,更不是仅仅知道马列那几个教条,教条没有用。我们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国家培养治国理政的人才,这才是中国教育的最高境界。
-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与英国战后外交政策
战场是最好的课堂,对手是最好的老师。英国人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中治理世界时间比较长,其外交战略思维也是比较圆熟的。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更要知己知彼,学习其中有效而我们又尚不熟悉的治理世界的经验,为中国成长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做好准备。
-
张文木:学习毛泽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思想 ——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逝世四十周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强调要“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的深意,是有益的。
-
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 —— 美国金融动荡和世界新格局
当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全球化无疑是致命的一击,而新自由主义曾为美国立下过汗马功劳,它曾为美国忽悠倒了苏联,现在又反弹回去击倒了美国。21世纪初的美国衰落将从美元和资源,尤其是中东资源的脱离开始。就在美国衰落之际,俄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动荡后,其国家管理层的战略能力成熟了。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今天的俄国已认识了美国,明天的美国将重新认识欧洲。
-
世界历史中的强国之路与中国选择——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讲演
在今天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更应该发扬光大,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马克思的学说,特别应该注意包含列宁的学说,因为是列宁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具有世界意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讲枪杆子的,不然,它就变成了戈尔巴乔夫式的政治童话而不是一种政治主张。
-
“尼克松主义”与中国发展机遇
据BBC中文网11月17日报道,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当天在纽约特朗普大厦会见了前国务卿基辛格,同基辛格讨论了涉及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欧盟的对外政策问题。这使人想起“尼克松主义”。2008年张文木教授曾提出做好迎接美国“尼克松主义”再次到来的准备。他曾部分预测“尼克松主义”将再现美国外交,提出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
张文木:进入质变临界点的世界历史与中国的选择——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说起
进入质变临界点的世界历史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未来的对美外交要有新认识并制定新的战略与策略。如果我们能够将美国人民、继而将美利坚民族与代表当代世界最腐朽势力的一小撮华尔街金融财团区分开来,将中国人民的目标与美国人民的目标结合起来,我们就会团结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和民族,一道将世界的前途推向社会主义。
-
世界历史已进入了质变的临界点——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以往的人民运动都直接以政府为对象,今天第三世界和美国人民却直接以华尔街国际资本为对象。这大事件的发起者和参与者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较早觉悟的人群。这说明第三世界人民和美利坚民族正在觉醒:不管这种觉醒是自为还是自发的,他们都意识到了世界问题的要害不是白宫而是华尔街,不是美利坚民族和美国人民而是国际资本垄断集团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金融帝国主义势力
-
美国政治结构与外交政策 ——兼谈美国“战略东移”及其后外交走向
2016年11月9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在经过百般阻挠甚至死亡威胁后,一反精英阶级的舆论,击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说明美国人民有了需要“再解放”的觉悟,美国思想界在更大的共识中显示了人民力量,同时也说明华尔街金融资本集团也是纸老虎。
-
张文木: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历史证明,长征的意义已远超出长征事件本身,它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并指引着它的前进方向。一、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寻找真理的伟大远征,二、长征中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长征留给我们党最为宝贵的经验。
-
张文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转向制度的关键环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直接来源。当代所有重大国际现象,若不回到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就不能被很透彻地理解和很好地解释。
-
张文木:红军长征的意义——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逝世40周年
历史事件离我们愈是遥远,其中的性质便愈能清楚地展现。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这使当时处在危机中的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但后来的历史证明,长征的意义已远超出长征事件本身,它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并引导着它的方向。
-
张文木:当前主要是要与右的“普世价值”进行斗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已向西方学到了不少好的东西,但也有些人开始走火入魔,忘掉了自己。他们以西方为普世,以美国为绝对标准,似乎中国改革若不合美国的标准,就统统都不达标。这样的结果只能使中国的改革走向它的反面。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在与“普世价值”、教条主义的斗争中成长的。
-
抗美援朝的两大战略意义
关于中国抗美援朝,有人说中国在朝鲜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心理上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历史表明:中国入朝参战对于新中国崛起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概括说来,中国抗美援朝既教训了美国的骄横,也挫伤了苏联的霸权。
-
张文木:“捧杀”策略--汤因比历史研究的外交使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丘吉尔开始报复美国,用“捧杀”策略诱使美国与苏联、中国冲突并以此消耗和拖垮美国,这些外交目的潜藏于汤因比历史研究之中且依稀可察。而其后他又转身将捧杀的目标描向中国,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