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郑彪:当代国际金融与地缘政治两则
正如毛泽东所揭示的“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金融问题也必须纳入世界政治和美国的全球战略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美国在19世纪确立称霸全球的地缘战略目标以后,百多年来登上帝国主义霸主地位,历经几十任总统,这个目标不仅从未动摇,而且野心愈来愈大,手段也愈来愈阴险狡猾、花样翻新和极具杀伤力。
-
郑彪:当代国际金融与地缘政治两则
无数事实证明,当代全球问题,包括国际金融问题,关键在政治。首先,正如毛泽东所揭示的“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金融问题也必须纳入世界政治和美国的全球战略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其次,美国早已经成为“影子政府”控制的国家……
-
郑彪:"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宜为观听所讥”——《读史论今》之三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富贵本身不是坏事,但是富贵有一种魔力,能使人忘乎所以,特别是容易使人忘了自己吃几碗干饭,不懂得“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宜为观听所讥”的道理,往往埋下祸根。今之某些富贵者,苦不知足,啥都想要,啥都没够,乃与误信西方“利益最大化”的鬼话有关,不光自身“最大化”,还要为子孙后代“最大化”,不懂得持盈保泰,谦退是福,积德是福。
-
郑彪:落实“党校姓党”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强调,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中央对党校工作寄予殷切期望,党校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级党校要切实运用党校工作积累的成功经验,深刻认识和把握党校教育规律,更好地指导和推进党校工作。
-
郑彪:为什么美国围堵中国的图谋必然失败?
美国围堵中国的图谋必然失败,因为美国拿东盟作地缘政治工具,做赌注,无视这些国家的利益,造成东南亚国家的地缘政治分裂。而且围堵中国,根本就违背全球地缘政治变局的大趋势,为当代世界一切智者所不为。
-
为什么说对新自由主义要“一棍子打死”
2007年党的十七大前夕,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内政外交正在出现许多新的气象,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已无任何悬念。理论界出现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小高潮,甚至上了《人民日报》,联系乔石、李鹏同志重要着作出版等等,许多重要迹象很值得关注和思考。
-
郑彪: “第三次改革争论”始末及其评论
“第三次改革争论”,是在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私有化、市场化引起两极分化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深刻背景下展开的,这就决定了它与前两次争论具有不同的性质。它已经远远超出了理论和政策争论的范畴和知识界领域,是一场全社会自发的政治争论,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前途命运。
-
郑彪:重商主义的历史启示
重商主义的历史经验证明,发展和战争都是硬道理。国际市场和对外扩张是重商主义也就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内在的要求和属性。无论是托马斯·曼的重商主义理论,还是西欧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而谋求实力,通过发展和战争实现对外扩张,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后果就是通过史无前例大规模的国际殖民,实现了西欧国家人口的全球化。
-
郑彪: 国际政治,谁傻冒,谁先死
近年来,国际政治愈来愈诡谲,愈来愈凶险,中国周边更是险象环生,但是中国共产党仍能驾驭全局,科学发展,统筹兼顾,且愈来愈熟练,对此连一些西方国家政要也不得不承认。凡此种种,都表现出中国人善于学习,明于借鉴,勇于改革的优秀传统和智慧。谁傻冒,谁先死,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中国总体上愈来愈表现得有能力和有智慧成功应对,笔者对未来的国际竞争充满信心。
-
郑彪:“大嘴巴”的时代已经终结 ——兼论韬光养晦的不同版本
世界变局,全球震荡,疾风暴雨,中国走过改开这三十二年、苏东剧变以来这二十一年,十六大以来这十年,真的很不容易,国人应当备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局,顾全这个大局,服从这个大局,相信中央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把握世界变局,突破美国围堵,推进中华复兴。而少数人对美国有信心其实是被美国和西方文化所征服。他们看不到:时代已经改变,与此相联系,“大嘴巴”的时代已经终结。
-
郑彪:新自由主义在中国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当代条件下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在全球化条件下,没有世外桃源,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33)其所以不能一帆风顺,从外部原因说,主要是受到新自由主义浪潮的影响。
-
郑彪: 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国际政治经济条件
新自由主义在西方有不同的流派和不同的含义,体系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对此国内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和定义。这里所说的新自由主义,是指由美英两国所倡导的,在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基础上,以反对凯恩斯主义理论和政策、反对“福利国家”和“混合经济”、鼓吹十九世纪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特征,适应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走向新的全球垄断阶段政治需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体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解析
无论从意识形态还是社会制度的演进来看,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社会一对难解难分的“连体人”。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实践。这样讲,不是匪夷所思吗?不是。利用科学的抽象法,站在大历史的高度,回顾百多年来国际政治的演变,剥去诸如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等等国家垄断调节这些理论和政策的政治外衣,这个观点是有事实依据的。
-
郑彪: “去政治化”是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革命”
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冷战和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成为霸主国美国及其盟国推行全球化战略的有力的理论工具,具有空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意义。其目的就是在维持现存的国际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尽可能推动这一格局向更有利于全球美国化方向演进。
-
郑彪: 金融地缘政治的历史考察
金融和贸易具有巨大的地缘政治意义。西欧国家随着近代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崛起,在掠夺和暴富中深谙金融贸易在地缘政治扩张中的意义和作用。近代以来,西方国家靠从美洲白骨堆中攫取的无数金银,经过三百多年的蓄势,到19世纪一举改变了对东亚和中国、印度至少两千年以上的经济依附地位,一举改变了东西方的地缘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