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郑彪:也谈“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历史经验需要记取,对现实中存在的阶级分化、阶级矛盾和必然存在的阶级斗争也需要应对,特别是近年来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领域的阶级斗争实际上已经相当激烈,对此理论上长期不做出回答,放任“阶级斗争熄灭论”发展,放弃阶级斗争,任凭人家斗我们,显然是不行的。
-
郑彪:对近三十年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
苏东剧变的教训表明,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固然...
-
郑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开创中国学派的新局面(连载七)
重新审视三十多年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作出新的关于改革开放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便在当下世界变局条件下为实现中华复兴中国梦,为习近平时代开辟道路,已经势在必行。
-
习近平:我们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习近平出席“科技三会”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盛会,就是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
郑彪:世界范围的反新自由主义浪潮
新自由主义在理论上是相当偏激的,是索罗斯所说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在实践上是近乎疯狂的,任由“大鱼(赢家)通吃”的立场和目的是肆无忌惮的,也是有目共睹的。这是由于新自由主义的方法论特征是“形而上学猖獗”。至此,它在理论上是否正确,已经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一出笼就是西方的国际政治武器,而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成为一件意识形态领域特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郑彪:文明冲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是对现实国际冲突的一种理论概括,不是闭门造车,也不仅仅是一种西方种族主义的痉挛和偏见。它既是为美国在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新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缘政治理论和观察世界体系变动的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其中包含着许多不乏深刻的思考。
-
郑彪:把握世界变局,建立中国学派,推进中华复兴
近代以来西方靠以殖民战争为先锋的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崛起,资本代表邪恶,于是将邪恶的利益最大化,终于催生了马克思主义,代表正义。20世纪的世界政治表现为两种主义的冲突,本质上是正义与邪恶的决战,结果是表面上看两种主义两败俱伤,但毕竟历史水落石出,正义公道自在人心,人心向着社会主义,历史又走向东方。
-
谈谈汉武帝的智库——六说通经致用
智库,中国古代叫智囊,地位不高,大体流于术的层面,近代以来,西方就是这样,至今还是。这是中西文明和政治的根本区别,中国智库是道行天下,辅之以术。
-
郑彪: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若干基本思路探讨
进入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开始经历一次就其实质和意义来说不亚于前三十年的变革。实现这个变革的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要求必须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郑彪: 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历史纵深的一点思考
离开近现代以来这个全球大的历史背景包括地缘政治背景,中国的问题往往看不清楚,说不明白,至少说不那么透彻,搞得不好还可能误判。
-
洞幽察微
-
洞幽察微
-
观风察俗
-
郑彪:关于《春秋》大义和以德治国(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社会的治理无论历史还是现今,与人类的不同文明相适应,有一些各不相同的模式。但是概括起来,最有代表性的也是几百年来影响中国最大也最为冲突的文明,是中西两种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