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
在当前条件下,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思想,我们应该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必须把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在城市要努力把国有经济做大做强做优,在农村要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二是必须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经济,在继续鼓励、支持它们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它们的引导,使它们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
必须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来研究改革的根本问题
谈到经济体制改革,无非是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要改革,即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改革的性质是什么,这种性质是怎么确定的?改革的对象是什么,即改什么?想改成什么样子,即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只有用矛盾分析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说清楚。我们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坚持辩证法,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就可以从根本上回答改革问题,指导深化改革的方向,也可以从根本上批判新自由主义误导改革的各种错误观点。
-
周新城:民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模式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社会主义在思想理论界泛滥成灾,2007年前后达到高峰。民主社会主义的泛滥,动摇了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的理想,引起了极大的思想混乱。今天,我们在纪念《共产党宣言》170周年的时候,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牢牢把握《共产党宣言》里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要联系实际,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澄清理论是非。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是一项重要任务。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现实、未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将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在城市将努力做大做强做优国有经济,在农村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这是生产力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客观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向彻底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的共产主义前进。
-
周新城:什么才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在任何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就是生产关系)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它是一个多层次的、具有隶属关系的系统。在任何社会里,经济关系也都要凝结为各种各样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也是多层次的、有隶属关系的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分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要阐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优越性,而且要研究经济运行层次的具体问题。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经济运行学说,必须把经济运行机制如何反映基本制度的特点和要求说清楚,这一点恰恰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
怎么看待个体私有制?要不要消灭“个体私有制”?
改革开放以来,某些人囿于私有观念的束缚,一讲到个人所有制,就只想到个人私有制,完全不理解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个人所有制。他们想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生产资料归每个人所有,但不归个人私有,而归所有人共同占有这种所有制,不懂得什么叫社会所有制。明明马克思强调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所有制就是“社会所有制”,就是公有制,却断定马克思说共产主义要重建个人所有制,就意味着要保留个人私有制,不赞成消灭个人私有制;明明马克思强调重建个人所有制是“否定之否定”,而第二个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却歪曲成回归个人私有制。偏见比无知更可怕,此之谓也。
-
不能只讲多种所有制,忽视或否定公有制为主体
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阐述和贯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两个方面都要坚决贯彻,不能有片面性。当前必须警惕只讲多种所有经济共同发展,而忽视、甚至否定公有制为主体旳倾向。
-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谈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抓住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本质的东西,是最基本的问题。然而恰恰是这个基本问题,往往被遗忘、淡化了。这是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时出现混乱的根本原因。有人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完全不提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这就越说越糊涂了。只有抓住这个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说清楚。只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我们才能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要吸取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摧垮苏联共产党的教训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必须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加强党的建设。党建指导思想搞错了、搞歪了,是会导致党的蜕变,甚至酿成亡党亡国的悲剧。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血的教训。苏联就是一例。我们来看一看戈尔巴乔夫是怎样用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改革苏联共产党,从而导致苏联共产党迅速瓦解的。殷鉴不远,我们不应该忘记。
-
周新城:“国有企业还要不要?”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进入关键时刻。舆论界的任务是,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尤其是要大力宣传他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系列讲话精神,划清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界限,坚决批判不要国有企业的种种谬论。坚决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加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
-
周新城: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有一些号称“共产党员”的人,却竭力批判消灭私有制的思想,主张私有化。改革开放以来,总有一些“着名经济学家”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需要国有经济。说法不大一样,矛头指向却非常一致:改革必须消灭国有企业。鼓吹社会主义不需要国有企业,最坚决、最激进的,也许要算吴敬琏了。他从新自由主义出发,怎么看国有企业都不顺眼,非要彻底消灭不可。
-
周新城: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着名经济学家”炮制了许多否定公有制、妖魔化国有经济的“理论”,诸如公有制没有效率,私有制才有效率,国有企业是垄断,阻碍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与民争利,公有制产权不明晰、无法与市场经济相容,国有经济必须退出竞争性领域等等,不一而足。诸如此类言论,充斥报章杂志,一时间,公有制、尤其是国有经济被搞臭了。在这种舆论环境下,私有化就变成有道理的了,似乎势在必行。对于这些由新自由主义引申出来的言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一一予以澄清。
-
周新城:不从分析矛盾出发,就不能成为一门科学
毛泽东是从分析矛盾出发研究社会主义,才得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阶级斗争以及资本主义复辟危险的结论的。我们必须全面地科学地对待毛泽东这一思想,从分析矛盾出发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因素并存、相互矛盾和斗争的社会。分析两种因素并存及其矛盾和斗争,才能解释清楚当前社会出现的一切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规律。
-
周新城:必须旗帜鲜明地批判新自由主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两者简单地拼装在一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市场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也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在各自坚持自身的本质内容的同时,它们的具体实现形式必须做出适应对方需要的调整。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起来。
-
务必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办事
不得不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然是社会主义因素、资本主义因素两种因素并存的社会,客观上必然充满着矛盾和斗争。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实际上存在两个方向:一个是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强,资本主义因素相对来说不断缩小,社会主义就会向更高级阶段发展,最终走向共产主义;另一个方向是资本主义因素不断加强,而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削弱,最终出现像苏联那样的向资本主义演变。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一点,不能盲目乐观。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朝着第一种方向发展,绝不能走第二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