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怎么看待个体私有制?
改革开放以来,某些人囿于私有观念的束缚,一讲到个人所有制,就只想到个人私有制,完全不理解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个人所有制。他们想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生产资料归每个人所有,但不归个人私有,而归所有人共同占有这种所有制,不懂得什么叫社会所有制。明明马克思强调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所有制就是“社会所有制”,就是公有制,却断定马克思说共产主义要重建个人所有制,就意味着要保留个人私有制,不赞成消灭个人私有制;明明马克思强调重建个人所有制是“否定之否定”,而第二个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却歪曲成回归个人私有制。偏见比无知更可怕,此之谓也。
-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有利于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就谈不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他还说:“邓小平同志说,读马列要精,这个‘精’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导师们的经典着作”。他强调“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
-
社会主义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不能把它凝固化
在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不断的量变和许多部分质变,社会主义的发展就会出现阶段性。社会主义会出现不发达的阶段、比较发达的阶段,即使在不发达阶段(初级阶段),也会由于部分质变而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不是凝固不变的。我们应该努力工作,促进量变和部分质变,使社会主义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向前发展,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
-
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失败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学、真懂是前提,真学了,真正搞懂了,就会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它,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它。不要抱着轻佻的态度、狂妄的心境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动不动就说那个原理是空想,是错误的,那个原理过时了,不管用了,凭借我们工作上一点成绩,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手划脚、评头论足。好像我们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高明似的。还是应该沉下心来,认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它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钱,老祖宗不那能丢。丢了会亡党亡国的。殷鉴不远,血的教训应该牢记。
-
观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注和谈话有感
近几十年来,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有许多失误,我认为最大的失误是忽视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没有强调随时随地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观察、分析、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而往往贬低、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界经常荒唐地把所谓挑马克思的错、挑毛泽东的错当作理论创新、思想解放,当作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端地指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为一种时髦风尚。必须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普遍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会过时,也不是有对有错。任何时候、任何国家、任何领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是适用的,都必须坚持,不能动摇。抛弃、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就会失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就是一个血的教训。
-
意识形态怪现象: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遭到围攻
在宣布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的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怎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慢慢有点想明白了,这是多年来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造成的恶果。只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不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子”和“源头”。
-
必须保证我们的社会向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迈进
生产力发展了,却提出“国退民进”、搞私有化,那是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这一客观规律的倒退行为,最终是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的。然而围绕着是发展公有制经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加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还是搞私有化,削弱以至取消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直存在着尖锐的斗争,这一斗争可能会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始终,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决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必须始终关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变化,保证我们的社会未来朝着向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迈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
周新城:两个“毫不动摇”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
在非公有制经济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蓬勃发展的今天,如果各级党政机关再不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公有制经济上,不为加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有可能被私有制经济所取代,进而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有可能改变,这是一种现实的危险。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贯彻“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重点应该放在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上,这是当务之急。
-
警惕有人乘发展混合所有经济之机,瓜分国有资产
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一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有助于巩固和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加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离开“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一点来谈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措施,这项改革就会走上邪路。
-
产权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吗?“产权私有化”论评析
我们的“经济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阶段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理论为指导的,而所谓产权私有化则是以私有化和自由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关系改革的成败,是决不能含糊的。
-
周新城:驳私有化的种种言论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必须不断发展壮大,这个问题应该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一些人制造了不少针对国有企业的奇谈怪论,大谈‘国有企业垄断论’,宣扬‘国有企业与民争利’,‘国企是不堪的存在’,鼓吹‘私有化’、‘去国有化’、‘去主导化’,操弄所谓‘国进民退’、‘民进国退’的话题。特别是各种敌对势力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重点拿国有企业说事,恶意攻击、抹黑国有企业,宣扬‘国企不破,中国不立’,声称‘肢解’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最佳方式。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些人很清楚国有企业对我们党执政、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想搞乱人心、釜底抽薪。而我们有的同志业对这个问题看不清楚、想不明白,接受了一些模糊的、似是而非的甚至错误的观念。我们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决不能认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所有制问题,或者只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那就太天真了!
-
“经济人”假设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实际上是资产者
“经济人假设”是极其错误的资产阶级观念,它在世界观上是反科学的历史唯心主义,在政治上是资产阶级反对社会主义的有力工具,在经济上是为私有化提供理论依据的,在思想上是贩卖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经济人假设”同社会主义是格格不入的,在社会主义的中国,用这种“假设”来研究经济问题、指导经济改革,岂不是荒唐绝顶了吗?
-
“全民党”建党思想让苏共面对进攻时毫无抵抗之力
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应在社会中起领导作用的理论。它公然宣布,党“既不打算成为一个阶级的先锋,也不想成为一个阶层的先锋。它不谋求对权力的垄断,也没有对真理进行垄断”。他们在蛊惑人心的“反对政治垄断”的口号下,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作用,要求党变成一个与各种政治势力进行所谓“平等竞争”、“争取政治权力”的政治组织。否定了党的先锋地位和先锋作用,也就为拱手让出政权制造了舆论。正是基于这种建党思想,苏联共产党在动乱中面对反对派的进攻,不是针锋相对地展开斗争,扞卫自己的领导权,而是“自觉自愿地交出政权”。
-
吸取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摧垮苏联共产党的教训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里,社会的政治性质取决于哪个阶级的政党掌握政权。保持处于领导地位的党的无产阶级性质,才能保证社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和原则建立党的组织和开展党的活动,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也正因为这样,国内外敌对势力在其“和平演变”社会主义的战略中,无一不把改变党的性质,作为他们一种最恶毒的“釜底抽薪”的手法加以运用,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所谓“革新”党的理论正好适应了敌对势力的这一需要。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并保持高度的警惕。
-
必须正确把握市场经济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
新自由主义者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他们迷信市场,把市场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步,仿佛市场应该决定一切、主宰一切,基本经济制度也应该听从市场摆布,由市场来决定,这等于说,方法、手段是决定性的,它决定运用方法、手段的主体。这不荒唐了吗!新自由主义者这样理解市场经济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完全颠倒了真实的关系,扭曲了客观经济关系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