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七虎获奖,说明了地道战、持久战思想的现代意义
从地道战,到人防工程,在毛主席持久战思想指引下,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创造性地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新型人民战争的格局。自然涌现出一批人民科学家。这样的科学家深谙“备战备荒为人民”之道。军民一起道器变通,是毛泽东文化的特征。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日本观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日本进行了科学认知和分析,为鼓舞中华民族的抗战信心、制定正确的抗战战略策略提供了依据。毛泽东的日本观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及对日战略策略密切相关。正因为毛泽东认识到日本是一个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所以他强调日本的目标是要灭亡全中国,是要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国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实行全民族抗战;正因为毛泽东认识到日本是一个强大又虚弱的矛盾体,所以他强调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但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的;正因为毛泽东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敌,所以他提出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联合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及日本国内的进步力量,在三个统一战线基础上合力击败日本帝国主义。
用持久战赢得中国民间抵制韩国运动的最后胜利
“萨德”系统全面部署完成后,中韩关系的政治基础已经动摇,必将导致两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交流的严重倒退,中韩关系将长期处于下行的冷冻状态。可以这样说,只要“萨德”系统一天不撤除,中韩关系就不可能回暖,中国民间对韩国的这场抵制运动就不会结束。
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战略能力的战争理论
毛泽东的战争理论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战略能力。毛泽东的战略是持久的有限战争,因此,他的战略反对那种以纯军事考虑为基础而进行的速决战。毛泽东的战略指导原则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共产党的优势在于战略上实施持久战,在战役战斗中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游击战和运动战,正规作战与非正规作战相结合,通过力量转化由弱变强,达到消灭敌人的政治军事目的。
在国家公祭日,重读《论持久战》
以《论持久战》这篇文章来看,实际上早在1938年,毛主席不仅预言到了日本的失败,他同样看穿了国民党的腐朽无能。事实也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后来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在今天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重读《论持久战》,算是纪念南京大屠杀的另外一种方式。不仅阅读到那个时代的真实历史,这篇文章包含的深邃思想,更是穿透了历史的迷雾,还能够照亮今天和未来。
黄迎旭:《论持久战》何以成全民认可的抗战战略指针
人民战争是实行持久战的根本保证,尤其在战略相持阶段,要达成敌我优劣转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是中国克敌制胜的法宝,是实行持久战的要诀。
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不仅科学地系统地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而且成功地实践了这个战略,最终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了侵略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