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镜鉴:英美鼓吹自由贸易政策的真相
一旦英国工业品在国际贸易上取得绝对优势地位,鼓吹自由贸易的时机就到来了,而事实上,英、美两国都曾借助于保护贸易政策而崛起。将贸易自由和自由贸易置于一个题目中看似有些饶舌,但这并不是不必要的。贸易自由与否,是从贸易权利角度来区分,自由贸易还是保护贸易,是从贸易政策角度来辨识。
港反对派密会英副领事 专家:英美亡我之心不死
据报道,新一届立法会开幕在即,欧美等西方国家驻港外交官员企图插手本港事务,纷纷约见及邀请本港反对派议员甚至“港独”组织头目。香港国际专业资历协会主席李炏烜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密会”事件充分反映美英等国“亡我中华”之心不死,试图在香港勾结反对力量,意图牵制香港及中国内地的发展,针对这样的企图,港人必定全力反对与抵制。
灌输西方核心价值观--英美名校的意识形态“思政课”
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许多质疑高校思政课正当性和必要性的杂音和谬论,比如“思政课取消论”“思政课非意识形态化”“思政课自由选择论”“思政课无用论”等,严重干扰了高校育人工作。从理论上深入剖析上述种种观点的谬误,揭示其实践危害,对于理直气壮地在高校开好思政课,加强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叙利亚男孩照片造假:英美支持的ngo爱搞大新闻
摘要NGO被称为是“公民社会”的一部分,独立于政府开展公益工作。但是,由于许多NGO的资金来自政府,所以其独立性,实际上是成疑问的。事实上,利用NGO组织进行战争活动,已经是西方,特别是美军的老伎俩了。这种行径叫做“软战争”。西方采用NGO和私人安保公司,参与别国内战,枉顾别国人民生命,颠倒是非,通过媒体宣传,掩盖自己罪行,疯狂攻击他人的事情,早已经不是新闻。
英美对外宣传不遗余力--警惕劣质文化“入侵”中国
西方国家总是处于一种主动出击的状态,而落后国家或地区却往往是西方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不成比例的,造成了文化不平等的现象,所以在这个文化交融、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时刻保持思想上的警觉和慎独,对劣质西方文化坚决进行抵制。
民进党大佬:台独运动只是美国操纵的反华工具
美国的这类作为,不断反覆施行至今,在世界各地以所谓民主自由及人权为藉口,尽一切力量挑起血腥动乱与冲突,藉以颠覆、攻击乃至入侵与占领所有不听话或敌对的各国政权;方法之一就是藉着提供经援与武器给所谓反对势力,藉以挑起各种抗争与动乱,从中坐收渔利。
且慢呼唤谷歌,先聊点英美产业争霸史
“魏则西事件”使百度的竞价排名进入人们的视野,一时间引入外国同类公司,保持竞争,遏制垄断的呼声甚高。但如果从国际高端产业的惨烈竞争与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来看,恐怕这也是一个“馊主意”。百度作为民营资本,不择手段牟利是资本的本性,对其理应强监督和规范,深入调查,依法处罚;但同时也不能忽略,百度是民族企业,面对强势的跨国大公司的竞争,国家理应保护和扶植。
英美金融道路衰败的历史启示
垄断的银行体系使得资本高度集中,最大限度地占有稀缺资源,也更加注重短期回报、轻视工业创新的长期投资。英国集中垄断的商业银行体系失去效率和活力,难以支撑技术持续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不能给英国经济提供长期发展、动力不竭的资本市场。
面对中国崛起 英美分道不扬镳
中英关系和中美关系的最大不同点是:英国不似美国,没有遏制中国崛起的动因和运作。与中英关系升温相比,中美关系在逐渐冷却,而中英关系将不断开辟更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