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共为您搜索到91篇文章
  • 李昌金:农村土地政策,全国都在骗中央!

    李昌金:农村土地政策,全国都在骗中央!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高歌猛进的时代,牺牲部分耕地资源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以确保13亿人的口粮,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其中就有“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迄今这两项政策实施已十多年了,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是,这两项政策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专家断言:“在占补平衡问题上,全国都在骗中央。”

  • 5%的人掌握70%土地价值--土地财富分化导致美国中产阶级缩水

    5%的人掌握70%土地价值--土地财富分化导致美国中产阶级缩水

    《美国经济与社会学杂志》主编克里福德·柯布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美国大城市中产阶级比重普遍减少,而少数富有阶层正变得越来越富。这一现象有多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财富日益分化。

  • 学习讲话 | 为什么新中国选择土地集体所有制?

    学习讲话 | 为什么新中国选择土地集体所有制?

    中国的农业集体化,既不是照搬书本,也不是模仿苏联,而是面对中国农村发展的约束和目标,在基层探索的基础上,做出的理性决策。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有曲折和错误,但是并不能把农业合作社说成是照搬理论和苏联的产物。

  • 有关土地政策致顶层设计的建议

    有关土地政策致顶层设计的建议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推行的土地确权制度引发了新一轮的土地矛盾和冲突。表面看来,土地确权应对的是农地抛荒和非法征地问题,让农民在无法以农维生的情况下得到一点合理的补偿。可是,山西基层干部何平指出,土地确权制度让农民理解为土地私有化,违背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原则。因此,他认为,顶层应做到“设计但不包办”,即“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 警惕土地私有化思潮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冲击

    警惕土地私有化思潮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冲击

    农村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各种利益相互纠结,各种声音相互交错,各种观点相互碰撞。近年来,国外与国内学者内外呼应,制造了一次次推动土地私有化改革的声势,冲击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折射出了农村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各阶层寻求自身利益代言人以及利益多元化的社会现实。

  • 后沙月光:试点农村土地抵押贷款,玩火者必自焚

    后沙月光:试点农村土地抵押贷款,玩火者必自焚

    所谓经济学家,提出的试点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并非帮闲学者那么简单,而是国内外某种势力的帮凶。将农村土地置身于市场并鼓励自由买卖,必定从质押贷款等金融手段偷偷开始,直接了当的说,这是猎手的陷井,而农民则是猎物, 以加速流通,有效融资,创业动力,打破约束,这类词藻为诱饵。

  • 严海蓉:巴西农民占地运动:21世纪的农民要什么?

    严海蓉:巴西农民占地运动:21世纪的农民要什么?

    一直以来,人们对MST的占领和抵抗或有所耳闻,但是占领之后,又如何生产呢? MST的目标是分田地,重建小农经济吗?今天的MST与二十世纪前半叶殖民地、半殖民地农民运动有没有不同呢?MST的运动与社会主义又是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我和一些参会者请求MST为我们安排一些参访活动。

  • 海南土地流转:应避免富企不富农

    海南土地流转:应避免富企不富农

    海南新一轮土地流转正推动品牌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之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富企不富农”怪圈正在被打破。

  • 印度之殇:土地私有化阻碍工业化

    印度之殇:土地私有化阻碍工业化

    土地仍是印度农村最重要的资源,失去土地的农户更易受疾病、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依靠手工劳动收入难抵御这些风险。

  • 别了,种地:这些农民的选择为何如此决绝

    别了,种地:这些农民的选择为何如此决绝

    地里种着啥?长势如何?丰收还是歉收?他们并不关心。洗脚上岸后,他们选择了另一种活法,也获得了更多收获。尽管他们不会放弃土地的承包权,却也不愿回头再看土地一眼。

  • 陈志武指挥中国搞土地私有化

    陈志武指挥中国搞土地私有化

    如果我们的土地改革,按照陈志武的指挥棒实行,按照这个黄皮白心、一心一意为美国统治阶层服务的人的指挥棒转,那后果将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