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筠:五年来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比
2010年10月天津气候谈判期间, 清华大学的汪晖教授和社科院郑易生研究员领衔一些国内的学者和组织递交了两封对中美政府的公开信。中国民间人士五年前对美国提出的挑战,美国做到了吗?让我们来重读这两封公开信,并盘点一下美国做得如何,和中国做出对比。
从TPP签署看中美亚太战略的新一轮碰撞
TPP谈判是美国主导下对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利益重新安排,从而形成一种美国主导下的地区国家经济利益的平衡结构,并且担当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经济支柱,为遏制中国崛起和拆分东亚经济整合的战略目标构建经济利益基础。原来的TPP只是新加坡、文莱、新西兰和印尼几个国家间小范围的多边自贸机制谈判架构。美国将它作为重返亚太战略的一个工具而选择介入后,到如今已经面目全非。
张文木:太平洋容得下什么样的中美两国
从习近平到希拉里,都曾表示过“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的意思,可见已是中美高层许多人的共识。,如果美国政治家足够务实,就能够认清自己东亚地缘战略的底线和极限,认可“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的论断,并以此为基础,与中国共同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习近平访美,中美该有怎样的利益共识
近年来,或受美方在对华南海问题上的偏向性不公影响,国人对美国的舆论谴责可谓不断,“中美关系”一度陷入紧张。此次习近平远赴大洋彼岸,虽然能否促使美方达成与中国政治立场的导向性共识还未可知,但起码我们要先树立中国崛起的大国思维。
中美抄底战惊现大逆转:人民币贬值反剪美国羊毛
中国已经在金融领域撇弃了“韬光养晦”的策略,由守到攻,不管是逐步从美国股市、楼市的撤出之举,还是在债市上的高抛低吸,狙击美元的强势战略逐渐浮出水面。被反剪羊毛的美老大已经感到了强烈的不爽,而一场硬碰硬的金融大战才刚刚开始。
中美金融战的高潮期已经到来(下)
中美金融战高潮的到来首先是出现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最后冲刺阶段,如果我们顺利实现“工业2025”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中华复兴和崛起势必不可阻挡。
中美金融战的高潮期已经到来(上)
股市的金融功能和投机活动,是股票市场的大众行为过程的不同侧面,两者相辅相成,金融资本在其中循环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