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共为您搜索到38篇文章
  • 巨文辉:从烈士家书看信仰的力量

    巨文辉:从烈士家书看信仰的力量

    共产党人是钢铁炼成的,更是父母生养的血肉之躯,怎会没有儿女情长。花前月下、琴瑟共鸣不是那个年代新月派小资的专利,革命战士也有自己衷情的表达方式,只是在烽火硝烟中缺少了应有的温柔浪漫。烈士家书纸短情长,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烈士对家庭、对祖国那份深沉的爱。先烈们面对家庭误解,面对利益诱惑,特别是面对严刑拷打、生死抉择,在亲情、友情、爱情和革命事业、民族大义之间,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壮丽的人生选择,用生命谱写着璀璨夺目的人间大爱,弹奏着柔情与血性的交响乐,闪耀着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特有的人性光辉。

  • 被静悄悄抽空的信仰——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

    被静悄悄抽空的信仰——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

    我从苏联六十年代以后的电影陆续看出,一个失去了信仰的制度,无需外强直接攻打,它自己就会倒掉,像早已安排好的定向爆破一样。而那么容易就崩溃的制度,是信仰已空,信仰这座漂亮大厦的一砖一瓦不是别的,就是审美权和紧随其后的道义权。世界统治集团文明战争的战舰钉钉铆铆都关系到审美权,无论打到哪里,先偷审美权的钥匙,这个权一篡夺,上层建筑尤其文、艺、娱必匍伏在得权者脚下。

  • 赵磊 赵晓磊:马克思主义:信仰抑或科学?

    赵磊 赵晓磊:马克思主义:信仰抑或科学?

    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人,在方法论上都堂而皇之地以此作为“科学”的依据:只有能够处理样本数据的数学模型才能称为科学。由此引申出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理论才有资格进入科学的范畴?本文从科学的基本特征出发,讨论了四个问题:其一,科学与实证的关系;其二,科学与理性的关系;其三,科学实证异化为狭隘实证;其四,狭隘实证的哲学根源。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检验马克思主义的实证方法,并不是几个数学模型,而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换言之,最有效的实证并不是用几个样本数据的统计检验就可以做到,而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践检验。以此判断,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科学。因此,破除经济学对数学模型的迷信,回归马克思主义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本质要求,不仅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 张嘉国丨困苦与信仰:创造辉煌的原动力

    张嘉国丨困苦与信仰:创造辉煌的原动力

    在我国北方的一个小岛上,聚集了一批军人和年轻的科学家,他们一没见过核潜艇,二没有多少现成的资料,有的是算盘、尺子等原始工具,还有两台手摇计算机,及六机部军工局夏局长在香港给孩子买的一个玩具核潜艇模型,而吃的是北方的窝窝头,面粉、大米等细粮很少。科学家们对这个模型进行了反复的测验、计算,用钢材、木板等搭了相当于成型核潜艇的外壳,科学家们在这个模型里计算舱位、分割舱位,确定设备安装位置,海量数据靠算盘及仅有的手摇计算机算出来,反复验证。全国数千个企业,几十万人共同参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于1970年12月26日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这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舷号401),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攻击型核潜艇1984年成军,使我国具有了第二次核打击力量。2012年,我主持了“09精神高层研讨会”,当年参与核潜艇研制的200多名各系统研制老科学家欢聚一堂,共忆当年奋斗事,再苦再累终不悔。强国强军全民志,老骥扬鞭犹可为。场面感人。

  • 坚定信仰,破除迷信,丢掉幻想,砥砺前行

    坚定信仰,破除迷信,丢掉幻想,砥砺前行

    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我们的先辈在被封锁的情况下靠“两弹一星精神”建立了自主可控的工业体系,现在我们也必须要建立独立自主的技术体系,掌握产业主动权,它比市场占有率更重要!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有巨大的资金投入,集合大批科技人才,只有国有企业能够主导。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籍的,我们希望与各国合作。但科技产品是有归属的,美国在高新技术方面压迫我们,我们就绝地反击,有计划地研究属于自己的高新技术产品。谁也无法动摇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

  • 因信仰,拒绝下海——82岁院士的持久战还未停战

    因信仰,拒绝下海——82岁院士的持久战还未停战

    刘永坦曾用猎豹如何追逐野兽,教学生怎么追踪目标信号。某种程度上,他自己就是一头猎豹:敏锐的目光,不歇的脚步,坚韧的品质,以及对家园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守护之心。这就是刘永坦,信念里藏着科学与家国,藏着理想与情怀。他守着信念,跟一切困难“没完”。

  • 光辉而短暂的一生——向警予

    光辉而短暂的一生——向警予

    向警予是幸运的,因为他虽然出生在一个充满愚昧与贫困的时代,却出生在了一个开明的富豪之家。向警予又是不幸的,因为他虽然出生在了一个开明的富豪之家,却出生在一个充满愚昧与贫困的时代。向警予出生时,正是《马关条约》签订的那一年。那一年,随着甲午战争以清王朝的惨败告终,自“洋务运动”以来,满清的统治者们编织的“同光中兴”的鸡毛外衣被炮火和刺刀撕得粉碎,最终以一份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结束了这段闹剧般的所谓“中兴”。

  • 程恩富:社会信仰危机下,我们要信仰什么?

    程恩富:社会信仰危机下,我们要信仰什么?

    为什么占用这么多的资源,花费这么多的精力,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竟然还有日渐增多的重要人士和社会公众形成了截然相反的思想结论。类似的状况并非罕见。其缘由,除了上述所有制结构变动的因素影响之外,与理论宣传教育上的逻辑矛盾性、片面性和空泛性,也有直接的关系。这就提示有关高层部门,必须集思广益、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某些现存理论,重新探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策略性和有效性。

  • 无法掩饰的精英史观——《风筝》随评之二

    无法掩饰的精英史观——《风筝》随评之二

    很显然,胜利的取得不靠党,不靠组织,人民就更谈不上了,他们只是一群愚氓而已——要取得了胜利,只能靠精英!靠他们英俊不凡的外貌,出类拔萃的才能,矢志不移的坚贞。这是彻头彻尾的精英史观——历史是精英创造的,胜利的光荣属于精英,党组织和上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至于人民,他们只是取得胜利的材料、垫脚石罢了。精英史观的本质是反人民的!当各种精英史观的影视剧充斥我们的耳目,使我们艰于呼吸时,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毛主席的教导:“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 苏联后期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蜕变

    苏联后期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蜕变

    本文从苏联思想理论的蜕变和苏联共产党背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角度全面阐述了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苏联后期戈尔巴乔夫推行的各种“改革”举措对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导致苏联社会意识形态蜕变;诸如“公开性”、“民主化”、“多元论”等种种“新思维”瓦解了苏联的理论,导致了苏联后期整个政治思想领域的松动、滑落和崩盘。苏联背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失去辨别是非的敏锐性,扰乱人们的思想,引发各种社会思潮泛滥,最终导致亡党亡国,教训极其惨痛,需引以为戒。

  • 没有信仰也会挨打:没有信仰的国力如同一堆瓦砾

    没有信仰也会挨打:没有信仰的国力如同一堆瓦砾

    一个人需要信仰,一个国家需要信仰,信仰是成“人”之基、立国之本。没有坚定信仰和价值追求,没有人文精神支撑,社会和谐、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这些都只能是空想。

  • 罗援谈中央特科:由信仰铸就的无名英雄

    罗援谈中央特科:由信仰铸就的无名英雄

    毛泽东曾讲过,革命胜利了应该给我们情报战线的无名英雄们发一个大大的奖章。只可惜,很多无名英雄没能盼来这枚奖章就早早离开了我们。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绩永世长存。

  • 听说易中天谈信仰觉得很别扭

    听说易中天谈信仰觉得很别扭

    易中天一点不比当年刘将军的论述高明,虽然他的定义——“信仰是对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的坚定不移的相信”并无太大毛病,但他接着的论据:中国“没有创世神,就没有终极创造者,没有终极关怀,就没有彼岸概念,因此我们无信仰”,就脱离了定义,完全是狡辩。

  • 郭松民 | D校教授反党的心理分析

    郭松民 | D校教授反党的心理分析

    在中央党校这样的地方工作,必须是真诚的信仰者;如果实在不能真诚信仰,那么最低限度也应该保持忠诚,遵循最基本的职业伦理。结果现在盘踞其中的是一些不信不忠,随时准备跳船,以吃饭砸锅为己任的“教授”,这实在是一种讽刺,也是造成官员道德滑坡的一个重要诱因。

  • 信仰与债务——中美颠峰对决的命门

    信仰与债务——中美颠峰对决的命门

    当前中国与美国正在进行一场历史性的角逐,这是对于世界领导权的角逐,对于世界发展道路的角逐。在这场悠关人类命运的历史性角逐中,信仰与债务便是中美两国的命门,关系着中美两国的命运。对于中国而言,最大的危机便是信仰的危机,而对于美国而言,最大的危机便是债务危机。美国人通过和平演变来攻击信仰危机中的中国,而中国人则可以通过购买或抛售美国国债来放大美国的债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