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共为您搜索到22篇文章
  • 倪光南曾预言谷歌微软不可信,须独立发展操作系统

    倪光南曾预言谷歌微软不可信,须独立发展操作系统

    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我们有全球最庞大的消费市场,有全球最多的网民,是美国的数倍之多,我们不愁没有用户,在发展移动操作系统方面,完全是可以打胜仗的。三年前,倪光南院士接受笔者采访时曾指出,相比芯片,操作系统更紧急,中国应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将操作系统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举全国之力,做好操作系统。今天看来,倪光南院士是高瞻远瞩的,他早就看到了没有操作系统的危害性。华为有利剑悬头的危机感,从过去来看,华为认定的领域,很少失手。我相信,抛弃对谷歌的幻想后,华为的鸿蒙系统会更加快速的发展。经过这一磨难,顶住阵痛,华为有望脱胎换骨。

  • 倪光南: “四驱”发展软件产业

    倪光南: “四驱”发展软件产业

    倪光南院士指出:“软件产业对于数字经济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驱动力。”围绕“软件定义世界”的趋势,倪院士剖析了面向离散制造业、集成电路业和建筑业三大领域的工业软件现状与痛点,并提出通过市场、人才、政策、开源四个方面的提升,大力发展工业软件,培育软件生态,促进中国数字经济反超发达国家。

  • 倪光南真如某行业砖家所说是纸上谈兵和马后炮吗?

    倪光南真如某行业砖家所说是纸上谈兵和马后炮吗?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人的智力发展方向也跟自己从事的研究专业方向有关且用进废退,你一个文科背景的媒体人士,对芯片产业的专业分析必须基于你的专业造诣,从你缺乏事实依据的发言似乎看不出你在IT领域的专业造诣,但你却不知轻重的判定业界顶级专家的观点,的确颇有些无知者无畏!

  • 陶勇:联想30年 “倪柳之争”真相大还原

    陶勇:联想30年 “倪柳之争”真相大还原

    长期以来,由于柳传志利用广告发布权操控媒体的宣传,使当年的“倪柳之争”蒙上一层雾霾。“倪柳之争”的真相是,作为联想集团企业董事的倪光南发现大笔公款被挪用,按组织程序给董事长反映。之后,一场纷争产生,最后,倪光南被某些人逐出联想。

  • 倪光南院士谈中兴、华为事件的教训

    倪光南院士谈中兴、华为事件的教训

    习总书记关于“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的指示,是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国产核心技术和软硬件必须具备替代进口的能力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国产自主可控替代不一定是“落后替代先进”,而往往是先进替代落后。我们一定要认清当前的网信领域总态势,吸取经验教训,放弃幻想,奋发图强、自主创新,扎实推进国产自主可控的替代计划,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而努力奋斗。

  • 美国封杀华为,才发现他当年真是厉害得超乎想象!

    美国封杀华为,才发现他当年真是厉害得超乎想象!

    他说:对于人生,我的理解是不要计较小事,不要急功近利,要看得长远一些。如今,历史已经在一步步,证明他的远见与卓识,我们终于能够客观地评价他。他用研究成果和洞察力,奠定了联想集团的基石;他居安思危,忍受非议,为中国信息产业和国家自主创新,奔走呼吁、摇旗呐喊20余年。

  • 贻误联想  柳传志的七大失策

    贻误联想 柳传志的七大失策

    自称联想“创始人”,放弃芯片技术,废弃程控交换机,驱逐总工程师,抛弃“技工贸”路线,剥夺技术人员股权,攫取科研用地搞房地产——最后致使联想沦落为全球最差科技股!

  • 倪光南院士:打破“缺芯少魂”局面缺的不是钱,缺的是初心

    倪光南院士:打破“缺芯少魂”局面缺的不是钱,缺的是初心

    网络信息产业中,芯片被比喻为心脏,操作系统被比喻为灵魂。二十年来,中国网信产业为何始终“缺芯少魂”?2018年4月,美国商务部禁止中兴通讯采购美国芯片,中兴被“卡住咽喉”。这暴露了中国在高端芯片行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困境。针对“中国芯”的缺失问题,我们采访了7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 陶勇:与《叫不醒的倪光南》无名氏作者商榷

    陶勇:与《叫不醒的倪光南》无名氏作者商榷

    倪光南通过调查发现了柳传志给港商负债持股552万美元的问题,从1994年上半年起即实名(从未匿名)向上级反映。1995年6月30日倪光南被免职,中科院一个局长宣读中科院调查组“关于联想集团领导班子出现分岐的情况通报”,称“没有发现材料证明柳传志同志存在个人经济问题,倪光南同志所提的意见,大部都没有确切的根据,与事实不符”。此后倪光南实名继续向上级领导反映,并一直呼吁及时追回非法给港商的贷款,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这就是倪光南“离开”联想的真相。

  • 丁道师:你文章才是多处常识硬伤!

    丁道师:你文章才是多处常识硬伤!

    1994年8月,倪光南担任了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多媒体技术”国家技术开发项目的技术组长,他为联想申请了一个“多媒体芯片和板级产品技术”项目,得到了国家经贸委1100万元的科研费和数千万元的贷款支持。倪光南很高兴,认为这样联想连钱都不用出,就可以建立ASIC设计中心了,应当没有什么风险了。但不知道总裁柳传志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始终没有批复,急得倪光南一点办法也没有。

  • 贻误联想:为掩盖国有资产被侵吞,驱赶总工程师

    贻误联想:为掩盖国有资产被侵吞,驱赶总工程师

    长期以来,由于柳传志利用广告发布权操控媒体的宣传,使当年的“倪柳之争”蒙上一层雾霾。“倪柳之争”的真相是,作为联想集团企业董事的倪光南发现大笔公款被挪用,按组织程序给董事长反映。之后,一场纷争产生。……

  • 历史证明倪光南院士的远见

    历史证明倪光南院士的远见

    倪光南院士认为,企业的成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大企业搞好,通过实验证明长期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是离不开科技,这是没办法回避的事实,我们很多经验教训买不来、市场也换不来。中国要从大国变成强国、定规则需要有科技实力,不仅是科技创新还有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这一系列都需要创新。

  • 陶勇:贻误联想  柳传志的七大失策

    陶勇:贻误联想 柳传志的七大失策

    自称联想“创始人”,放弃芯片技术,废弃程控交换机,驱逐总工程师,抛弃“技工贸”路线,剥夺技术人员股权,攫取科研用地搞房地产——最后致使联想沦落为全球最差科技股!

  • 院士倪光南除了做联想汉卡外,还有哪些成就?

    院士倪光南除了做联想汉卡外,还有哪些成就?

    倪光南院士虽然从商业成就上讲不如柳传志、杨元庆等联想的高层,但对于联想的贡献以及国家的贡献而言要远远高于他们。中国发展自主可控的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统技术和产品,需要更多的像倪光南、任正非等具有“傻子”精神的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而不是精于算计,热衷于资本运作的“精明”的商人。

  • 倪光南院士回应

    倪光南院士回应"中兴被罚":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近年来中国在掌握包括CPU、操作系统等在内的网信核心技术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但总体说来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还未构成自己的技术体系和生态系统,尤其是存在着某些短板(如芯片制造等),这在“中兴被罚” 事件中暴露无遗。

  • 倪光南:国产操作系统为何难普及

    倪光南:国产操作系统为何难普及

    目前全球各式各样的智能终端已达百亿量级,桌面终端是其中之一,桌面终端(电脑)操作系统是信息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全世界的桌面操作系统市场几乎都被Windows所垄断。目前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在技术和体验等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已无明显差距。然而,“Wintel联盟的Windows之所以能够垄断操作系统市场,就是因为他们推出了统一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