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属性及特点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及研究方法,结合笔者对山西省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调研,对中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属性及特点等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具有雇佣劳动、生产关系的从属性和依附性、政治法律地位平等和非对抗及共存共赢共享等属性,且具有非平衡性、非稳定性、非规范性及非协调性的特点。目前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基本呈现出和谐发展的态势,私营企业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在总体上比较融洽。但私营企业中仍存在员工工作时间普遍超过国家法定工作时间、薪酬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较窄、福利待遇区别对待、劳动保护有所欠缺、劳动合同签约率较低、工会的组建流于形式等问题。政府、企业、员工及社会应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制度机制等多种渠道来促进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吕景胜:陈有西对邱小平讲话的指责有些无事生非
民企老板的所有权与员工参与经营管理、监督企业是两回事,且不矛盾。优秀的民企会主动吸引员工参与经营管理,参与经营管理监督企业并不侵犯民企所有权。在民企开展党建工作,加强党的领导不是强迫资方交出管理权,民企党建、党的领导并非直接干预民企经营决策,民企党的工作对企业发展可以相辅相成。妥善处理劳资关系,缓解劳资冲突与民企党的领导既不矛盾,且有助益。
共享发展何以可能:一个劳资利益失衡纠偏的视角
我们应通过宏观、中观与微观等三维度的结构性调整对劳资利益失衡进行系统纠偏,以之推进共享发展。在宏观层面,迫切要求通过强化公有制主体地位来促进所有制结构优化。在中观层面,迫切要求通过创新驱动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整体向全球生产链中高端迈进。在微观层面,迫切要求通过实现劳动本位来促进企业组织结构变革。使得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改变资本统治劳动、“物”统治“人”的反常现象。
梅新育:应对海外中资企业劳资关系问题必先正名
只要冷静、客观、中立地审视,就会发现,中国企业和中国制造绝不是“低技术”的代名词,因而并非只能支付不合理低待遇;中资企业在海外市场遭遇的许多劳资关系摩擦实际上是先进高效的中国模式与落后低效的东道国模式、勤奋的中国人与懒惰的东道国人之间的摩擦,正确的做法不应该是谴责先进、高效和勤奋,并强迫其向落后、低效和懒惰看齐,而是相反。
汪晖:当下中国“革命”未完成,“现代化”已完成
革命没有完成,现代化已经完成。现代化就是资本控制整个世界,就是法的关系彻底攻占生活领域。织里的生活模式背后真正的控制者是资本模式。说革命没有完成,首先是说革命的本义就是要征服资本模式,但这个目标显然没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