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新时代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党的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40年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最基本的经验之一。我们充分肯定已取得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的同时,新时代有必要再次强调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就要从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的基本矛盾、四项基本原则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改革开放的现实维度来加以全面把握。
朱佳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今世界格局
最近一个时期,美国当局正在同许多国家打贸易战。然而,同中国的贸易战无论激烈程度还是性质,都与其他贸易战有所不同。为了应对美国当局的新遏制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进入新时代后,更高地举起了和平发展、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大旗;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在国内,则以更大的决心推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一系列举措;与改革开放的初心对表对标、校正偏差,强调绝不照抄照搬他国的制度模式,不用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评价体系剪裁我们的实践、衡量我们的发展。这一事实告诉人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实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在与世界经济接轨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市场经济与政府作用相结合,合乎国情,有利有效。
习近平致信祝贺《求是》暨《红旗》杂志创刊60周年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求是》杂志是党中央指导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长期以来,同志们坚持党刊姓党、政治家办刊原则,积极宣传阐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宣传阐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党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方面作出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恩远: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机活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潮,西方一些人弹冠相庆,欢呼“历史的终结”。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成功,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时代与民生国家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改善民生。当前中国面临着生存型民生问题、发展型民生问题,发达型民生问题相互叠加,相互交织的挑战。这就需要进一步继续推进民生国家建设,民生国家在历史渊源、基本理念、与发展的关系、资金与资源的来源、责任主体、去商品化程度,都不同于福利国家。通过推进全周期、全方位的民生国家建设,能够有效的解决我国所面临的民生问题挑战,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的境界。
《共产党宣言》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170年过去了,《共产党宣言》阐释的社会发展规律至今仍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依然强大。当前,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相比其他组成部分,又具有许多自身的鲜明特色。其中主要体现在:一、更加强调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要给人民获得感,具有更加鲜明的人民性;二、更加强调共产党员要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革命理想高于天,具有更加显着的革命性;三、更加强调中国共产党要保持一贯的原则立场、战斗作风、斗争精神,共产党人要发扬应有的战斗风格,具有更加强烈的斗争性。有了这一思想作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必将给我们国家带来新的面貌、新的气象,确保我们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世界社会主义视野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再次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提供着中国的智慧和方案。这不仅继续提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而且不同程度地改变人们对世界共产党的看法,增强了世界共产党人的信心,激励世界人民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奋斗。
全球视野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从全球视野出发来认识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是其重要意义、待解问题和所供方案,既有重大理论价值,也有重大实践价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重逻辑和三重建设
三重逻辑和三重建设也是内在一致的,国家建设主要遵循的是现代化逻辑,政党化建设主要遵循的是社会主义逻辑,文明建设遵循的是文明复兴的逻辑。但严格来讲,三重建设均贯穿着三重逻辑,最后交织成一个整体,这样一个整体最后就是生成一个新型的现代的社会主义的文明,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
江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的闭幕词里面说,我国的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固稳定。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比来看,后发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个全球体系中如果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没有办法地抵御全球资本冲击的。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中国宣布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一条通向现代化新的道路,这个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关于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