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遇见那抹“苏联红”
今年上半年俄罗斯着名民调机构列瓦达公布2019年对斯大林评价的调查结果:70%以上的俄罗斯民众对斯大林的历史作用持肯定态度,认为斯大林起了消极作用的不足19%。这打破历年来对斯大林正面评价指数的最高纪录。《环球时报》记者为什么能在莫斯科与苏联时代的那抹红色不期而遇,有了答案。
美国在莫斯科这样搞破坏,在香港也是这么干!
俄罗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验都已表明,面对暴乱,政府做出的任何让步都可能被激进分子视作软弱的表现,他们会提出更高“要价”。过去经验同时也证明了,如果美国面对的是一个国家力量强大且爱国情绪高涨的国家,其破坏该国稳定的任何伎俩都不会得逞。因此,国家机器应当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维护稳定,坚决把激进暴乱分子剔除出社会并恢复秩序。
珍视历史、崇敬英烈的民族值得我们学习
导游告诉我们:在俄罗斯许多城市和乡村,凡是经历过战火浩劫的地方,都有这样的烈士墓、纪念馆和英雄雕像,而在那些地方,也总有日夜燃烧、熊熊不熄的长明火,让世人永不忘怀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果然,在圣彼得堡市区,在着名的皇村,我们都看到了那一簇簇仿佛永不熄灭的火焰。
秦晋:莫斯科红场随想
落日熔金,为克里姆林宫的塔尖染上一层金黄。红场西北角城墙下的无名烈士墓前,长明灯徐徐燃烧,仪仗兵默默矗立。一对新婚男女在亲朋簇拥下庄严地向烈士墓献花,芬芳的鲜花在深褐色的墓台上娇艳绽放。“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的教导在耳边回响。红场的自鸣钟敲响了,在春日的暮色中显得那样深邃、响亮。
中共六大为何在莫斯科召开? 毛泽东为何缺席?
党的六大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它认真地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做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
莫斯科纪念十月革命百年集会亲历记
十月革命百周年纪念日终于来临,俄罗斯全国各地更是掀起了纪念浪潮。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以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为多。当年传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彼得堡从11月1日起就开始了大规模纪念活动。当天早上,天色阴沉,下着小雨。来自世界各地的左翼代表早早的就来到红场旁的革命广场,准备按时到红场前的朱可夫元帅雕塑前集合。广场上各类红色旗帜飘扬,除了俄共的旗子,还可以看到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代表有单独的旗帜)、巴西、墨西哥、土耳其、古巴、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印度、斯里兰卡、越南、日本等国家左翼力量的旗帜。
莫斯科来客:从列宁和小李子谈起
列宁的母校喀山大学近期在其Facebook上传了两张照片,一张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一张是青年列宁雕像。喀山大学解释说:我们不是开玩笑,主楼前的塑像不是青年列宁,实际上是青年莱昂纳多。可以说,这样一种调侃,与这段时间来有关国外明星加入俄罗斯国籍这一话题不无关系。不管这些外国明星入籍俄国背后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俄罗斯人对此的反应是淡定幽默中带有一种自信的。
多个美欧分离组织齐聚莫斯科 俄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俄罗斯《生意人报》27日报道说,应俄罗斯反全球化运动组织的邀请,有16个国家,从加利福尼亚到纳卡的分离势力代表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们一致呼吁俄罗斯成为多极世界的传播者,并将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之为主要反全球化人士。俄罗斯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明刀明枪地与西方对抗。
一部翻拍真实事件的电影,被华盛顿“诅咒”,被莫斯科“痛夸”
聚集众多奥斯卡奖得主的大片《斯诺登》从9月16日起在全美上映,这让“棱镜门”主角斯诺登再次回到美国公众的视线。美国众议院抢在电影公映前出台了36页的报告大骂斯诺登是“窃贼”和“叛徒”,而在民间,对斯诺登及这部影片品头论足的热议一时间甚至盖过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和特朗普的健康问题。
川普求俄帮忙揭露希拉里,却又改口,莫斯科:胆儿不够肥!
在27日举行的一场记者会上,特朗普主动向莫斯科喊话:“俄罗斯,如果你在听的话,我希望你能帮忙找到不见了的那3万封邮件。你可能会被我们的新闻界重奖。”似乎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开玩笑,当天晚些时候特朗普又在推特上再次表达这一愿望,称希望“俄罗斯或其他任何国家”能和联邦调查局(FBI)分享“希拉里非法删除的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