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长征与毛泽东的关系
有一种观点认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不可能取得胜利,长征是红军当时唯一的出路。但回顾中央苏区的创立、巩固、建设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过程,以及第五次反“围剿”中,南线在毛泽东的指导下战局稳定,并为促使粤军反蒋抗日做好了细致艰苦的铺垫情况,可以说明,这种观点成立的前提是毛泽东和毛泽东军事思想失去在党内和军事上的领导权。长征一开始执行的是“逃跑的军事路线”,在遵义会议上纠正了路线错误后,才使长征具有了战略转移和北上抗日的性质,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
罗平汉:关于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几个争议问题
在中共党史研究领域, 关于大革命失败的责任、遵义会议是否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抗战中国共两党的地位与作用、土地改革及土地改革运动等问题上, 曾产生了一些不同的学术观点, 形成了若干有争议性的问题。究其原因, 一是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是史料选择的差异性, 三是时代与认知的发展性, 四是研究取向的多元性。这本身就是中共党史研究得以深化的表现。本文旨在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史的几个争议问题作一简要的梳理与辨析,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将这些问题置于历史发生的特定时空环境作出客观评价, 力求还原其本来面目。
张九九:长征前的毛泽东
说“只剩长征这一条路了”,有一个前提,就是毛泽东和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组织上与军事上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忘记毛泽东说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这一胜利的根本原则;是以项英他们按错误路线打光了留下的3万红军、9路突围的败局作参照,却不提三年游击战争中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胜利坚持的15块游击根据地的成功范例。
伍修权谈毛主席决定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重要几页
我国古往今来,一个人对整个国家历史直至亿万人个人命运,能造成如此巨大影响和深刻烙印的,毛泽东如果不是绝无仅有和空前绝后的,也将是屈指可数和别无几人的。
对遵义会议竟也有质疑,一些人挖空心思贬低毛主席
由于一段时间一股势力全方位颠覆近代中国革命史,对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会议前后的基本事实、包括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事实和意义歪曲否定,对年轻一代甚至全社会产生了恶劣影响。83年后的今天,有必要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并从中汲取教益。
张鼎丞之女张延忠:正确认识长征与毛泽东的关系
有一种观点认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不可能取得胜利,长征是红军当时唯一的出路。但回顾中央苏区的创立、巩固、建设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过程,以及第五次反“围剿”中,南线在毛泽东的指导下战局稳定,并为促使粤军反蒋抗日做好了细致艰苦的铺垫情况,可以说明,这种观点成立的前提是毛泽东和毛泽东军事思想失去在党内和军事上的领导权。长征一开始执行的是“逃跑的军事路线”,在遵义会议上纠正了路线错误后,才使长征具有了战略转移和北上抗日的性质,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
推举领袖毛泽东:长征路上中共的自我革命
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关于五次反围剿分析总结折服了所有红军战士,结束了三人团的瞎指挥.红军认识到把毛泽东排斥出领导集体,是最根本的错误!新的军事领导小组得以重建,这是中共革命道路中的重要拐点.
有关遵义会议前后党史的几大历史谣言
习近平总书记 2013 年 6 月 25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
梁柱: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的历史性转折
长征是中国和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是值得后世永远铭记和纪念的。长征所体现的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贯穿始终的“革命理想高于天” 和高度自觉的革命纪律,是党和人民军队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力量源泉,是值得后世永远弘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