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共为您搜索到5篇文章
  • 论凯恩斯“储蓄=投资”恒等式的错误

    论凯恩斯“储蓄=投资”恒等式的错误

    按照凯恩斯的本意,“储蓄=投资”这个恒等式的准确表达应为“社会总储蓄=追加总投资”,这个恒等式是从常识性的经济现象推理出来的。全面理解马克思揭示的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这是我们认识凯恩斯这个公式错误的不可缺少的科学指导。对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总储蓄并不恒等于社会追加总投资,凯恩斯的这个恒等式沿袭了斯密教条,在社会再生产的分析中犯了丢掉不变资本C的错误。搬用“储蓄=投资”公式认识宏观经济运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势必误导宏观经济调控。

  •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局限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局限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经济思潮可以划分为两大主流,即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张自由市场的新自由主义一度被视为罪魁祸首,而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的主张又导致债务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界对主流经济学的抨击不绝于耳。主流经济学对此次危机表现出来的预测的空白、解释的苍白以及对策的无力使之备受质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基本经济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 供给学派失败--凯恩斯经济学才是里根时代成功的真正内因

    供给学派失败--凯恩斯经济学才是里根时代成功的真正内因

    本文回顾历史指出,里根时代采用新自由主义政策而陷入困境,不得不转向凯恩斯主义政策,加上对外军事方面的胜利,使美国经济走出泥潭,获得较大成功.长期以来新自由主义学派干扰误导中国经济政策,导致我们有巨大生产能力,却积累少,消费低,其关键问题,就在于我国央行依据外汇储备被动发钞,发行的26万亿人民币都拿去换外汇,交给美国和西方,让西方购买我们的工厂,控制了我国的大部分产出.

  • 告别凯恩斯,如何迎向残酷的驱离时代

    告别凯恩斯,如何迎向残酷的驱离时代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一度使得马克思主义从历史的角落再度走到台前,甚至引发资本主义或新自由主义是否已然破产的议论?可惜的是,在素来最坚守市场放任主义的美国政府介入几家“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以后,人们发现只除了自己的税金被用来大量“补贴”那些捅出蒌子的机构以外,一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