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共为您搜索到5篇文章
到底谁够格称“汉语拼音之父”?
最近几年,中国部分“公知”和媒体人突然大肆炒作周有光,把他炒作成“汉语拼音之父”。实属荒唐之举!更是欺世之举!有关汉语拼音史的可读书籍少见,学拼音的人虽很多,懂汉语拼音史的却极少。有鉴于此,我想把自己了解的一点汉语拼音史做一下整理,把几千年来中国汉语拼音的进化轨迹写成一个简略稿,希望大家能通过此稿对我们的母语变革历史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
周有光的民国到底什么样的
战乱不休、饿殍遍野、绝大部分老百姓能苟活就已是万幸的民国年间,春风得意的只有一小撮人,他们还得有无视残破山河与家门口血流不止的强大心理。这样的民国,周老先生到底在怀念什么呢?万分不解。
从周有光先生称不上“汉语拼音之父”看网络媒体的本质
百岁老人周有光去世了,盖棺论定,实事求是,一些媒体称之为“汉语拼音之父”,实属过誉。须知最早提出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方案的是明末的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第一个创制汉语拼音文字的国人是卢戆章。新中国成立后,吴玉章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汉语拼音方案是毛泽东主席拍板决策制定、推行,吴玉章具体主持负责,周有光无论如何称不上“汉语拼音之父”。
为什么有人要把周有光捧上“汉语拼音之父”的神坛?这就是谜底
汉语拼音方案是吴玉章自动请缨并主持完成的,他一开始就提出了使用拉丁字母的主张,而最后决定使用拉丁字母是由毛泽东拍板的,周有光能加入到汉语拼音方案的工作中,主要是因为他也支持用拉丁字母,与吴玉章、毛泽东的观点不谋而合。而汉语拼音方案的拉丁字母方案,早在解放前就已近定型,与现行方案非常接近。所以,周有光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只是一个参与者。
郭松民 | 别了,神坛上的周有光!
周有光之受到追捧,是因为他的长寿使他能够成为一个原装正版的买办知识分子形象大使。他的一生既证明了解决知识分子立场感情问题的难度,更证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知识分子如果不把立场、感情转移到中国立场和人民立场上来,终究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未来的障碍。